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快女冠军段林希,现在在云南做普通工作月薪8000。谁能想到,她当年一年能花掉200万?
上周刷到她的近况视频,穿着普通T恤在路边摊吃米线,和旁边大妈有说有笑。要不是评论区有人提“快女冠军”,根本看不出这是当年拿过全国总冠军的人。
![]()
说起来,段林希的起点不算低。参加快女前在云南酒吧驻唱,一个月就600块。那时候她抱着吉他唱一下午,台下客人大多喝着酒闲聊,能认真听她唱歌的没几个。但她就靠这600块,租着10平米的小阁楼,每天练歌到凌晨——用她后来的话说,“那时候就想着,哪天能让更多人听见我的声音。”
2011年快女改变了一切。她从海选一路杀到冠军,决赛那晚我蹲在电视前看,她唱《追梦赤子心》时声音抖得厉害,可就是那股子拼劲,让评委喊“这才是真正的歌者”。夺冠后,广告商、演出邀约像雪片似的飞过来。她后来在采访里说,“第一场商演赚了3万,我握着银行卡在酒店哭了半小时——以前要唱三个月酒吧才能挣到这个数。”
![]()
![]()
转折点来得很快。公司给她推专辑、接代言,她的行程排到三个月后。可她没把心思放在打磨作品上,反而迷上了“明星生活”。助理要随时备着热饮,酒店必须是五星套房,衣服只穿当季新款。最夸张的一年,她光买包就花了80万,剩下的钱全砸在吃穿用度上——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觉得钱是大风刮来的,不花就亏了。”
但流量这东西,来得快去得更快。2013年开始,她的商演报价从5万跌到8000,新专辑没人听,微博掉粉掉到只剩几万。公司看她没热度,直接停了所有资源。她后来在节目里红着眼眶说:“有天我翻钱包,发现只剩27块,连碗牛肉面都买不起。”
现在她彻底回归普通人生活。试过开奶茶店,赔了;做过微商,货压在家里半年卖不出去。现在在朋友的广告公司做活动策划,月薪8000,偶尔去酒吧驻唱——和当年不同,现在她唱完会主动帮老板收杯子,下台后还能和客人聊两句家长里短。
有人说她可惜,我倒觉得这结局早有预兆。选秀冠军的光环能撑一时,撑不了一世。李宇春、周笔畅现在还能站在舞台中央,靠的是一张又一张专辑、一场又一场演唱会。段林希呢?夺冠后出了3张专辑,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歌没几首。钱花完了,热度散了,剩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名牌包和回不去的辉煌。
![]()
现在她在社交平台发日常,内容大多是“今天帮客户改了12版方案”“下班路上买了束便宜玫瑰”。评论区有人刷“心疼”,她回复得倒洒脱:“普通人的日子,踏实。”
其实挺感慨的。娱乐圈从来不缺“昙花一现”的冠军,缺的是能沉下心做音乐的人。段林希的故事,与其说是“陨落”,不如说是给所有一夜成名的人提了个醒——流量会过期,作品才是硬通货。当年那200万花得有多痛快,现在赚8000就有多清醒。
![]()
你说,要是她当年把钱花在找好制作人、打磨新歌上,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