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当年我在山村当民办教师,因为一件事我决定嫁给农村青年
当年在承德山区当民办教师,因为一件事我被深深感动,我才下定决心嫁给了和我一起教书的农村青年,同学们都说我是一时冲动早晚会后悔,我父母当时也很生气,还说再也不认我这个女儿。多年后,不光同学们改变了当初的观点,我父母也不生气了,每次我带着他回娘家,我妈都做一大桌子好吃的,眉毛都笑弯弯了。
有关我的知青往事和婚姻生活经历,听我慢慢给大家讲述。
我是1969年1月25日和同学们一起离开天津到河北承德地区插队落户的,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是阴历的腊月初八,天气特别冷,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还冻得瑟瑟发抖。
图片来源网络
火车到达承德后,我们又乘坐汽车继续前行,最终来到了承德山区一个叫梁家营的小山村,我们七名天津知青被分在了梁家营八队,梁东林队长安排我们住在了队部的两间土坯房子里。
当年梁家营很贫穷很落后,乡亲们的生活很苦。不说别的,光看看乡亲们低矮破旧的住房和补丁摞补丁的穿衣打扮,就能知道乡亲们的生活状况。
生活的苦和劳动的苦相比较,我们觉得劳动的苦累更受煎熬,刚参加生产劳动时,大家真的是压肿了肩膀磨破了手掌。等春耕春播生产结束后,大家明显晒黑了累瘦了,男生还好一些,我们女生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容颜,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我同学张淑香照着镜子一个劲抹眼泪。好在乡亲们对我们天津知青特别关照,我们才少吃了不少苦头。
那年初秋,队里给我们盖了新房子,成立了知青点,我们的居住条件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最起码下雨天不漏雨了,冬季屋里也能暖和一些。熬过了两个春夏秋冬的历练,我们学会了干各种农活,也渐渐适应了山村生活的艰苦。有了两年的插队落户经历,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也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
1973年秋天,大队书记安排我到梁家营小学当了民办教师。梁家营大队虽然人口不少,一共九个生产小队,可学校的规模不大,学校一共五间教室,算上我一共三名老师,四年级只有七名学生。我没来教书之前,郭校长一个人教三、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梁兆瑞老师教一二年级的学生。
因为学校距离我们八队知青点四里多路,冬季下午放学天就黑了,我一个人回知青点还真有点打怵。学校的郭校长就把办公室间隔开来,外面作办公室,在里间屋搭了火炕,让我在学校里吃住。
当时的学校没有围墙,四周距离社员家最近的也有几十米距离,担心我夜里害怕,郭校长就让离学校比较近的一名三年级的女生给我作伴,晚饭后我正好能帮她辅导作业。
之前我没有教书经验,校长就让我教二年级的学生。梁兆瑞看我给学生上课很紧张,他就告诉我怎样给学生上课,怎样批改学生的作业,还让我听他给学生讲课。在梁兆瑞的帮助指导下,我慢慢熟悉了教书流程,也慢慢喜欢上了民办教师这个职业。
后来我才知道,梁兆瑞比我大两岁,他是全大队为数不多的初中毕业生,也是梁家营小学的元老,是他和郭校长一起创办的梁家营小学。梁兆瑞是四队的社员,他家离学校不远,经常从家里带一点咸菜或好吃的送给我,也给我送菜送鸡蛋。梁兆瑞老师很和善也很淳朴,我对他的印象很好。
我到学校教书的第二年秋后的一天早饭后,郭校长说让我帮梁兆瑞代两节课。事后我才知道,那天梁兆瑞去邻村相看对象去了。问他看上没有,他苦笑着说:“人倒是不错,就是没读过书,我想找一个有文化的姑娘……”
后来梁兆瑞又去相看了两次对象,都没成,不是人家女方不愿意,是他嫌人家不识字。有一次郭校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刘老师,你看梁老师怎么样?你要是没意见,我就给你俩当一回媒婆。”“校长,我才二十二岁,不想这么早考虑个人问题……”我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我对梁兆瑞并不反感,每当梁兆瑞相亲失败后,我甚至产生过和他一起生活的想法。
后来回天津探亲过春节的时候,我侧面跟父母说了校长给我介绍对象的事情,我妈很严肃很认真地说:“人家都在等机会招工进城,你还想着和农民恋爱结婚,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我告诉你,你要是敢和农民结婚,这辈子就别想进这个家门,我和你爸就当没有你这个闺女……”
知道了父母的真实想法,我也就打消了和梁兆瑞一起生活的念头。
记得是1975年秋后,刚上五年级不久的赵成花同学得了痢疾,她暂时不能到学校来给我作伴了。自从在学校吃住以后,一直有学生来给我作伴,赵成花突然生病了,我还真有点害怕,一想到夜里猫头鹰和山上野兽的叫声,我心里就打鼓。
图片来源网络
那天下午放学后,就在我心慌意乱、六神无主的时候,梁兆瑞突然笑着对我说:“刘老师,夜里暂时让我嫂子来给你作伴吧,省的你一个人寂寞。”当时我很感动,发自内心地感激梁兆瑞。
记得是第三天晚饭后,天已经很黑了,梁兆瑞的嫂子还没到学校来。看看四周黑黢黢的,山上还时而传来野兽的吼叫声,我心里害怕极了。我赶忙用那根木杠牢牢地把房门顶住,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过了不一会儿,我突然听到了外面的说话声:“兆瑞,这黑灯瞎火的,你一个人在这干舍哩?”“嫂子,你咋才来,我担心刘老师一个人害怕,就在这等着你哩。”说话的是梁兆瑞,声音虽然不大,我还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梁兆瑞话音刚落,他嫂子又说道:“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我娘家弟弟赶明娶媳妇,我去帮帮忙,晚点来。这才黑天多大会呀,有啥可害怕的,看把你急的。正事你没有,闲事你倒是不少管,我娘家弟弟比你小两岁哩,人家这都娶媳妇了,你连对象还没找到……”梁兆瑞的嫂子一边嘟噜着一边来到了房门口。还没等她敲门,我就打开了房门。梁兆瑞看她嫂子进屋了,他的身影随即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二天早饭后赵成花就来学校上课了,她说不拉肚子了,夜里就来给我作伴。
就是从那时起,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要和梁兆瑞一起生活一辈子。
那年年末,顶着同学们不理解和父母坚决反对的巨大压力,我和梁兆瑞领取了结婚证,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郭校长是我们的介绍人。当我父母得知我没经他们允许就把自己嫁人了,我父母写来一封挂号信,在信里把我痛骂一顿,并撂下了狠话:这辈子也不认我这个女儿了。
婚后的第二年,我和梁兆瑞有了爱的结晶。等孩子满月后,婆婆帮我们照看儿子,我又站在了讲台上。到了1978年年末,在梁家营子大队插队落户的六十多名天津知青都通过招工招干或病退离开了梁家营,全大队还剩下了我一个插队知青。当时我心里虽然很失落,但有儿子和丈夫的陪伴,我心里并没有很难受的感觉。
1981年秋天,我和梁兆瑞一起到县里参加了考试,梁兆瑞通过考试取得了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的资格,我因为两道数学题不会做,没能通过考核,也就错失了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学习的机会。
经过两年的进修学习,梁兆瑞毕业后分派到邻村的联办中学任教,转成了公办教师。我接连参加了三年考核,也没能取得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修的资格,我也就不好意思再去参加考核了。
1986年春天,我转成了公办教师,据说是享受了知青待遇。后来想了想,我们小学的郭校长比我教书早,他都没能转正,我之所以能转正,应该是国家对我们插队知青的照顾。
第二年秋天,因为梁兆瑞平时工作认真表现好,他被上调到乡教研组工作。在乡里工作了不到两年,梁兆瑞又调到了县里工作,在教育局负责乡村教育统筹规划工作,成了国家干部。
1996年秋天,我们的儿子通过一年的复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天津大学录取。那年送孩子回天津读书,我没敢去看望父母,怕父母不让我进家门。我买了一些礼品,把儿子送到家门口,让他去看望姥爷和姥姥。
当得知站在面前的是他们的外孙子时,我母亲把孩子搂在怀里呜呜痛苦。就这样,我和父母二十年的恩怨终于化解了,我爸说之前多次收到了我们寄的钱物,其实他们早就原谅了我,还让我带着梁兆瑞回家来。
我儿子上大学的第二年暑假,我和梁兆瑞一起回到了天津,梁兆瑞看到我妈,亲切地叫了一声妈,我妈上前拉着梁兆瑞的手呜呜哭了起来。那次回家,我妈妈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我爸和我妈轮流给梁兆瑞往碗里夹菜,那天我爸和梁兆瑞都喝醉了。我和梁兆瑞结婚二十多年,他那是第一次醉酒。看我找了这么好的男人,我妈都笑弯了眉毛。
退休后和同学们一起聚会,得知梁兆瑞是从教育局一把手的位置上退下来的,大家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也都夸我有眼光,说我的男人是潜力股,当年的泥腿子一下子就变成了金凤凰。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似乎就在转眼间,我们已经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者,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图片来源网络
每当回忆起在梁家营子插队落户的那些生活经历,我心里就感慨万千,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和热情令我温暖又感动,梁兆瑞的善良和有担当陪伴我度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了他的关爱和陪伴,我的人生才如此美好和快乐。我很知足,我很感动,感谢上苍对我的恩赐,也感谢当初我对梁兆瑞正确的直觉的信任。我觉得,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不管你多贫穷还是多富有,只要肯努力,人生就会很精彩。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刘静老师真情讲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