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了小半年,经济数据到底怎么样?
这与观察者的视角有很大的关系,主流媒体的赞美词是“增速亮眼,展现坚定进取心”。的确,一季度生产总值达到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这个数据超预期了,确实不错,算得上是“亮眼”。
但是,近些年已经很少有人那么在意GDP增速了,因为它可以“计划“,去年九月加征了12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财政赤字率突破3%的国际安全线,放开到4%,亮眼的增速可以说是宏观文件推动下的增长, 不足以证明整体经济有了内生力,走出了缩的影子。
1-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下降 0.1%,其中 3 月份同比下降 2.5%,环比下降 0.4%,这是一个偏弱的数据。自2012年到2023年十二年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负值,2024年是一个转折,,出现过两次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的案例,2024年2月下降0.8%,10月下降0.3%,然而2025年是放水的大背景,出台了一系列的消费补贴政策,又是降息,又是发券,指数上不去,说明了什么?
说明供应端很“亮眼”,需求端很“刺眼“,供求不平衡的口子不是在缩小,而是在加大。
更重要的是先行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它发出的信号直接关系到对整体经济的定位,是通缩还是通胀、是衰退还是繁荣。1月下降了2.3%,2月下降了2.2%,3月下降了2.5%,4月下降了2.7%,这简直是在与主流媒体对着干。
彭博社预测2025 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可能仅比上年增长 0.3%,这是自彭博社 2023 年开始调查该问题以来的最低预测。
2023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计划目标是3%,实际实现0.2%,2024年的计划目标还是3%,实际实现还是0.2%; 这充分“展现了坚定进取心”,但宏观文件的指令性可以定义供应端,定义不了需求端; 2025年下调计划目标到2%,如果仅实现同比增长0.3%,那就只能说,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老百姓没有“展现出坚定进取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