扶贫驻村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减贫脱贫、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一、减贫脱贫力度大
1.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深入调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建立相关详细档案,同时,将贫困人口纳入扶贫脱贫监测序列,确保 “应进尽进”。
工作队定期跟踪贫困家庭生活状况,及时调整扶贫对象,实现动态管理,让有限资源精准投向最需要的人。
2.多措并举,助力脱贫。针对贫困人口不同的致贫原因,工作队认真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对于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通过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帮助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稳定增加经营性就业收入。
对于部分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积极落实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救助政策,减轻这些生病或者残疾家庭经济负担。
对于部分缺乏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体,及时纳入“低保户”管理,进行兜底保障,确保这些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无忧,有效降低贫困发生率。
二、民生改善效果明显
1.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巨大提升。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面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一是,硬化乡村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下雨时道路泥泞的问题。二是,及时挖通村庄小沟渠,清除淤泥,修缮维护村庄简易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灌溉。三是,实施电网改造,提高村庄电力负载能力,提升供电稳定性。四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让干净自来水进入每家每户,让村民喝上干净放心水。五是,推进通信网络覆盖,让想上网的村民能上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2.公共服务方面巨大改善。一是,着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新建或者修缮校舍,协调优秀教师资源,开展助学活动,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完善村卫生室设施,组织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提升村民健康水平。三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三、助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加强特色产业培育。工作队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比如发展西瓜特色种植、山羊养殖,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和家纺床上四件套轻工业产品加工等产业。通过引进企业、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发展规模化和专业化,为村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2.强化产销对接与品牌建设。主动帮助村民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相关村民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培训农户搭建电商销售平台。鼓励农户与超市、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同时,提倡农户注重品牌建设,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持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教育与思想扶贫作用显著
1.强化教育扶贫。通过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改善村庄小学办学条件、积极开展支教活动等方式,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加强思想扶贫效果。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比如举办政策宣讲会、开展致富素质文化相关活动、举办致富技能培训班等,引导村民转变陈旧思想观念,描绘致富之后的美好未来,倡导村民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激发村民主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改变 “要我脱贫”成为“我要脱贫”的主动意识。
五、基层组织建设成交显著
1.强化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工作队主动协助村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监督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发展优秀年轻党员,主动培养后备村庄干部,持续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2.完善基层治理的程序。工作队持续推动村务公开、提倡民主决策,持续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耐心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管理。配合村委干部,主动协调解决村庄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工作队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营造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
经过长期努力,工作队以耐心真诚的处事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主动倾听村民的意见和诉求,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持续解决村民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保持清正廉洁的干部形象,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想看更多类似文章的伙伴,加关注,谢谢。笔芯!笔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