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嗨”翻天倒计时开始啦!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要警惕毒品以“零食”“饮料”等伪装悄然靠近。近年来,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它们披着“无害”的外衣,实则危害巨大。以下是一些常见伪装毒品的识别与防范指南,请务必牢记!
一、伪装毒品大揭秘:这些“零食”可能是毒品!
“跳跳糖”伪装形态:与普通跳跳糖外观相似,遇水即溶,可混入饮品中,口味、香味几乎无差别。
成分与危害:含芬太尼类强效麻醉剂或裸盖菇(赛洛西宾)等成分,后劲极强,一次服用可致大脑亢奋两天,长期滥用会导致精神错乱、幻觉、偏执,甚至诱发暴力行为。
“奶茶粉”伪装形态:白色粉末状,用奶茶袋包装,外观粗糙,无成分说明,但有甜味。
成分与危害:含冰毒、氯胺酮等,遇水即溶,服用后使人极度亢奋、产生幻觉,长期滥用会导致心理障碍(如抑郁、失眠、妄想症),甚至损害心脏、大脑和肾脏,危及生命。
“邮票”(LSD致幻剂)伪装形态:极薄贴纸,印有卡通图案,含在口中即可吸收。
成分与危害:主要成分为麦角酸二乙酰胺(LSD),微量即可致幻,引发严重精神障碍,甚至诱发自杀或暴力行为。
“可乐”伪装形态:与普通可乐瓶相似,但包装简陋,无生产信息。
成分与危害: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混合而成,微量即可致幻、高热、发狂,长期使用会导致器官衰竭。
“咔哇潮饮”伪装形态:瓶装饮料,外观色彩鲜艳,无成分说明。
成分与危害:含γ-羟基丁酸(GHB),饮用后会导致意识丧失、呼吸抑制,甚至昏迷、死亡,常被用于迷奸等犯罪。
二、防毒指南
1、拒绝 “未知” 的诱惑: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饮料,不购买包装模糊、来源不明的 “网红产品”。
2、警惕 “毒友” 的圈套:远离教唆你尝试新奇物品的人,真正的朋友不会用 “吸毒” 来考验友谊,发现可疑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求助。
3、远离治安复杂的场所:尽量避免出入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如酒吧、夜店等,娱乐要节制,切勿因一时兴起而追悔莫及。
4、主动学习禁毒知识: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和危害,别让 “无知” 成为被毒品侵害的理由!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绿色无毒、平安幸福的美好假期!
资料来源:广东禁毒,中山禁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