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休假,大概休1个星期左右,所以没有太多工作上面的东西跟大家分享。
但是万叔知道,肯定很多人还一直在创始人笔记的公众号前面,等着晚上9:00的文章,所以每天还是写一点。
大概有三年到四年,没有在业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主动休假了。
之前多是被动休假,随时待命。
今天第1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让组织自运转。
很多管理者发现,自己离开以后,整个组织的效率就会降低,很多人你不催他就不动。
实际上,我们公司也存在这个问题,这种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
100年前的霍桑实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女工在有人关注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是没有人关注的情况下的两倍,无论灯光,环境,温度。
后来管理学里面的各种理论,都是基于这个基石,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里面,所以有组长,有工段长,有班长,有厂长。
他们存在的目的,都是因为,虽然不干具体的活,但他们可以提升整个组织的效率。
那到底有没有办法,把管理者尤其是老板从抽鞭子,做监督,放牛娃的角色里解脱出来呢?
很难。
但一旦你完成这个任务目标,你的组织会变得超级有战斗力。
听我讲个故事,当年腾讯一直想做电商业务,刘强东聊了几次,腾讯依然不肯放弃,把电商交给京东。
后来东哥去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去了,刘炽平在腾讯内部发力,要跟没有东哥的京东打一打。
结果打了半年,京东的营业额还上去了,腾讯遂放弃了自己做电商的想法,把电商业务全部交给了京东。
万叔觉得,还是要建立流程型,任务型组织。
首先工作是明确的,以成果导向驱动的,而不是领导安排的。
像我们公司做项目,就是项目任务驱动的,我们考核主要是两个,第一是收款,第二是标杆差距度。
哪怕是客户满意了,如果你的方案和标杆有差距,也不能评为优秀,这是第1点。
第2点是从招人开始,就要招自驱力强的人。
万叔越来越觉得这个时代,你会什么东西没那么重要,因为你的技能有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但是学习能力和自驱力是极度重要的。
方向、能力、动力的成事三角形里面,动力是最难解决,也是最复杂的因素。
所以如果你招的人,是有自驱力的人,他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如果你招的是那种螺丝钉型的人,你不安排工作,他就会停在那里不动。
最后一点,就是奖惩要和结果强挂钩。
万叔的经验,基本工资,或者说固定工资超过总工资50%的,大家的自驱力都会减弱。
只有低基本工资高绩效的逻辑,才有驱动力,并且这个绩效,要和工作结果强挂钩。
必须得拉开差距,同一个岗位干得好的和干的不好的,能有一倍以上的薪酬差距,大家才有动力挣上游。
当然了,这些又涉及到很多细节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需求也不一样,这里不一一详述了。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建立自驱型组织很难,也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建立这样的文化。
而且组织内一旦有人躺平,很容易把辛辛苦苦建立的组织生态给毁坏。
最终还是要看成本收益比。
可以在评论区讲经验,聊教训,探讨探讨,今天万叔管评论区。
明天,以旅游的目的地,跟大家聊一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管理驱动,会形成什么样的生态?
有兴趣的也可以点个赞,让我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