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报曾经是许多年来人们对于本时代的时尚追求,社会对于理想人物期待的正面表达。如果人物以一种负面形象出现在图像中,是否能反过来看到,对于不符合社会期待的人物受到怎样的贬抑?
清末新闻画报《点石斋画报》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无名形象,负面形象也前所未有地涌现。在展示其犯罪的图像中,她们如何被示众、被观看,并且通过图像传播对她们示众进行了双重曝光犯罪的空间如何表现?犯罪的身体又如何塑造?
期待和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一起观看百余年前人们在图像上所展现的决绝姿态。
活动主题
看图说话:近现代中国视觉文化中的“见”与“不见”
主讲人
黄琼瑶
《“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作者
活动时间
7月4日(周五) 19:00
活动地点
赋格FUGUE (北京中关村店)
“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作者:黄琼瑶
出版时间:2025年5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民说
作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文艺批评、中国近现代美学。已发表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若干,译有《德里克·贾曼》。
内容简介:
看客的目光跨越百年交汇于纸面,视觉研究手持隐秘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座晚清民初的图像宝库:上海开埠庆典图像里的民族主义和政治博弈;女性形象在近代大众文化中的首次突围;民国画师平衡新与旧的美丽;报刊编辑开启对新娱乐的追求……
本书考察近代视觉文化中的具体问题,分析晚清民初文化交融背景下,大众文化中视觉符号的形成与变动。从《点石斋画报》到《时报·余兴》,从美女月份牌到时装仕女图,作者关注画报、广告、印刷、电影等媒介,回应视觉文化研究中谁在看、怎么看、看什么、什么东西可看等核心问题,期待与读者一起睁开眼睛,看见近代视觉文化中被“视而不见”的新变,思考过去与当下。
- End -
成为更好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