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农商行的IPO之路在历经6年漫长等待后,最终以终止审核告终。这一事件不仅是该行自身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折射出当前中小银行在A股和H股上市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从A股市场的审核严格,到H股市场的低估值、低成交,中小银行的上市之路荆棘丛生。
顺德农商行的IPO申请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彼时该行满怀希望提交招股书,期望通过上市补充资本、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等待它的却是一场长达6年的漫长审核过程。在这期间,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愈发低迷。2023年全面注册制启动后,顺德农商行与其他9家银行一同平移至交易所,但上市之路并未因此变得顺畅。直到2025年7月4日,顺德农商行正式撤回IPO申请,终止审核。
顺德农商行的退出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小银行A股上市节奏明显放缓。2019年曾是银行上市的高峰期,当年有8家银行登陆A股市场,但此后几年,银行上市数量锐减。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市场再无银行新上市。与此同时,原本申报IPO的银行队伍也在不断“瘦身”。2023年初,全面注册制启动时,共有10家银行申报IPO,但随着药都银行、海安银行、马鞍山行、广州银行等陆续撤回申请,如今仅剩东莞银行、南海农商行、湖州银行、湖北银行和昆山农商行5家仍在排队,且大多处于受理状态,未进入问询环节。
A股市场对银行上市的严格审核,是中小银行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资本市场政策调整使得上市资源更多向科技型企业倾斜,银行股作为传统行业,吸引力相对下降;另一方面,银行股体量较大,上市可能对资本市场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近两年A股市场震荡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对此更为谨慎。此外,业绩下滑也成为银行撤回IPO申请的重要因素。以广州银行和顺德农商行为例,两家银行均面临营收和净利润连年负增长的困境。顺德农商行2024年营业收入虽微增,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26%,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双双下滑,资产质量也进一步承压,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上升。
在A股市场难以突破的背景下,赴港上市成为中小银行的另一选择。然而,H股市场并非中小银行的“避风港”。尽管港股市场上市路径相对容易,但上市后的低估值、低成交、易破发等问题,使得中小银行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例如,渤海银行、江西银行、哈尔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股价跌至1港元/股以下,进入“仙股”阵列;广州农商银行、晋商银行等股价也步入1港元至2港元区间。成交量方面,港股市场上的内地中小银行股交易并不活跃,甚至出现零成交的情况。此外,锦州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等因股价低迷、交易量低迷等原因选择退市。
顺德农商行的IPO终止,不仅是该行自身战略调整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小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方面,A股市场审核严格,上市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倾斜,银行股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H股市场虽上市容易,但上市后面临低估值、低成交等问题,难以实现融资目标。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小银行业绩增长乏力,资产质量承压,进一步增加了上市难度。
面对困境,中小银行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战略。一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如发行优先股、永续债等,缓解资本压力。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关注中小银行的困境,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适当支持,助力中小银行稳健发展。
编辑有话说
顺德农商行的IPO终止,是中小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次重要反思。上市并非银行发展的唯一路径,中小银行应更加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中小银行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shuahua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