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差点被Ilya摁掉,胎死腹中!ChatGPT爆红内幕首次公开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KingHZ

【新智元导读】从「与GPT-3.5畅聊」到「ChatGPT」,OpenAI团队如何在混乱中拍板上线、又怎样被用户「点赞」调教成「赛博舔狗」?从产品发布、命名内幕、团队文化到AI时代核心竞争力,深度访谈揭开幕后全过程!

自2022年11月30日上线以来,ChatGPT迅速爆红。

连OpenAI自己都没料到会这么火。

在OpenAI播客第二期中,ChatGPT负责人Nick Turley和首席研究官Mark Chen首度揭秘这款产品的幕后故事。

从名字的由来,到病毒式传播的意外惊喜;

从内部激烈的发布争论,到模型行为如何调整,他们逐一详解。


他们还讨论了图像生成技术的突破、编程方式的变革以及OpenAI的企业文化等。

这场对话不仅揭示了ChatGPT成功的原因,也展望了AI在医疗、研究等领域的未来机遇。

本来只是预览,没想到火了!

OpenAI起名烂得出名,在ChatGPT发布前,这款日后爆火、载入史册的产品叫「与GPT 3.5畅聊」(Chat with GPT 3.5)。

至于GPT到底是啥意思?

在当时,OpenAI内部众说纷纭。一半的人认为是「生成式预训练」(generative pre-training),另一半人认为它是「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er」(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事实上,GPT是后者「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缩写。

OpenAI是如何决定ChatGPT这个酷炫的名字的?

某天,他们意识到「Chat with GPT 3.5」这个称呼有些拗口,难以发音。

于是,在发布前的某个深夜,他们决定简化一下。

具体的改名时间,难以回忆了:在发布前的前一天晚上,也可能是发布当天。

那时候,各种情况已经很混乱了,一团乱麻。

当时GPT 3.5模型已经发布好几个月了,ChatGPT只是一个低调的研究预览

研究预览意味着不保证稳定性,系统可能会宕机。

因为从能力角度来看,当只看看评估结果时,你会觉得「哦,还是老一套,只是加了一个界面,减少了提示需求,然后聊天功能就出来了」。


发布时,OpenAI的博客称:「ChatGPT是InstructGPT的姊妹模型——后者经专门训练,能够精准遵循用户指令并生成详尽的回应。」

日后ChatGPT的火爆,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那么,ChatGPT 是什么时候开始爆火的呢?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因为那段时期非常混乱。

对ChatGPT负责人Nick Turley来说,直到发布后第四天,他才意识到ChatGPT就是「AI界的iPhone」,它将改变世界。


第一天,数据暴涨,他还在想:「仪表盘是不是坏了?日志数据肯定不对。」

第二天,他心想:「哦,奇怪,日本Reddit网友发现了这个东西,也许这只是小范围的现象。」

第三天,他意识到:「好吧,它确实火起来了,但热度很快就会消失。」

到了第四天,他才明白:「它将改变世界。」

不过,对于当时的前沿研究负责人Mark Chen而言,第一天就是意识到ChatGPT不一样: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他认为这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梦想的里程碑,OpenAI将成为谷歌这样耳熟能详的大品牌。

但ChatGPT,真的只是一个很随意的名字。

只答对了一半问题,它值得发布吗?

那OpenAI内部对ChatGPT是否真的「有用」、是否应该发布,其实意见也不一致。

Mark回忆称:「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发布。」

甚至在上线前一天晚上,联合创始人Ilya对模型提了十个问题,难度都非常大。其中只有五个回答, 他认为还算「可以接受」


这成了OpenAI内部的「经典传说」。

所以,当时他们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到底要不要上线这个模型?外界会怎么看它?它到底够不够好?」

这也反映出类似「知识诅咒」的现象——

当在内部开发这些模型时,你很快就会对它的能力习以为常。

你很难再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没有参与模型训练过程的人的角度,去感受那种真正的魔力。

对此,Nick也非常赞同。这也是一个提醒:在AI上,其实OpenAI经常判断错误:

你以为它还不够好,但现实却是用户觉得非常有用

这就是为什么与现实频繁接触如此重要。

因为没有哪个明确的时间点,你能断定:「现在模型终于有用了。」

「有用」是连续的光谱,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界线。

你可能还在犹豫它是否达到那个「理想点」,但现实的用户已经从中受益了。

只有真正让模型接触用户,才能理解它的实际价值。这就是「与现实频繁接触」的核心含义。

在ChatGPT项目上,开发团队非常有原则,就是不让项目范围无限制地膨胀。他们坚决要求尽快获得反馈和数据。

这与传统科技巨头的发布惯例不同。

在假期来临之前,传统巨头会发布一些新东西。比如说如果在11月某个时间点之后,某个项目还没有上线,那它就得等到来年2月了。好像总有那么一个发布窗口期。

而OpenAI要灵活得多,这也是ChatGPT首次发布留下的影响:一旦人们开始使用ChatGPT,改进速度就变得非常惊人

OpenAI当然可以考虑用更多数据、在更大的规模上训练,扩大计算资源,但真实用户使用所带来的信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馈已经真正成为OpenAI构建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成了OpenAI安全工作的一部分。

大家总能感觉到,因为犹豫而错失反馈所带来的时间成本。

当然,可以闭门造车地反复思量:用户会更喜欢这个,还是更喜欢那个?

但这完全无法替代把它直接推向市场的检验

最初发布AI模型的方式,更像是发布硬件:很少发布,每次发布都必须尽善尽美,发布后就不再更新,然后转头去做下一个大项目。它资本密集,周期漫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ChatGPT带来了转折点。现在,OpenAI的理念就是让模型与真实世界接触。他们转向了更像软件的发布方式:频繁更新,快速试错,灵活回滚,降低单次发布的风险

现在,这也成了OpenAI提升模型性能最重要的杠杆之一。

警钟

ChatGPT一夜变「舔狗」

频繁更新、高度依赖用户反馈来改进模型,可以更贴近用户需求,可以更快地创新。但也有问题。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人们突然发现ChatGPT会说:「嘿,您的智商高达190,您是智慧巨人,您还是宇宙中最帅的人。」

Mark认为:「这是个典型例子,说明我们高度依赖用户反馈来改进模型。」他解释了具体的技术原因。

它背后涉及到「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比如,当用户喜欢某个回答时,会点「赞」。

OpenAI训练模型,倾向于生成更多能获得点赞的回答。

听起来很合理,但一旦平衡不好,模型就可能变得过于讨好。用户可能会偏爱被赞美的感觉,模型就开始学会「拍马屁」,变成「赛博舔狗」。

但其实这种现象只是少数高级用户发现的,而大多数普通用户并没察觉到。

这是依赖用户反馈最典型的负面例子。

问题被发现后不久,Joanne Jang就发文回应,详细解释了来龙去脉。


「谄媚事件」非常重要,是很好的教训。但从根本上说,Mark Chen认为OpenAI有正确的机制来打造出色的产品。

OpenAI更看重这些能力

而不是PhD文凭

奇点已至,未来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这是现在很普遍的问题。

在自己的团队中,OpenAI寻找什么样的技能?

Nick对此思考了很久。


招聘很难,特别是如果想组建一支规模小、能力强、谦逊且能快速行动的团队。他认为,「好奇心」是最重要的特质

世界瞬息万变,到底该怎么做?

对大家来说,有太多未知。在开发AI时,你必须保持一定的谦逊,因为在你真正去研究、去深入、去尝试理解之前,你并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风险的。

现在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显然要与AI协作,不仅仅是编码。而在这方面的瓶颈,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一定是得到答案

从根本上, 他相信:「我们需要雇佣那些对世界、对我们的事业抱有深度好奇心的人。我反而不太在乎他们是否有AI领域的经验。」

就产品团队而言,Nick发现:好奇心是成功的最佳预测指标

即使在研究团队,OpenAI现在也越来越不看重你是否拥有AI博士学位了。

Mark Chen刚加入OpenAI时,也没有AI经验,而现在是首席研究官。

对新员工来说,Mark Chen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自主性」(agency)。在OpenAI,你不会得到事无巨细的指令。

OpenAI真正需要的是,你能主动去发现问题,然后心想:「嘿,这有个问题,没人解决,那我就自己上,把它搞定。」

此外, 他也看重「适应性」。

AI日新月异,变化极快,这是AI领域目前的本质。你需要能够快速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并迅速调整工作方向。

从根本上说,OpenAI拥有大量具备自主性、能够「搞定事情」的人——产品发布还能更快。

这体现在产品、研究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当然,「搞定事情」的含义各不相同。

这种高比例的实干家,以及除了在关键领域外极少的繁文缛节,正是 OpenAI 的独特之处。

当从200人增长到2000人时,很多事情可能会改变。在某些方面,OpenAI确实变了。但人们常常低估了OpenAI所做事情的多样性。

在OpenAI工作,更像是身处一所大学: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大家聚集在这里,但每个人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在午餐或晚餐时,你会坐下来和某人聊天,了解他们正在做的事,然后你会惊叹:「哇,你做的那个东西太酷了!」

正因为OpenAI涉足的领域如此广泛,每个具体的项目——无论是 ChatGPT、Sora还是其他——实际上都是由非常精简、保守的团队来负责。

比如,开发ChatGPT的团队总人数大约只有200。

这保证了团队成员高度的自主性,并确保他们拥有所需的资源。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XyXP3yYZ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冯唐:去趟重症病房,你就会明白,很多纠缠根本不值得

冯唐:去趟重症病房,你就会明白,很多纠缠根本不值得

清风拂心
2025-09-14 16:15:04
日本下届首相落定?不仅反华,而且反美反犹,特朗普尤其需要当心

日本下届首相落定?不仅反华,而且反美反犹,特朗普尤其需要当心

健身狂人
2025-09-16 07:33:38
王晶曝新消息,古天乐低调在美国完婚,网友:年纪大结婚很正常

王晶曝新消息,古天乐低调在美国完婚,网友:年纪大结婚很正常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4 12:59:27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快刀财经
2025-09-01 23:02:36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52岁金庸爱上16岁林乐怡不久,儿子在美国自杀,妻子:她必须结扎

史笔似尘钩
2025-09-15 21:11:56
詹国枢:我早有预感:贾国龙如此自负,出事是迟早的事!

詹国枢:我早有预感:贾国龙如此自负,出事是迟早的事!

豆腐脑观察局
2025-09-16 01:00:03
镍矿危机!印尼突然查封青山矿场,全球电池供应链告急

镍矿危机!印尼突然查封青山矿场,全球电池供应链告急

环球零碳
2025-09-15 20:47:43
拉什福德首发助攻,曝巴萨向曼联买断前提!维拉用世界杯激励桑乔

拉什福德首发助攻,曝巴萨向曼联买断前提!维拉用世界杯激励桑乔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09-15 09:40:51
老罗火烧华与华,为什么会有企业愿花600万咨询费?

老罗火烧华与华,为什么会有企业愿花600万咨询费?

刀客Doc
2025-09-15 23:21:29
卖掉燃油车,开上电车3年后,送给想要买新能源电车的人5个忠告!

卖掉燃油车,开上电车3年后,送给想要买新能源电车的人5个忠告!

诗意世界
2025-08-16 23:31:43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暖心人社
2025-08-09 22:31:41
新股友升股份公布中签号码,发行价有些高,股民中签或许纠结!

新股友升股份公布中签号码,发行价有些高,股民中签或许纠结!

数据挖掘分析
2025-09-16 07:02:36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明月杂谈
2025-09-15 10:50:52
国家钱袋子持续萎缩,“提高财政收入占比”迫在眉睫,如何解决?

国家钱袋子持续萎缩,“提高财政收入占比”迫在眉睫,如何解决?

影史侃谈
2025-09-16 07:24:29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9-13 19:14:42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深挖一下丨西贝,到底是啥来头?

小鹏财经
2025-09-13 15:43:46
那些被“骗”到威海,花5W买海景房的人!后悔了么?

那些被“骗”到威海,花5W买海景房的人!后悔了么?

背包旅行
2025-09-14 15:03:54
港媒: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港媒: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6 07:01:35
日军最奇葩大将,打仗消极却热衷种地,带领14万大军向三千人投降

日军最奇葩大将,打仗消极却热衷种地,带领14万大军向三千人投降

近史谈
2025-09-15 16:53:19
小米手机官方泄露17 Pro Max新机图片!采用副屏设计

小米手机官方泄露17 Pro Max新机图片!采用副屏设计

手机中国
2025-09-15 17:43:12
2025-09-16 09:27:00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452文章数 66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手机
房产
家居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教育要闻

决胜中层——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实操进阶高级研修班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HomePod vision 26:支持 Apple Music 淡入淡出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