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掩护主力突围的任务后,皮旅该向哪个方向突围?旅党委召开会议商议,主流意见是朝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突围,还有人建议就地打游击,以不变应万变。
![]()
这些都被皮定均一一否决了。因为西进就是尾随主力,朝着一个方向突围了,这会导致敌军更加集中;向南则有难以跨越的长江天险,还有敌人武汉行营设下的江防;向西北可以重回豫西根据地,或渡黄河回华北老根据地,但这又跟主力突围方向一致了。
向东北去,面临的是多条正值汛期的河流,敌人又部署有4个整编师以上的部队,前者会使部队行军速度变慢,后者导致部队陷入难以摆脱的前堵后追困境。至于打游击就更不靠谱了,既无山多林密的地利,又是一个旅进行无后方作战,结果注定是被敌人一口一口吃掉,运气不好还是被“大口吞咽”。
那皮旅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时皮定均指明了一个方向:“向东,穿过大别山向东突围。”可是,向东就是安全无忧的上策吗?当然不是,皮定均主动提前道出向东的困难:“山高路险,沿途阻击我们的敌军将是我军人数的十倍以上。”
向东的好处不是没有,其战略意义远超其他:“只有向东突围,跟主力反着走。这样才能迷惑敌军,引走部分敌军。牺牲我们局部利益,才能保障整体的利益!”大家思前想后,认为皮定均提供的向东策略好。
![]()
多年后,皮定均在《铁流千里》一书中写道:“走!白天走!夜间走!不停地走!”皮旅的向东突围,颇似一场千里大拉练;只不过这场拉练还得边走边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而且他们还要比一路上的敌军更快、更能打。
皮定均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人更狠,以至于皮旅老兵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次突围行军。许多战士一面走路,一面闭着眼睛休息,一个不留神就掉入水田里;有时还猛得醒过来,发现前面没人,就快步追赶上去,结果把前面的战士撞翻在地。
掩护完主力、定下向东策略后,皮旅没有马上向东去,而是在主力过了铁路后,就跟在后面走一段距离,接着马上隐蔽起来,向东急行军。
一天,皮定均领着先头团,一枪没放解决某镇一个团的敌军:敌军先我军抵达,但因为走了一天加大半个晚上,累得不行,全部睡死了。皮定均顿时生出巨大的危机感,皮旅在镇上休息不到一小时,就再次出发,向北拐向凤阳了。
![]()
皮旅到凤阳后,有地下党县委接应,许多指挥员想着这下总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吧,没想到皮定均通知:“在这里吃饭,吃完立即出发。”这时团长钟发生提出异议:“部队太疲劳了,休息一天再走吧。”皮定均态度很强硬:“不行,马上走!”
于是,这对共同开辟出豫西根据地的老战友争执起来,谁都不让谁。脾气火爆的钟发生指着顶头上司皮定均口无遮拦起来:“算什么英雄?怕死鬼!什么打仗不打仗。在这里休息一天,敌人来了,老子第一个干它!”
皮定均也不恼,而是对钟发生和其他跟钟发生一个想法的战友们说:“同志们啊,我们在这里停三个小时,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必须走啊。大家服从命令吧。”旅政委徐子荣见状,对皮定均说:“部队太疲劳了,休息一会吧,就一会。”
个人认为这不是徐子荣心软,而是跟皮定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徐子荣提出的折中方案,还是没得到皮定均的同意:“敌人在追我们、堵我们,人数不知道是我们的多少倍,停不得。吃了饭就走,服从命令!”
![]()
钟发生去吃饭了,边走边破口大骂,皮定均像没听到一样。吃过饭后,两人再见,都像没事人一样。皮定均问:“老钟啊,部队准备得怎么样了?”钟发生答:“部队已经做好出发的准备了。”什么是老革命?什么是真正的军人?那就是分歧归分歧,命令一下,哪怕前面有刀山火海也得走!
对钟发生这样的行为,皮定均一点不恼:“他有气么,执行命令就行。”“执行命令就行”,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又是直指问题本质的一句话。建国后,钟发生跟皮定均情谊不变。
![]()
皮定均任福州军区副司令时,钟发生写去一封信倾诉,顺带讲了一句自己想要某种样式的手表。皮定均看完后,直接把自己手腕上,刚买的同样式手表撸下来。交代秘书送去给老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