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子火车砸窗后续,获央视力挺,被官媒两次怒批“添乱、没底线”

0
分享至

这几天,K1373次列车车窗被砸事件持续发酵,引来网友热议。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经过:

7月2日20时,由于一列货物列车停车不及,导致K1373次列车脱线达3小时之久。

高温天气下,由于通风不畅,车厢里闷热难耐,一名男子持安全锤砸破车窗,之后铁路方面发布公告,对此事向公众道歉。



然而,公告中提到,警方对涉事男子“批评教育”的说法,却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有人认为,该男子的做法不妥,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车门开与不开,要由工作人员去判断。

警方没有对男子进行处罚,只是批评教育,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

但更多的网友则认为,男子不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得到表扬,他这么做是救了车厢里的乘客,有什么错?

两种观点的对碰,一时间也让不明真相的看客无所适从。

这时候,媒体也出手了。

央视网在文章里提到,“乘客砸窗砸破的不只是玻璃”,那还有什么呢?很明显,是铁路部门和某些媒体在看待突发事件时的刻板思维。

铁路一直在辩解,车厢温度未达到“闷热难耐”的程度,已经开放了很多通气设施,给老人和孩子发了矿泉水,不开门是为了安全等等。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据在场乘客透露,在没有空调的密闭车厢里待了3小时,乘客的衣服已湿透,有的人甚至光了膀子,多人描述“有强烈的窒息感”。

热不热,由谁说了算,显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的局外人。

央视网也一针见血的指出,铁路整天强调应急预案做的多好,“但真正会应急的,绝不是让乘客在“高温蒸笼”中熬3个小时!”



央视网的观点,其实还是相对公正的,它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客观。

有些人认为,如果车厢里真的有那么热,为什么只有小伙子一个人站出来?

既然大家都还能“忍者”,说明闷热的程度并不像网友所传的那么厉害,那么该男子不顾工作人员劝阻执意砸破车窗的行为,就涉嫌破坏公共财物,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可问题在于,乘客的沉默真的就是“不够热”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受困在这列火车里,又会怎么办呢?

无非也就是两种方式,其一,再热也继续忍着,哪怕身体已非常不适。其二,忍不了,想办法自救。



出于“怕惹事”的心理,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种方式,可不代表他们不愤怒。

这时候,小伙子砸窗的举动,不仅是救己更是救人,铁路应对突发事件的迟钝,乘客自救无可厚非。

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行为,铁路方面在定性时,更应该慎重。

就像央视所说,“即使不表扬,也不应该被苛责。”如此一来,铁路公安所谓“批评教育”的做法,不仅看不出“温情”的影子,反而有些让人感觉到不舒服。

然而,央视网的观点,却并未得到其他媒体的一致认可。

近日,某官媒就在5日、6日连发两篇社评文章,怒批砸窗男子“非英雄之举”。



其中一篇文章提到,公众对砸窗男子“自救”的认可,非但不是值得欢呼的“义举”,实则“更是对公共安全底线的一次粗暴践踏。”

另一篇文章更是将男方的行为形容为“添乱”。

该媒体的点评很犀利,所表达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要“守规矩”,乘客抢了列车工作人员的“活”,这事就不对。

其所引用的证据,无非就是铁路方面的解释。

比如,列车停运后铁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打开了80多个小气窗通风,将班组自带的40余瓶矿泉水发给旅客,之后又调来 900余罐八宝粥、1300余瓶矿泉水给旅客,联系10辆120救护车做好了应急准备。”

对于不让开门,铁路是这么说的:

“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人身安全风险,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但请问:如此密闭的车厢,80多个小气窗能起到多大的通风效果?



就算如铁路所说,车厢温度“只有”31度,然而在如此拥挤密闭的空间里,人的体感温度绝对是远远大过于环境温度。

要不然,为什么会出现衣服被汗水湿透,有人头晕的现象。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担心乘客安全,能不能把危险的原因讲清楚,把门打开后让专人进行值守呢?

旅客至上,一直以来都是铁路方面的宣传口号,可扪心自问,遇到这类突发事件,他们真的做到了吗?

从该事件也能看到,工作人员更看重的恐怕还是会不会“担责”,缺乏与旅客共情的服务意识。

而作为官方媒体,它对该事件的批判就有些让人看不太懂了。



究竟是公众过度追捧砸窗男子,还是媒体罔顾事实真相的错误解读,这事又是谁说了算?

媒体有它天然的优势,甚至能影响到舆论的走向。

可公众心里也有一杆秤,是保护一扇车窗和所谓的秩序重要,还是一车厢的旅客安全更重要?

点赞、关注、转发、在看都是鼓励,喜欢点个关注吧

封面·配图 / 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信息来源:

【中国网】中国网评K1373列车事件:砸窗非“英雄之举”,守“序”方为安#列车央视网:故障乘客砸窗砸破的不只是玻璃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支付宝“碰一下”: 是省事还是坑?用过的人都吵翻了!

支付宝“碰一下”: 是省事还是坑?用过的人都吵翻了!

一只番茄鱼
2025-11-01 18:08:25
“我必须和你离婚,给董卿一个名分” “央视一姐”与富豪的感情

“我必须和你离婚,给董卿一个名分” “央视一姐”与富豪的感情

西方寻史
2024-08-13 19:16:44
中超争冠启示:低调保平安,太狂遭人恨,申花蓉城是反面典型

中超争冠启示:低调保平安,太狂遭人恨,申花蓉城是反面典型

国足风云
2025-11-01 09:49:41
沉默的荣耀:唯一全身而退的潜伏者,是装憨的吴家佣人

沉默的荣耀:唯一全身而退的潜伏者,是装憨的吴家佣人

历来纵横
2025-10-25 20:09:56
南海“不沉航母”遇强敌?福建舰强势入驻,三点原因揭开战略布局

南海“不沉航母”遇强敌?福建舰强势入驻,三点原因揭开战略布局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12:27:22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好叫好伐
2025-11-01 18:19:38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阿器谈史
2025-10-30 18:57:22
1971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你要打倒的三个人是好人,你不听我的话

1971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你要打倒的三个人是好人,你不听我的话

史韵流转
2025-11-02 03:20:03
一年卖掉50万支的日本花洒,让我在冬天爱上洗澡!

一年卖掉50万支的日本花洒,让我在冬天爱上洗澡!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11-01 07:10:46
官宣,上港引援第1人或曝光,28岁,前锋,武磊好友,或拿顶薪

官宣,上港引援第1人或曝光,28岁,前锋,武磊好友,或拿顶薪

乐聊球
2025-11-01 10:35:15
中医李俊:气血不足的人,这5种食物要少吃,小心越吃越虚!

中医李俊:气血不足的人,这5种食物要少吃,小心越吃越虚!

大明爱养生
2025-11-02 11:47:00
一家三口被发小杀害案又一细节:朋友回忆称路上嫌疑人抽了3包烟

一家三口被发小杀害案又一细节:朋友回忆称路上嫌疑人抽了3包烟

谈史论天地
2025-11-01 06:46:20
她丈夫是国家副总理,连续6年坚持匿名揭发叶群,惹得周总理大怒

她丈夫是国家副总理,连续6年坚持匿名揭发叶群,惹得周总理大怒

体识
2025-11-01 17:11:32
黄仁勋在韩国的两天,都留给了一家炸鸡店

黄仁勋在韩国的两天,都留给了一家炸鸡店

小鬼头体育
2025-11-01 12:16:23
最懂蒋介石的侍卫长,晚年曾称:蒋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最懂蒋介石的侍卫长,晚年曾称:蒋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娱乐喵喵说
2025-11-02 11:40:39
中国人均存款数据“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达到50万的有多少?

中国人均存款数据“出炉”,全国近5亿户家庭,存款达到50万的有多少?

白浅娱乐聊
2025-11-02 12:27:12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巴基斯坦突然发出战争通牒,准备彻底消灭塔利班政权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0-31 15:16:12
汪峰,估计以后也不敢,再开演唱会了!

汪峰,估计以后也不敢,再开演唱会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2 11:51:31
项立刚:高安国将军被判重刑,我们可以行动了!

项立刚:高安国将军被判重刑,我们可以行动了!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02 09:49:25
万万想不到释永信,一个和尚,能富到什么地步?

万万想不到释永信,一个和尚,能富到什么地步?

君笙的拂兮
2025-11-01 19:58:16
2025-11-02 13:47:00
渔夫说事 incentive-icons
渔夫说事
别错过,这里的观点不一般!
804文章数 5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孕期低糖控糖指南:科学饮食守护母婴健康的甜蜜平衡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战地6》逆天BUG不修气晕玩家:直接卸载游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