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学霸 Andrew Yang 在毕业演讲中大放异彩,以独特视角与幽默风趣的表达,分享校园点滴、学术探索及对冒险的感悟,带火了《哥伦比亚大学创新思维课》这本书。
Andrew Yang 本身履历极为耀眼,身为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 2025 届毕业生,他修读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双学位,将学术研究技术带到三大洲进行实践测试,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获得了工程学院最高荣誉 Illig 奖以及应用物理系教师奖,更是首位在 Bruker - AXS / MIT 研讨会这一顶尖场合发言的本科生。
在毕业演讲时,Andrew Yang 没有选择正襟危坐地讲大道理,而是挂着《Among Us》的游戏钥匙扣,像与老友聊天般开场。他回忆与同学们一同熬过入门物理课的艰难,在宿舍忍受酷热,为完成工程艺术项目通宵达旦,在图书馆为音乐人文论文绞尽脑汁的日子。这些校园日常,让台下毕业生们感同身受,也让屏幕外阅读演讲内容的读者,仿佛置身哥大校园,体验到浓厚的学术与生活气息。
谈及自身研究—— 材料在纳米尺度的样貌时,他用激光照射镜子来类比,形象解释现有显微镜无法观察单个原子,需借助激光创造性研究,细微光波动能揭示原子构成与缺陷,将晦涩学术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他还讲述自己在探索路上的冒险经历,有在日本做研究时期中考试周被困的窘迫,也有喝溪水后担心感染 “贾第虫病” 疯狂搜索症状的趣事,更有因与陌生人探讨三段论和尼各马可伦理学,意外收获晚餐邀请的奇妙际遇。这些冒险经历,与《哥大创新思维课》中鼓励突破常规、勇敢尝试的理念不谋而合。
正是 Andrew Yang 这样别具一格的演讲,将哥大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氛围传递出去,让大众对哥大教育模式下培养创新思维的方式充满好奇,《哥大创新思维课》也因此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书中详细阐述哥伦比亚大学如何通过课程设置、学术活动、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 Andrew Yang 的演讲内容相互呼应,进一步为大众揭开哥大创新教育的神秘面纱 。
【正文】
谢谢你,莫里森院长!
每一场精彩的典礼都会把最好的演讲放在开头和结尾,所以我的演讲被安排在我们年级庆典的正中间,老实说,这很合理。
当我看着人群时,我看到的是正在开拓清洁能源的学生,是从海洋中清除塑料的同学。我们甚至有一个现实版的斯塔克实验室,最近还上了 Veritasium 的视频,还有学生们利用机器学习探索量子世界,甚至与NASA合作发射一颗卫星到太空。
尽管今天有这么多优秀的人选可以站在这里演讲,但他们却选择了个有着 Amongus 钥匙扣的书呆子,也就是你们课外可能从未见过的我。对那些曾经我是你的助教的人来说,看我在这里啰嗦并不会感到陌生,你们知道我喜欢讲课,如果可能的话,我甚至能在接下来的 45 分钟讲解欧氏距离矩阵。
但在哥伦比亚教书最棒的是,看到我们每个人与同样的内容有着如此不同的互动方式,我认为这体现了整个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色。
不完全统计,我们2025届毕业生不仅代表着美国全部 50 个州,几乎还涵盖了半数的国家。我们从大城市到小城镇,我们之中五分之一的人是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甚至第一个毕业的人。
作为一个集体,我们一同熬过了入门物理课,忍受了宿舍里疯狂的热浪,为了工程艺术项目通宵达旦,在巴特勒图书馆中苦思冥想如何在音乐人文论文中多写一页。
所以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我的背景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我在这里的视角。我知道我们都渴望毕业,摆脱课程。但不幸的是我要给你们再上一节最后的课,我的研究涉及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样貌,现有的显微镜不足以观察到单个原子,因此我们必须更具创造性,也就是用激光来照射它们,这就像你用激光照射镜子。激光反射的方向告诉你镜子的角度。
但现实中没有一面镜子是完全光滑的。所以如果你关灯并使用足够强的激光,你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反射光的亮点,还能看到细小的光波动。
这些细微的波动告诉我们镜子是由哪些原子组成的,以及缺陷在哪里,最细微的波动是最重要的,就像在新生迎新周向一些现在成为你最亲密的朋友挥手致意,或是在毕业典礼后含泪与家人挥手告别,他们曾经希望在今天与你重逢,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还有我刚上高中的妹妹 Annie。放轻松,好吧!
让掌声的声浪回荡,致敬我们杰出的表演者和学习者。从迎风飘扬的旗帜,到市中心免费皮划艇活动中荡起的波涛,每天我们与彼此的互动和相处都在制造这些波动。
1807 年,傅里叶展示了波的叠加可以形成美丽的函数,而我们之间所有的互动构成了这个美丽的社区。
当你回想起你在这里度过的时光,什么事情会让你印象深刻?也许那个恐怖的机器学习期中考试可能永远不会离开你的脑海,但我相信更多的是那些意外的城市探索。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看日落,5 局里面输掉 4 局的德州扑克,以及为了交换礼物制作一个《Among Us》游戏小人蜡烛,所有这些经历都有朋友相伴。虽然我们有一些最严格的课程,获得了诱人的实习机会和最顶尖的研究实验室,但真正让我们成为我们自身是对彼此的承诺。
毕竟,我们的口号不仅仅是工程而是为了人类。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工程师,尤其精通人文学科,我准备去加州理工读博士,感谢布伦特实验室,希望他们现在看直播。
我记得当我去洛杉矶的时候,我在深夜迷路了,想找联合车站,我在公车站向一个陌生人问路,最后在公共汽车上坐在他旁边,我们聊了一会儿。
随后话题转到了三段论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上,他很佩服哥大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东西教得这么好,于是他提出请我吃顿晚饭,当然了!
我有可能会被骗去摘肾然后扔进冰浴里,结果原来他曾经是一位社会学教授,我们进行了我最激动人心的辩论之一,那就是归宿感的意义,就因为我心想:不管了,冲!这就引出了我想说的最后一点—— 冒险的重要性。跳入不确定的涟漪,虽然这种心态导致了不愉快的情况,比如在期中考试周被困在日本做研究,还有喝了溪水之后疯狂谷歌搜索“贾第虫病症状”,听我说我只是想试试冷泉那边的冰冷的泉水,所以我就...(解开扣子展示游戏角色服装)
别这么做,但正是因为这些冒险,我才能横跨太平洋去探索神奇的物理成为布鲁克 / 麻省理工研讨会历史上首位本科演讲者,还有穿着游戏角色服装发表毕业演讲,谢谢。
再来一个?抱歉,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冒险,尤其是在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你,而你总是可能会失去些什么的时候。尽管如此,我相信我们这一届拥有独特的能力足以战胜任何困难。
还记得我们新生迎新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校园被雨水淹没了,我们没有躲起来,而是拿出一艘船,像玩《盗贼之海》一样划出宿舍楼,我们挺过了疫情,与远方家人并肩作战,经历了其他学生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的事件,我们甚至有相当一段大学时光是在没有生成式 AI 的情况下度过的。多不可思议啊!
我们开始时没有 Claude 也没有 Perplexity,而现在大型语言模型已经统治了我们的...(生活) 不好意思,GPT 说我没有免费额度了,所以我想该收尾了。
我们来到这里时,也许对未来毫无所知,也绝对不知道这四年会带来什么,但我们挺过来了。在朋友和家人的宝贵支持下,经历了无数潮起潮落,我们已经攀登到了大学生涯的顶峰。
看看我们,2025 届毕业生,我们如同汪洋大海,注定要掀起巨浪,再拍一会儿,这样我就可以穿回我的长袍了,谢谢同学们,你们是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谢谢你们!非常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