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毅品文团队毅叔,欢迎转发!
![]()
“放过比比吧,他有大事要做!”
几天前,特朗普又一次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为远在中东的“铁哥们”内塔尼亚胡(Bibi)鸣冤。他痛斥以色列检察官搞“政治迫害”,称内塔尼亚胡是“战争英雄”,应该立刻撤销对他的所有指控。
懂王这番“跨国捞人”的喊话,像一滴滚油溅入沸水,瞬间引爆舆论。
这位75岁的以色列总理,政坛外号“国王比比”,正站在命运的悬崖边。他的左手是延烧九个多月的加沙战火,右手是即将宣判的腐败官司;眼前是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发出的全球通缉令,身后是山呼海啸、要他下台的以色列民众。
这位曾经的“安全先生”,用了三十年把自己打造成以色列的“守护神”,却在任上遭遇了50年来最惨烈的国安滑铁卢。如今,四面楚歌之下,内塔尼亚胡的政治豪赌,还剩多少筹码?
![]()
一、“安全先生”的神话,是如何炼成的?
聊内塔尼亚胡,绕不开他的“人设”——一个为以色列安全而生的“天选之子”。
他出生在特拉维夫,父亲是著名的犹太历史学家,从小就被灌输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使命感。这剧本开头,就带着一股“史诗感”。
青年时代,他赴美留学,手握麻省理工建筑学和哈佛商学院管理学双学位,说起英语比美国人还地道。随后,他毅然返国,加入王牌特种部队“总参侦察营”,在反恐前线出生入死,哥哥约尼更是在著名的“恩德培行动”中牺牲,成为国家英雄。
这段“学霸+兵王”的经历,为他量身打造了完美的政治资本。当他1988年踏入政坛时,他的人设清晰无比:一个懂美国、懂军事、强硬、睿智的精英守护者。
1988年,他加入右翼利库德集团,五年后就坐上了党主席的位子。他提出“以和平换和平”,主张靠强硬外交保安全。他公开反对工党拉宾主导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奥斯陆协议》,高举“以实力求和平”的大旗。他的逻辑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和平不是靠让步换来的,是靠绝对的实力打出来的。
![]()
这套说辞,精准地戳中了以色列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对亡国灭种的深层恐惧。于是,1996年,47岁的他击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佩雷斯,成为以色列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也是首位建国后出生的总理。他放话:“以色列的安全不能拿来换。”豪气冲天,可惜第二年就翻车了——指使摩萨德暗杀哈马斯头目,结果搞砸,惹毛了约旦和加拿大,被骂“幼稚得像个小孩”。
1999年,他输给工党巴拉克,但不服输,在集会上喊:“他们怕了,他们怕了!”那股煽动劲儿,连前保镖都说:“我从没见过谁能这么调动人群。”十年蛰伏后,“国王比比”的神话,自此开始书写。
2009年他卷土重来,之后2013、2015、2019年连胜,创下12年执政纪录。2021年,八党联盟把他拉下马,他撂下狠话:“我还会回来!”果然,2022年,他带着极右翼联盟再夺64席,又坐回了总理位。
二、当“国家安全”沦为“个人保险”
如果说,早年的内塔尼亚胡是将个人野心与国家安全叙事巧妙捆绑;那么,近十年的他,则几乎是将“国家安全”当成了自己政治生命的“个人保险”。
2023年,在第七次坐上总理宝座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不是拼经济、搞外交,而是强推“司法改革”。
这套改革方案,用大白话讲就是:政府要掌握法官的任免权,议会可以用简单多数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
这是要干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为他自己的腐败案“拆弹”。多年来,他深陷三起腐败案件,被控受贿、欺诈和背信。
这些案子不是捕风捉影,而是有明确证据的实锤:从亿万富翁处收受香槟、雪茄和珠宝,总价值超21万美元;向主流媒体《Yediot Ahronot》施压,换取对自己的正面报道;批准贝泽克电信集团18亿谢克尔的并购交易,换取子公司新闻网站为自己“洗白”。
按照以色列刑法,若三项罪名成立,他最高面临10年监禁。但令人困惑的是,明明法律铁证如山,案件却一直拖延审理,部分原因就是他依旧掌握总理大权,可以左右司法资源。
不过这些官司就像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掉下来。因此内塔尼亚胡必须把司法这把剑的剑柄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彻底解除危机,为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的豪赌。
这场豪赌几乎撕裂了整个以色列。连续数十周,数十万以色列人走上特拉维夫街头,军队预备役人员、科技精英、医生、学者纷纷抗议,国家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分裂。
![]()
就在这内部危机一触即发之际,2023年10月7日的惊天袭击发生了。
哈马斯的突袭,是以色列建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是“安全先生”内塔尼亚胡职业生涯最大的羞辱。那个承诺带来绝对安全的人,却让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
按理说,他本应引咎辞职。但他没有。
政治老手内塔尼亚胡,嗅到了转危为机的血腥味。他迅速将角色从“失职的守夜人”切换为“临危受命的战时领袖”。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成了他转移国内矛盾、压制司法审判、巩固个人权力的最佳掩体。
战争,成了他拖延政治清算的“续命丸”。只要战火不熄,他就还是那个不可或缺的“战时总理”,谁也动不了他。
三、三线作战:海牙、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
然而,战争这把双刃剑,在保护他的同时,也把他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如今的内塔尼亚胡,正同时在三条战线上苦苦支撑。
第一条战线:海牙的国际法庭。2024年11月,国际刑事法院(ICC)正式以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为由,向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这意味着,理论上全球125个ICC成员国都有义务在他踏入国境时将其逮捕。今年4月,以色列的上诉也被驳回。这是西方阵营领导人首次面临如此窘境,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
![]()
第二条战线:特拉维夫的愤怒街头。“你才是罪犯!”“现在就选举!”——这样的标语,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在以色列各大城市的抗议活动中。民众的怒火,早已从要求解救人质,升级为要求内塔尼亚胡立刻下台。最新的民调显示,如果现在举行大选,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执政联盟将惨败,他目前只能依靠他的一个紧密盟友、本·格维尔的极右翼政党犹太力量党。虽然所有以色列人都不否认内塔尼亚胡在军事上的作用,但对提升他的支持率毫无作用,反对他的人,依然反对他。民心尽失,是他最不稳固的根基。
第三条战线:耶路撒冷的地方法院。他个人的腐败案审判已进入“深水区”。战争可以拖延一时,但终有结束的一天。一旦战争的“保护壳”消失,法庭的审判将是他无法回避的终极命运。这也是他不敢轻易“停战”的根本原因。
四、最后的赌注:特朗普与终局
在这绝境之中,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成了内塔尼亚胡眼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特朗普毫不掩饰地将内塔尼亚胡的命运和自己捆绑。他怒斥以色列的司法系统,和痛骂美国司法部的“猎巫行动”如出一辙。他说“保住比比就是保住我们伟大的胜利”,潜台词其实是“保住他就是保住我自己”。
两人都是被本国建制派精英围剿的“民粹强人”,都擅长煽动对立,也都面临着下台后被清算的风险。
当内塔尼亚胡选择不断扩大战争,他未必意识到,他正在打开一场无法回头的潘多拉魔盒。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刑事法院、欧盟议会都相继对以色列战争行为提出谴责,ICC检察官甚至正式申请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指控其涉嫌战争罪。
在这个背景下,特朗普的“英雄比比论”更像是一场情绪表演,而不是政策判断。
![]()
你来我往,互相取暖。两个“问题男人”,各怀鬼胎,却步调一致。他们要赌的,是中东的未来,是以色列的命运,更是世界和平的神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一次,“国王比比”或许正躺在车轮之下。他究竟是能靠着一场豪赌逆天改命,还是会在内外夹击下被碾得粉碎?
答案,也许就在未来几个月揭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