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K1373次列车车窗被砸事件持续发酵,引来网友热议。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经过:
7月2日20时,由于一列货物列车停车不及,导致K1373次列车脱线达3小时之久。
高温天气下,由于通风不畅,车厢里闷热难耐,一名男子持安全锤砸破车窗,之后铁路方面发布公告,对此事向公众道歉。
![]()
然而,公告中提到,警方对涉事男子“批评教育”的说法,却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有人认为,该男子的做法不妥,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车门开与不开,要由工作人员去判断。
警方没有对男子进行处罚,只是批评教育,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
但更多的网友则认为,男子不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得到表扬,他这么做是救了车厢里的乘客,有什么错?
两种观点的对碰,一时间也让不明真相的看客无所适从。
这时候,媒体也出手了。
央视网在文章里提到,“乘客砸窗砸破的不只是玻璃”,那还有什么呢?很明显,是铁路部门和某些媒体在看待突发事件时的刻板思维。
铁路一直在辩解,车厢温度未达到“闷热难耐”的程度,已经开放了很多通气设施,给老人和孩子发了矿泉水,不开门是为了安全等等。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据在场乘客透露,在没有空调的密闭车厢里待了3小时,乘客的衣服已湿透,有的人甚至光了膀子,多人描述“有强烈的窒息感”。
热不热,由谁说了算,显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的局外人。
央视网也一针见血的指出,铁路整天强调应急预案做的多好,“但真正会应急的,绝不是让乘客在“高温蒸笼”中熬3个小时!”
![]()
央视网的观点,其实还是相对公正的,它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客观。
有些人认为,如果车厢里真的有那么热,为什么只有小伙子一个人站出来?
既然大家都还能“忍者”,说明闷热的程度并不像网友所传的那么厉害,那么该男子不顾工作人员劝阻执意砸破车窗的行为,就涉嫌破坏公共财物,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可问题在于,乘客的沉默真的就是“不够热”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受困在这列火车里,又会怎么办呢?
无非也就是两种方式,其一,再热也继续忍着,哪怕身体已非常不适。其二,忍不了,想办法自救。
![]()
出于“怕惹事”的心理,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种方式,可不代表他们不愤怒。
这时候,小伙子砸窗的举动,不仅是救己更是救人,铁路应对突发事件的迟钝,乘客自救无可厚非。
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行为,铁路方面在定性时,更应该慎重。
就像央视所说,“即使不表扬,也不应该被苛责。”如此一来,铁路公安所谓“批评教育”的做法,不仅看不出“温情”的影子,反而有些让人感觉到不舒服。
然而,央视网的观点,却并未得到其他媒体的一致认可。
近日,某官媒就在5日、6日连发两篇社评文章,怒批砸窗男子“非英雄之举”。
![]()
其中一篇文章提到,公众对砸窗男子“自救”的认可,非但不是值得欢呼的“义举”,实则“更是对公共安全底线的一次粗暴践踏。”
另一篇文章更是将男方的行为形容为“添乱”。
该媒体的点评很犀利,所表达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要“守规矩”,乘客抢了列车工作人员的“活”,这事就不对。
其所引用的证据,无非就是铁路方面的解释。
比如,列车停运后铁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打开了80多个小气窗通风,将班组自带的40余瓶矿泉水发给旅客,之后又调来 900余罐八宝粥、1300余瓶矿泉水给旅客,联系10辆120救护车做好了应急准备。”
对于不让开门,铁路是这么说的:
“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人身安全风险,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但请问:如此密闭的车厢,80多个小气窗能起到多大的通风效果?
![]()
就算如铁路所说,车厢温度“只有”31度,然而在如此拥挤密闭的空间里,人的体感温度绝对是远远大过于环境温度。
要不然,为什么会出现衣服被汗水湿透,有人头晕的现象。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担心乘客安全,能不能把危险的原因讲清楚,把门打开后让专人进行值守呢?
旅客至上,一直以来都是铁路方面的宣传口号,可扪心自问,遇到这类突发事件,他们真的做到了吗?
从该事件也能看到,工作人员更看重的恐怕还是会不会“担责”,缺乏与旅客共情的服务意识。
而作为官方媒体,它对该事件的批判就有些让人看不太懂了。
![]()
究竟是公众过度追捧砸窗男子,还是媒体罔顾事实真相的错误解读,这事又是谁说了算?
媒体有它天然的优势,甚至能影响到舆论的走向。
可公众心里也有一杆秤,是保护一扇车窗和所谓的秩序重要,还是一车厢的旅客安全更重要?
点赞、关注、转发、在看都是鼓励,喜欢点个关注吧
封面·配图 / 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信息来源:
【中国网】中国网评K1373列车事件:砸窗非“英雄之举”,守“序”方为安#列车央视网:故障乘客砸窗砸破的不只是玻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