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仕的49万台充电宝,炸掉了什么?
前天收到老同事信息,说仓库里最后一批罗马仕充电宝当废品处理了,一斤才卖两块五。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这个曾经年出货5000万件、用户超1亿的充电宝老大,此刻正把价值百万的库存论斤贱卖。
而这一切崩塌,始于电芯里一层比头发丝还薄的隔膜。
供应商安普瑞斯偷偷把隔膜从9微米削到7微米,高温收缩率从15%飙升到37%——相当于把防火服换成了塑料布。当罗马仕把20000mAh充电宝价格压到69元时,电芯成本被砍掉三分之一,供应链的底线终于崩断。
降成本这把刀,终究割到了自己的命脉上。
![]()
01 燃烧的充电宝,崩塌的信任链
今年3月那架香港航班行李架冒烟时,恐怕没人想到这是场行业地震的前兆。乘客包里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自燃,空乘用光三瓶灭火器才控制住火势。紧接着,北京21所高校集体封杀罗马仕,日本民宿地板被烧穿的索赔单据在社交网络疯传。
当6月召回公告贴出“极少数产品可能燃烧”的轻描淡写时,消费者才发现自己手握的是不定时炸弹。有用户测试非召回批次产品,满电温度竟飙到87℃,外壳软化速度超行业标准五倍。
更荒诞的在后头:顺丰京东拒收“危险包裹”,淘宝因商家保证金不足卡住退款,客服竟建议用户“盐水浸泡销毁”——专家急得跳脚:这操作搞不好会爆炸啊!
02 供应链黑洞,吞噬了谁的底线
罗马仕将矛头直指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痛斥对方私自更换隔膜材料。但深扒产业链才惊觉,这竟是场双向奔赴的堕落。
有业内人士透露,安普瑞斯拿到订单后转手外包给江西小厂。这些作坊用着老化的设备,在洁净度不达标的车间里生产电芯,金属碎屑混入电池成了常态。而罗马仕心知肚明——他们采购的本来就是供应商分级里的B/C级瑕疵电芯。
更魔幻的是3C认证的“皇帝新衣”。安普瑞斯手握74张认证证书,实际生产却偷梁换柱。所谓“工厂审查”沦为走过场,样品送检一套材料,量产换套廉价替代品。直到无锡市场监管局封存所有锂电池时,74张证书早已成废纸。
03 低价内卷的绞索
罗马仕不是输给了竞争对手,而是被自己制定的规则绞杀。
当20000mAh充电宝从140元跳水到69元,电芯成本占比从42%压缩至28%时,压缩的何止是成本?有位东莞代工厂老板算过细账:为满足罗马仕的压价要求,他们把保护电路简化到临界值,散热模块从铝合金换成塑料,最后连隔膜都敢偷工减料——毕竟刺穿隔膜导致短路的概率“还不到千分之三嘛”。
降本部门的KPI红光闪烁,没人听见良心的警报。就像我亲历的那场事故:当采购为省两块钱选择山寨芯片时,所有人都选择性忽视那1%的故障率。直到客户产线批量宕机,天价赔款单才砸醒装睡的人——省下300万成本,赔掉1.2亿订单,值吗?
![]()
04 废墟上的反思
罗马仕深圳总部如今只剩召回小组在岗。停工通知写着“首月全额工资,次月起按深圳最低工资80%发放”——折算下来每月仅2016元。而消费者维权群里,17万人排着队等淘宝催缴保证金。
这场雪崩里没有一片雪花无辜:
企业把成本压榨当核心竞争力
供应商把偷工减料当生存智慧
认证机构把审查做成盖章生意
平台放任保证金漏洞直至爆雷
民航局新规此刻正在机场滚动播报:无3C标识充电宝禁止登机。安检口丢弃的充电宝堆成小山,像一座座讽刺的纪念碑——纪念我们为“便宜”付出的代价。
05 别让性价比吞噬生命线
检验科老张说起个细节:某次拆解竞品充电宝时,发现人家用贵三倍的陶瓷隔膜,他笑对方“人傻钱多”。直到罗马仕的隔膜在实验中熔毁起火,他才懂那多花的三块钱其实是买命钱。
流水线上正在封箱的充电宝,贴着“极致性价比”的标语闪闪发光。但消费者逐渐清醒:所谓性价比,不该是拿安全做的交换。当小米、华为开始公布电芯溯源编码,当安克给召回产品配备防火快递袋,或许这场用49万台充电宝烧出的教训,终将照亮制造业的底线。
毕竟所有命运馈赠的“低价”,早在暗中标好了燃烧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