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BIE别的 X 绿色和平 | 所以气候变化和亚文化到底有啥关系?

0
分享至


© Greenpeace



我一直以为,“气候行动”这事和我是完全不搭边的。

冰川加速消融,温度上升,强降雨、洪灾、旱灾、山火频发,物种濒危,资源枯竭……这些新闻我们听了一年又一年 —— 唯一的更新在于情况更恶劣了而已。老实说,不仅听多了,还听烦了。尽管近年来全球自上而下推行了诸多气候应对措施,气候危机的警报声却未曾停歇,地球生态系统仍在滑向不可逆的临界点。我忧心仲仲,又能怎样?呃,其他人长期以来的气候行动努力也功亏一篑,那……何必还需要我的付出?

这或许也是多数青年对环保、气候行动的态度。我们常常聊性别、后青春期、年龄焦虑、临终关怀,唯独对“气候变化”保持一种冷淡的距离感。环保?气候行动?听起来太主流,太正义,太戒律。我们对“气候危机”的第一反应通常不是行动,因为那是官方、环保组织、社区工作者的事,不是我们亚文化青年 aka 亚逼的事。

更不要说,亚文化生活似是站在了环境的对立面,像一台精准排放的微型气候灾难制造机:24/7离不开手机与电脑(能耗),衣柜里堆着只穿了一次的快时尚战利品(纺织废料),赖以续命的外卖包装在垃圾桶里堆成小山(塑料污染),去 club 去演唱会不知道又耗了多少电……我们认为自己反消费、反系统、边缘、自由,但说到底,也活得高碳、复杂、极度依赖物流链和深夜快递。

直到今年五月底,我收到了一份来自绿色和平的活动邀请函,他们和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即将要在于杭州的青山村办一个“气候行动文化节”,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活动全名叫“鸭先知文化节”,来自苏轼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要召集最先感应“春江水暖”气候变化、并做出行动的鸭先知们。总之这是个关于气候、环保的活动。

问题也就出在这儿:这和我有关系吗?对于气候行动、环境保护,我,一个非气候行动领域的青年文化媒体编辑,能做什么?


气候行动不应该只关于碳、关于技术、关于政策。我们希望通过文化节的形式,让更多人看到气候行动的多面性、复杂性和可能性。”
活动的官方介绍语里这么写到。这就挑起了我的兴趣,我想知道:(在刻板印象中总是很枯燥的)气候行动与当下的文化潮流该如何相融、结合?文化可以如何改变气候?作为非政策制定者、非专业领域人员,我们普通人(尤其是亚文化爱好者)可以做些什么?

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来到杭州·青山村,来“鸭先知文化节”接受为期三天的气候教育了。


青山村


气候变化与我何关?

第一天早上九点半,吃过各家民宿房东烧制的家庭早餐后,我们聚集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青山村村民活动中心。主会堂做了挑高和顶部采光窗设计,自然光从各面柔和地流淌进来,足以支撑白日的室内用光需要,正在此处进行的是“鸭先知”的第一项活动:“鸭鸭灵感屋”展览。


展览一角

说是展览,其实规模非常小,布展也是肉眼可见主打一个能源节约风,使用的基本都为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材料,如布、纸、回收塑料瓶、木头等。看过太多为期一天、活动结束后定制布展用品全部丢弃的展览,眼下朴素的“鸭鸭灵感屋”显得格外亲切。

想要知道自己能做出什么气候行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和气候的关系是怎样的。

收到这个问题的我给不出答案。OK,我想到科幻电影中的 21XX 年全球变成了荒漠、人类为了资源而相互掠夺,还有常识般普遍的“海平面正在上升”、“气候变化正加剧全球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短缺问题”等新闻里的话语,但这些似乎都很遥远,气候与我有关,却也因为太远太高了而仿佛无关。

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么“鸭鸭灵感屋”展览能成为一道唤起气候思维的小灯。这一朴实的展览呈现了我们的生活与气候变化是如何具体相连的,以及各类行动者对此的实践回答。

比如,你是否想过气候变化和烹饪间的关系?毫不相干?那么,想象一下你最喜欢的某样食材或因为气候恶劣而无法再被耕种,进而也能了解气候与你的具体联系。

不仅如此,烹饪还能成为一种具有能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鸭鸭灵感屋”中的一个可爱的移动小餐车里详尽地展示了全球各地的实践者在气候问题面前做出可持续烹饪行动改变。


十分朴素的移动餐车

食谱也能“可持续”!可持续食谱是一种以植物为主、减少浪费、选用本地当季食材,并兼顾环境友好与健康营养的饮食方式。“厨房连接联盟”(Kitchen Connection Alliance)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联合推出了《支持联合国的食谱》一书,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农民和原住民社区的 75 个可持续食谱,不仅展示着烹饪者的主动性与无穷智慧,还是一场生态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巡礼;

相比大规模的工业农业,多样化、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更能保护土壤、减少碳排放、抵御极端气候(比如混种蔬菜和轮作系统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出现了对抗快餐文化而诞生的“慢食运动(Slow Food)”,呼吁人们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小规模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粮食生产系统。

保存本地作物,是提升农业系统气候韧性、避免对单一高风险品种依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社区食物主权、抵御全球化食物系统侵蚀的关键路径,所以协作厨房组织建立了“活的生态文化档案”,想要保卫当地的种子、本地作物、声音、传统食谱、景观、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食物背后的故事、记忆、情感,还有透过食物重新建立连结的可能。

家庭自煮相比频繁外卖和预制食品,碳排更低;慢炖、余热烹调、集中做饭、再加热替代多次烹饪,都是实用的“低碳厨房行为”。

总之,怎么吃、吃什么、从何处购入食材、如何下锅,这些看似私人化的厨房选择,其实共同构成了气候行动最微观也最普遍的基础层。家中的厨房与窗外的气候紧密相关。


好吧,你说你不做饭,烹饪太遥远,无法从中感知到自己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那么走过移动餐车,来到隔壁的临时诊室,这儿有一个“气候-个体”联结点你一定能感觉到:你的身体。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变化是最先能敏锐探测、感知到宏观气候变化的方式。我回忆过去四五年,夏季一年比一年残酷,40 度极端温度和黄、橙、红色高温预警已成为毫不罕见的日常惯例,在酷暑与烈阳中行走,只需五分钟,我的心脏就因为高热而砰砰狂跳,感觉被烤走了半条命。热得烦躁,烦躁,烦躁,即使踏入空调房,那种心理上的不安与焦虑也难以平息,头脑也无法继续创作和思考。

原来我很早就感知了气候变化对自身的影响,但我还认为: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在“鸭鸭灵感屋”的问诊室,我了解到,在极端天气中产生焦虑、抑郁或出现其他精神异常状况,以及身体异常,这并非个体感知过度敏感的“错” —— 这极为正常,因为这就是气候变化给我们施加的具体影响。摆放于桌面上的空白问诊单邀请观众填写自己的“气候病”症状:盗汗、失眠、恶心、胸闷、呼吸急促、注意力下降……感到异常,你并非特殊。


大家共同书写的气候问诊单


长期暴露于高温、空气污染和极端天气中,已被证明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和热相关死亡风险显著相关。与此同时,气候灾害及其长期社会影响也显著增加了心理健康负担,包括 PTSD、焦虑、抑郁,以及“气候焦虑”(eco-anxiety)与“生态哀伤”(solastalgia)等。气候变化将进一步侵蚀人类睡眠情况。这些影响在青少年、原住民、低收入群体等弱势人群中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鸭先知”的活动安排也体现了气候友好:早饭从八点开始,九点半在会场签到集合,全天活动在傍晚六点左右结束,无夜生活安排。跟随日光同起同睡,少开灯,减少碳排放。此外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三餐正常也有助于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稳定的生活节奏也是提升个体气候适应力与行动持续性的关键。


卢辉医生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合作推出的“气候台历”,对气候敏感性疾病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解释

气候变化的影响还烙印在我们的娱乐生活中。你或许曾听闻或亲身经历过音乐节、演唱会等活动因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而被迫推迟或取消的情况。在早晨的未来职人分享会开放麦环节中,简单生活音乐节的许子慧就谈到了不可预测的极端天气对组织大型户外活动的影响。

今年五月,《卫报》发布的《气候危机可能导致澳大利亚音乐节消亡》文章中提到,四月在澳大利亚全境就有 26 场现场活动因为飓风而被取消。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愈加频繁,户外娱乐已不再是绝对快乐的“纯玩”,而是一场气候适应能力的考验。气候将重塑我们和娱乐文化的关系。

还有,在派对、音乐节、大型赛事狂欢结束后,你是否带走了所有垃圾?

2023 年,英国 Glastonbury 音乐节的联合组织者 Emily Eavis 表示,每年音乐节过后将场地恢复到原貌的成本高达 50 万英镑。据估计,每次音乐节都会留下超过 2000 吨的垃圾,每位游客近 10 公斤。


Glastonbury 现场垃圾|图片来源:卫报

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型娱乐活动既是高排放的“污染放大器”,也是公众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此类活动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垃圾,但一些意识到气候问题迫在眉睫的活动组织方已从源头行动,尝试可持续转型:

Coldplay 在全球巡演中创意使用可回收入场手环,并统计和公布各个场次的回收率,来一场好玩又有益的环保比赛;Glastonbury 音乐节自 2019 年以来每届活动结束后,约 99% 的帐篷都被带回家,产生的所有垃圾中 50% 现在已被重新或回收利用(如超过 149 吨厨余垃圾被制成堆肥,1.4 万升食用油被制成生物燃料);我们也曾报道过在“春游”现场自发捡拾垃圾、保护现场环境的行动者。

在国内,坐标厦门的吴晓歪选择了小型赛事作为起点,面向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成功组织了多场真正践行“零废弃”理念的比赛。2023 年,她将经验总结成一份《零废弃赛事指南》,期待体育赛事能更广泛地融入“零废弃”实践,让参与者在享受户外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轻松掌握减少环境与气候负担的方法。


此外,吴晓歪还将回收物转化为独特的纪念品。例如,回收的塑料瓶被制成了 RPET 速干毛巾;来自海洋的废弃物(海漂木和废弃渔网),则被精心打造成独一无二的赛事奖牌

饮食、健康、娱乐……气候变化与个人的具体生活的每个面息息相关,只是过往我们未曾发觉。但“鸭鸭灵感屋”走一趟,我终于知道了。


身为“局外人”,能做点什么?

知晓了自己与气候变化的紧密联系后,下一步,就是将认知转为实践,行动起来。

“鸭先知”第二日的活动行程为全天的工作坊,所有参与者根据职业、身份、特长被分到了三个不同主题的工作坊。身为青年文化媒体编辑的我被划到了“不插电!改变局部气候的策展力”。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探讨如何带着气候思维策展、并在展览中做出真正气候行动的工作坊。


“不插电”策展工作坊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比较任何展览或活动造成的碳排放都无法避免(通俗来说就是一定会造成负面环境影响),可我们也无法因此而抛弃文化活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能做得到的是:思考策展中会出现的技术难题、如何降低展览活动的能耗,以及怎样创新地使用我们的创造力,通过内容与文化去唤醒大众的气候意识。


例如,在直接减排方面,有人提出一些展览中使用的胶片摄影在冲洗过程中会造成大量一次性药水排放,是否可以有更环保的药水替代品;物料运输、人员运输时可以选择碳排放较低的方案。

气候适应领域,展览可以寻找墙体吸热较少、无需全天使用空调系统的空间;

物质循环上,重复收集、利用、循环展览使用的物料,不要“用后即弃”;

文化潮流领域,创作者可以通过内容的叙事力量去扩大气候意识的传递面(如我们小组所策展的摄影师孙纪元所做的渤海湾渔村摄影项目),博主与媒体可以去传递“节能环保、气候行动是件非常 cool 且并不遥远的事”的认知趋势,点燃大众对气候议题的兴趣。


我们小组正在制作《我看见海风和愚公》展览提案


文化潮流灵感分享


制作展示模型的策展小组

在“不插电”策展工作坊里与组员们经历了一天的讨论与协作、聆听了其他五个小组的点子后,我意识到:策展与气候行动实际上能极具创造力地紧密结合 —— 从幕前到幕后,从直接到间接,从内容到形式。

工作坊最终成形的六个提案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过气词典”。小组成员们给在如今大力推行购买、消费的社交网络中不那么 cool 的节能环保行为赋予新名,例如将“DIY手工制作”更换新名“留下自己的痕迹”,让枯燥的气候行动变得更新更好玩,希望能从语言入手,改变大众对环保的认知,推动大众对气候议题的关注。


“过气词典”

与策展工作坊并行的,还有汇集社区在地工作者的“韧性未来”与参与者身份繁多的“万事皆有气候面!”。

在“韧性未来”中,具有丰富社区经验的行动者们分享自己所参与的地方气候行动、实践感悟,从而共同激发创造新的气候行动策略,例如如何帮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老人、儿童等) 适应日渐恶劣的气候环境。



最后一个工作坊“万事皆有气候面!”门槛则没那么高,开放邀请任何职业、任何身份的人参与进来 —— 作家、包装设计师、导游、酒吧老板、桌游设计师……只要你想要激发气候行动潜能。在第三天的工作坊展示中,我看到了一份酒吧经营提案,发现从源头酒品采购环节开始就可以做出气候友好改变:向地方小酒庄采买,支持社区产业。

气候行动不仅和“碳排放”相关。突破碳隧道视野,其实一切领域都能与其相连。无论身份,我们都能做点什么。


这些,有意义吗?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做这些,有意义吗?真的能改变吗?”因为这也是我在参加“鸭先知文化节”前的疑虑。

环保,气候,节约,减排……这些词语长久以来就不断回响在我们耳边,我们也在个人层面做出力所能及的微观行动,但始终无法抵御冰川消融、气温上升、极端自然灾害频繁等残酷未来的抵达。我们的行动仿佛只是长在山上的一小株杂草,无法改变与撼动整个格局。

面对这般情况,自然地,我们的心中会生出无力感,认为人类已经无力挽回气候改变的现实。无力感继而引发无措感 —— “既然无力,我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于是索性不去思考,不去做。

正如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历刘君言在开幕发言中所说的,冰川消融、气温上升已经是个不可扭转的事实,危机已在眼前,无法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只能坐以待毙 ——我们仍可以做出行动去延缓更深的危机抵达的时刻。

我们都还能做点什么,以及我们的行动仍是有效、有意义的!只是多数人没有一个机会去厘清脑中的乱序,探索自己能做出哪些有效的气候行动。

这次的“鸭先知文化节”便通过展览、工作坊、共创等活动,成功引领我这个和气候行动“没有直接关联”的人的气候行动意识。当然,我们无法在三天的活动里找到一个确切的气候行动方法,但经过这次“青山村气候教育修行”,我初步认识到在自己的领域里能够为气候改变的行动。


减速慢行、减少“路杀”也是气候行动

更重要的是,在“鸭先知”里结识不同领域、但抱持着相同气候友好愿景的同行者后,我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联结他人,联结社区,增强信念感,这对于行动者个体而言非常重要。微小的行动不足以改变全局,但多者的协力合作必定能推动进步。任何行动都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还是想知道自己具体能做什么,那就从下次去 club、音乐节、演唱会时不留下任何垃圾开始做起:不留烟头,不乱扔垃圾,自主携带可循环使用的水杯,使用一次性杯子后将其放入可回收垃圾箱,重复使用帐篷、雨具等装备,叫上朋友一起动手改造旧衣服变成新的 outfit(不使用量产亚文化造型,你最亚)……能做的太多了。

气候责任型亚逼是真的酷,不是让你当气候行动的牛马,而是 —— 对气候负责任的你才是独树一帜的亚文化本身。Let's 气候行动!


小狗都知道不该把垃圾丢农田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4罚3禁1扣车”,处罚明确了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4罚3禁1扣车”,处罚明确了

起喜电影
2025-09-19 11:05:11
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安全事件致中方人员伤亡 外交部发布提醒

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安全事件致中方人员伤亡 外交部发布提醒

新京报
2025-09-18 20:20:09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书雁飞史oh
2025-09-08 17:38:38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汉史趣闻
2025-09-19 14:32:28
时隔3年!浙江,将再度表彰

时隔3年!浙江,将再度表彰

政知新媒体
2025-09-18 08:29:08
起底索要千万逼死前夫获刑12年的翟欣欣:曾是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闪离

起底索要千万逼死前夫获刑12年的翟欣欣:曾是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闪离

极目新闻
2025-09-19 13:53:49
没了退路的内塔尼亚胡,带领一千万以色列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了退路的内塔尼亚胡,带领一千万以色列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梁讯
2025-09-17 09:15:36
2-13!中国队实力弱 创12年尴尬纪录 出线难度大 亚足联帮不上忙

2-13!中国队实力弱 创12年尴尬纪录 出线难度大 亚足联帮不上忙

侃球熊弟
2025-09-19 00:20:03
波兰找借口不让中欧班列过境通行?中国劝也不听

波兰找借口不让中欧班列过境通行?中国劝也不听

梁讯
2025-09-18 17:16:23
国民党新主席票数领先!张亚中全岛通告,两岸关系再升级

国民党新主席票数领先!张亚中全岛通告,两岸关系再升级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9-19 09:03:00
赵丽颖回应“与儿子手拉手过马路”话题上热搜:以孩子母亲的身份恳请,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赵丽颖回应“与儿子手拉手过马路”话题上热搜:以孩子母亲的身份恳请,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鲁中晨报
2025-09-19 17:57:25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前证代公开指控,公司暂未回应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前证代公开指控,公司暂未回应

深蓝财经
2025-09-19 19:27:31
一周超过10次!50岁女子确诊胰腺癌,家人崩溃:劝了多次都不听

一周超过10次!50岁女子确诊胰腺癌,家人崩溃:劝了多次都不听

诗意世界
2025-09-19 16:11:03
新剧上映仅9天,全智贤辱华言辞被全网抵制!网友:滚出中国市场

新剧上映仅9天,全智贤辱华言辞被全网抵制!网友:滚出中国市场

白面书誏
2025-09-19 19:09:16
有钱人的消费有多任性?网友:去哪旅游玩好了,就在哪买一套房子

有钱人的消费有多任性?网友:去哪旅游玩好了,就在哪买一套房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8 00:10:09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中吴网
2025-09-16 22:31:40
华为突然官宣:9月18日,全面降价!

华为突然官宣:9月18日,全面降价!

科技堡垒
2025-09-18 12:20:20
小米手机太像iPhone?前苹果首席设计师:这是剽窃与懒惰

小米手机太像iPhone?前苹果首席设计师:这是剽窃与懒惰

热点科技
2025-09-18 16:03:45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

时分秒说
2025-09-17 11:13:13
韩媒:国际足联允许韩国队在下个月友谊赛球衣印韩文名字

韩媒:国际足联允许韩国队在下个月友谊赛球衣印韩文名字

直播吧
2025-09-19 15:06:02
2025-09-19 21:15:00
绿色和平Greenpeace incentive-icons
绿色和平Greenpeace
国际环保组织,用行动带来改变
962文章数 17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亲子
旅游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IGN《仁王3》制作组访谈:通关流派任君挑选!

亲子要闻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巨野:全国爱牙日 义诊送健康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