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加改造,这完全变成了登陆利器啊!”
随着“3260”和“3261”号“野牛”气垫船的亮相,也意味着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款世界最大的“气垫登陆艇”!
“野牛”号是如今全球排水量最大,运载量也是最大的气垫登陆艇,它的能一次性运输3辆96A主战坦克、或者8辆步兵车又或是360多名步兵。
可尽管它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只不过我国已经改变了这种情况...
中国的“野牛”气垫船从何而来?
“野牛”级气垫船最初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为快速两栖登陆作战而设计的一款重型军用气垫船。苏联解体后,这种先进的气垫船由乌克兰继承。
由于乌克兰境内的“星星造船厂”掌握着该舰型的建造工艺,中国便在21世纪初从乌方引进了两艘“野牛”级,并获得了部分相关技术。
当时这两艘气垫船编号为3325和3326,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和试验性部署。引进后,中国还与乌克兰签订了许可生产协议,依托这些经验,中国开始在国内自行建造类似的型号。
而“野牛”级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具备一系列突出的性能。该舰的排水量为555吨,在气垫船中属于世界最大级别,同时还能保持最高约60节的航速,战时航速在55节左右。
这种速度加上其强大的运载能力,使其在执行登陆作战时具备非常强的快速打击能力。
根据公开数据,“野牛”级可以搭载150吨装备,载重能力相当于三辆主战坦克。
此外,它还能够携带多辆步兵战车或装甲运输车,以及多达36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具备如此高的装载能力,加上其对地形的低依赖特性,使得“野牛”非常适合在浅滩、滩头或没有港口设施的海岸地带实施突击登陆。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这种舰型在引进之初便被外界认为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执行“闪电式”登陆任务的关键装备。
许多分析者以为,这种高机动、高载重的气垫船非常适合在台海地区执行快速登陆任务。
由于台湾岛地理环境复杂,海岸线破碎,港口数量有限,因此如果发生高强度冲突,能够绕开常规港口并快速完成登陆的舰船无疑具有战略价值。
从表面看,“野牛”级的技术参数和能力似乎与这一任务非常契合。
然而,实际情况却与这种设想存在明显偏差。
看似适合台湾,实则恰恰相反
虽然“野牛”级具备出色的登陆能力,但它有一个关键弱点——抗风浪性能不足。
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其在复杂海况下的使用效果。根据其设计参数,该型气垫船最佳运行状态是在浪高不超过1.5米的海域。一旦浪高超过此标准,其性能将大幅下降。
如果遇到2米以上浪高,其航速和稳定性会明显受限,甚至可能因失稳而无法作战。
而台湾海峡,恰巧就是一个常年风浪较大的海域。根据多年来的气象海洋观测数据,台海地区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处于浪高超过2米的状态。
在冬春季节,受到东北季风影响,浪高甚至可以达到3米以上。
而在夏季台风多发期,海况同样极为恶劣。因此,台海地区仅有约100天左右海况相对平稳,具备“野牛”级最佳作战条件的时间非常有限。
如此低的可用窗口期意味着该型气垫船难以作为主力作战装备常态化部署于这一方向。
而且海南岛及南海附近海域情况也类似。尽管个别近岸区域海况稍缓,但整体上风浪同样频繁,尤其在每年台风季节到来时,这些海域的风速和浪高均远超“野牛”级的设计极限。
在这种环境中执行远距离快速登陆任务,不仅风险高,而且可靠性不足。因此,无论是从技术安全性还是战术可行性考虑,将“野牛”级气垫船作为台海主力登陆工具都不现实。
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完成“野牛”技术吸收后,并未继续大量建造该型号气垫船。
目前已知的“野牛”舰艇数量仅为6艘,其中两艘来自乌克兰,后续四艘是在授权或技术移交基础上由中国自行建造。
而中国真正大量建造的,是自制的更加轻型、结构优化的“野马”级气垫船。
本土化,中国已经实现“升级”
这种型号在设计上参考了美军LCAC的成熟理念,采用模块化、可搭载的设计,更加灵活,也更适合中国海军当前的两栖登陆作战体系。
“野马”级气垫船虽在载重能力上不如“野牛”,但能被大型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直接搭载,通过母舰运输至战区附近海域,再由气垫船完成最后一段登陆任务。
这种协同作战方式有效规避了“野牛”类大型气垫船在远海部署上的劣势,使得整个登陆作战更加机动、可靠,也大幅提升了对海况的适应能力。
其航行性能更为稳定,抗浪能力优于“野牛”,在台海及南海复杂海况下仍可完成一定程度的作战任务,更符合中国海军现实需求。
虽然“野牛”气垫船在现阶段没有成为中国气垫舰艇的主力,但它在中国气垫船发展历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引进“野牛”技术,中国实现了对大型气垫船的设计理念、动力系统、气垫结构等关键领域的深入理解,并由此为“野马”级的研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国产“野马”不仅技术成熟、结构合理,而且符合中国多样化海域作战需求,是中国海军两栖力量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从战略层面来看,“野牛”级虽然在特定海域仍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如在海况较为平稳的北方沿海、南海局部海区、中南半岛附近海域或近岸区域执行任务。
但从整体发展趋势看,类似“野马”这样的小型、可搭载、抗海况能力强的气垫登陆艇才是未来中国两栖力量的主力。
技术的积累和转化,最终使得中国能够根据自身战略环境打造更合适的装备体系,在保有一定重型装备优势的同时,实现更大范围的作战灵活性。
参考资料:
环京津新闻网 2020-11-20 《官媒首次详细披露野马气垫艇 最大航速50节以上(图)》
人民网 2017-03/30 《国产野马气垫登陆艇练夺岛 可提高我军两栖战力》
光明网 2022-12-09 《海上“野牛”的威力有多大?近距离直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