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越来越像娱乐圈了,各家粉丝抱团互掐的戏码天天上演。
尤其小米汽车和鸿蒙智行的拥趸,简直把“对家”二字刻在脑门上——你骂我“组装厂”,我喷你“贴牌货”,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抢限量球鞋。
![]()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些“车圈键盘侠”互撕,我都想递瓶水让他们消消火。小米和鸿蒙智行的车,压根不在一条赛道上啊!
SU7定位是“豪华运动纯电轿车”,走的是轿跑路线,买这车的人图的是操控感和回头率。鸿蒙智行那边呢?智界S7主打智能驾驶,享界S9、尊界S900直接冲高端行政市场,用户画像压根不重叠。就像篮球迷和足球迷吵架,球类运动都不是一个项目,吵个什么劲?
![]()
再说刚发布的小米YU7,定位是“运动豪华纯电SUV”,强调驾驶乐趣和个性化设计。鸿蒙智行那边SUV阵容倒是庞大,M5、M7、M8、M9、R7排排坐,但仔细瞅瞅:M5/M7是增程式奶爸车,M8/M9直接冲四五十万价位,R7虽然同属纯电SUV,但主攻家庭市场。这就好比健身房里,练瑜伽的和举铁的突然吵起来,肌肉群都不在一个维度。
![]()
更魔幻的是销量数据。去年中国汽车市场卖了3000多万辆车,小米加鸿蒙智行全年销量加起来,撑死占1%-2%。这就好比两家小吃摊在美食街吵架,结果整条街98%的顾客都在吃火锅烧烤了,摊主不急,粉丝倒先打起来了。要我说,就算再冒出10个“小米”和10个“鸿蒙”,中国市场照样吃得下,毕竟3000万辆的盘子足够大。
其实车企巴不得看到粉丝互掐——免费热度不要白不要。但粉丝们可能没想明白,自己骂得越凶,越像给厂商打工的“精神股东”。真正该操心的是产品能不能按时交付、售后有没有坑、三电系统稳不稳定,而不是在评论区跟陌生人较劲。
![]()
说到底,车圈饭圈化折射出新能源市场的焦虑。当技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品牌只能靠“信仰”留住用户。但饭圈那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逻辑,在汽车这种大宗消费上根本不适用。毕竟没几个人会因为粉丝吵架,就放弃试驾其他品牌的机会。
所以下次再看到车圈“对家”互撕,建议各位吃瓜群众备好瓜子饮料。至于粉丝们,省省力气吧——与其在网上当键盘车神,不如多去4S店试驾几款车,用钱包投票比什么都实在。毕竟车企老板们正数着钱看热闹呢,咱就别跟着凑这个“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笑话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