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头晕乏力?便便颜色不对劲?揪出肠道里那个“神出鬼没”的出血点

0
分享至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是感觉身体被掏空,疲惫不堪,脸色也一天比一天苍白?或者,上完厕所后,偶尔会瞥见那令人心惊的黑色或红色?你去医院做了胃镜、肠镜,一番折腾下来,医生却告诉你:“你的胃和结肠(大肠)看起来都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

这时候,你可能会长舒一口气,但内心深处的疑云却更重了:既然上下都查了没问题,那我的贫血是哪来的?那偶尔出现的“异常颜色”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的身体在撒谎?

别急,你的感觉没有骗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许多人和医生都头疼的“悬案”——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GIB)。

一个“老病号”的困惑:王叔的漫漫求医路

66岁的王叔就是这个“悬案”的亲历者。近一两年来,王叔总感觉浑身没劲,上下楼都喘得厉害。邻居们都说他脸色差,嘴唇没什么血色。起初,他以为是年纪大了,身体虚,没太在意。可后来单位体检,报告单上一个鲜红的“↓”箭头让他心里咯噔一下——血红蛋白只有8克多,属于中度贫血了(正常成年男性一般在12克以上)。

家人不放心,催着他去了医院。消化科医生听完病情,立刻安排了胃镜和肠镜检查。王叔心想,这下总能找到问题了吧?可结果出来,胃镜显示他只有一点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胃炎,肠镜也只是发现了几颗无关痛痒的小息肉。医生说,这些都不足以解释他这么严重的贫血。

这下王叔彻底懵了。血是实实在在少了,可出血点到底藏在哪儿呢?难道是传说中的“鬼吹灯”?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王叔的贫血时好时坏,偶尔还会解一点黑便,这让他和家人都忧心忡忡。这种看得见症状(比如黑便、便血)的不明原因出血,在医学上被称为“显性OGIB”;而像王叔最初那样,只是持续贫血、大便检查才发现有血的情况,则被称为“隐性OGIB” 。

王叔的经历并非个例。数据显示,在所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大约有5%属于这种“疑案”。而这些神秘出血的源头,据估计,有高达75%都潜藏在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小肠。

“法外之地”?为什么小肠是藏匿出血点的“完美现场”?

我们的消化道就像一条长长的管道,从口腔开始,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然后进入蜿蜒曲折的小肠,最后是结肠和直肠。胃镜能看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头部分;肠镜则能从“末端”进入,检查整个结肠和一小段小肠的尾部。

那么中间那段呢?

中间那段就是小肠。它像一条盘起来的长绳,成年人的小肠足足有4-6米长,而且它在腹腔里是“自由漂浮”的,不像胃和结肠那样有较多的固定结构 。这种解剖特点,使得传统内镜很难对它进行全面检查。它就像是消化道里的一个广阔的“无人区”,很多病变就悄悄地藏匿在这里,成为了检查的“漏网之鱼”。

正因为检查困难,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在过去一直是个巨大的挑战 。患者往往像王叔一样,反复奔波于医院,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检查,却始终找不到病因,身心俱疲。

神探登场!“胶囊”和“气球”如何联手破案?

幸运的是,医学技术总是在进步。为了探查小肠这个“秘境”,科学家们发明了两大“神器”:

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CE)*和*球囊辅助内镜(Balloon-Assisted Endoscopy, BAE)。

1. “肠道漫游者”——胶囊内镜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装备了高清摄像头的微型“太空舱” 。检查时,患者只需像吞服普通药丸一样,用水将它吞下 。之后,这个小胶囊就会随着胃肠的自然蠕动,开启一段长达8小时左右的“奇幻漂流”。在这段旅程中,它会以每秒数张的速度不停拍照,并将图像实时无线传输到你腰间佩戴的一个记录仪上。

医生们会仔细回看这数万张照片,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哪里有糜烂、哪里有溃疡、哪里有异常的血管或者肿瘤,都可能被它清晰地捕捉到 。

2. “深海潜水艇”——球囊辅助内镜

如果说胶囊内镜是“侦察兵”,那球囊辅助内镜就是“特种兵”。它是一种特制的、更长的内镜,前端带有一或两个气球。检查时,医生可以通过反复给气球充气、放气,像“尺蠖”一样,让内镜在长长的小肠里一点点地“爬行”前进 。

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仅能“看”,还能“做”。一旦发现了病灶,医生就可以通过内镜的工作通道伸入各种微型器械,进行活检(取一小块组织化验)、止血(比如用小夹子夹住出血的血管)、甚至切除小肿瘤等治疗操作。

正是这两大神器的出现,才让探查小肠的“不可能任务”变成了可能,彻底改变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格局 。

一场大规模“追凶”:日本学者的重要研究

有了先进的武器,我们对这个“神秘杀手”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最近,日本岐阜大学医院的医学专家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试图回答两个关键问题:

在找到并处理了小肠的出血点后,病人将来再次出血的风险有多高?

哪些人更容易再次出血?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风险因素?

他们分析了从2008年到2022年,长达15年间在该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417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详细资料。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5.2岁,和王叔的年纪相仿,其中男性稍多一些 。

研究发现了什么?

“破案率”相当可观:

在417名患者中,通过胶囊内镜检查,有272人(约65.2%)找到了可疑的出血原因 。这说明,这个“侦察兵”的工作效率还是非常高的。最常见的问题是黏膜的破损(比如糜烂和溃疡)、血管病变(比如一些畸形、脆弱的血管团),以及肿瘤等 。

找到问题后,很多人得到了有效治疗:

在发现病灶后,一部分患者接受了进一步的治疗,包括使用球囊辅助内镜进行止血、外科手术切除病变,或是调整药物等。最终,在所有患者中,治疗的总体成功率(定义为没有再出血或贫血没有加重)达到了88.2% 。

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结果。王叔后来也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胶囊内镜,果然在小肠里发现了一处血管畸形,这正是导致他长期贫血的“真凶”。随后,医生为他安排了球囊辅助内镜治疗,用特制的金属夹成功夹闭了那根异常的血管。术后,王叔的贫血很快就改善了,精神头也一天比一天好。

警钟再次敲响:问题解决了,就一劳永逸了吗?

王叔出院时,医生特意叮嘱他:“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定期回来复查。”

这绝非危言耸听。这项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追踪这些患者在治疗后的长期情况。结果发现,复发,是真实存在的风险。

数据显示,在平均数年的随访中,有35名患者(占总数的8.4%)经历了再次出血或贫血加重的情况 。研究人员利用统计学方法绘制了一条“复发风险曲线”,结果更加直观:

1年后,累积复发率约为 4.3%。

2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 9.0%。

3年后,累积复发率达到了 13.9%,也就是说,大约每7个病人中就有1个可能复发 。

而且,从曲线的走势来看,复发的风险在术后48个月(4年)内都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平台期,之后才慢慢趋于平缓。这意味着,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来说,即便找到了病灶并进行了处理,也需要保持警惕,进行至少三到四年的密切随访 。

揪出“高危人群”:谁更容易再次陷入麻烦?

既然复发风险客观存在,那么有没有办法提前预测谁的风险更高呢?

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患者的各种临床特征,他们动用了强大的统计学工具——Cox比例风险模型,试图从年龄、性别、出血类型(显性还是隐性)、是否使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以及内镜下的发现等众多变量中,找出与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经过层层筛选和分析,一个因素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预测复发的最强“信号”——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其远期再出血的风险是其他患者的4.15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

为什么肝硬化会带来如此高的风险?

我们可以把肝脏想象成一个处理全身血液的“交通枢纽”。当肝脏因为各种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等)变硬、发生硬化后,血液流经这个“枢纽”的通路就会受阻,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这种堵塞会导致上游血管的压力急剧升高,医学上称为“门静脉高压” 。

这种高压会广泛影响到整个消化道,包括小肠。小肠的血管在长期的高压冲击下,会变得扩张、扭曲、管壁薄脆,形成“门脉高压性肠病”,极易破裂出血 。此外,肝功能受损还会影响身体凝血物质的合成,导致凝血能力下降 。一方面血管脆弱易破,另一方面血液难以凝固,两方面因素叠加,使得肝硬化患者一旦出血,往往难以控制,且非常容易反复发作。

这项研究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40位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有14位出现了复发,复发率远高于没有肝硬化的患者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一些研究中,血管病变、高龄、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等也被认为是可能的风险因素6。但在这项规模相对较大的研究中,经过严格的多元分析校正后,只有肝硬化这一个因素“屹立不倒”,显示出其作为独立预测因子的强大地位 。

写在最后:我们能从这项研究中学到什么?

这项来自日本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这个“老大难”问题的许多重要侧面。它就像一份详细的“破案报告”,告诉我们:

不要轻易放弃寻找病因。如果你或家人长期贫血,或有不明原因的黑便、便血,在常规胃肠镜检查无果后,千万不要以为是“怪病”而放弃。应该主动和医生沟通,探讨进行小肠检查的必要性 。

相信现代医学的“侦探工具”。胶囊内镜和球囊辅助内镜是发现和处理小肠病变的有力武器 。它们的应用,已经让绝大多数“悬案”有了水落石出的可能。

治疗成功不等于高枕无忧。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治疗后的前三到四年。定期的复查和随访,是防止“旧案重演”的关键。

高度警惕“高危信号”。如果患者本身就合并有肝硬化,那么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家属,都必须绷紧一根弦 。需要更密切地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任何贫血加重或出血的苗头,就要立即干预。对于这类高风险人群,细致的随访和积极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

医学的进步永无止境。尽管诊断和治疗OGIB依然充满挑战 ,但类似这样严谨的研究,正一步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提醒我们,面对疾病,既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也要有长期管理、防患于未然的智慧。

希望王叔的故事和这份研究的启示,能帮助到每一个正在被类似问题困扰的人。请记住,你的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地发出警报,而现代医学,有越来越多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听懂并解除这些警报。

参考资料:Onishi S, Iwashita T, Tezuka Y, Kojima K, Takada J, Kubota M, Ibuka T, Shimizu M. Recurrence rates and risk factors in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EN Open. 2024 Sep 9;5(1):e70011. doi: 10.1002/deo2.70011. PMID: 39253626; PMCID: PMC1138253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必须警惕西方将地方性价值冒充为普世价值”

“必须警惕西方将地方性价值冒充为普世价值”

观察者网
2025-09-18 08:41:19
刘一菲承认蹭刘亦菲流量,直言“名字就是蹭她”,网友夸其真诚

刘一菲承认蹭刘亦菲流量,直言“名字就是蹭她”,网友夸其真诚

文娱没有圈
2025-09-19 12:21:08
荒诞!马克龙自证“老婆是女的”,将提交科学证据,为尊严而战!

荒诞!马克龙自证“老婆是女的”,将提交科学证据,为尊严而战!

林子说事
2025-09-19 12:03:45
被国际社会孤立后,以色列财长提出与美国瓜分加沙

被国际社会孤立后,以色列财长提出与美国瓜分加沙

界面新闻
2025-09-18 09:43:07
四野老兵口述实录:3个师编入朝鲜人民军,打完仗只剩12000人

四野老兵口述实录:3个师编入朝鲜人民军,打完仗只剩12000人

公子无用
2025-09-18 09:26:23
于朦胧坠楼风波再升级!北京文旅评论区沦陷,大量网友为他讨公道

于朦胧坠楼风波再升级!北京文旅评论区沦陷,大量网友为他讨公道

小徐讲八卦
2025-09-19 09:29:23
所有退休人员都将面临什么?全国现状揭开残酷真相

所有退休人员都将面临什么?全国现状揭开残酷真相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8 06:06:28
被卷入于朦胧风波后首现身!高泰宇和甘薇小区遛狗,坐实恋情传闻

被卷入于朦胧风波后首现身!高泰宇和甘薇小区遛狗,坐实恋情传闻

小海娱计
2025-09-17 18:51:36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金发碧眼:中国小学迎来大批俄罗斯学生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6 12:27:20
方媛怀三胎真幸福,穿真丝睡衣、住半山豪宅,家里音响能抵一套房

方媛怀三胎真幸福,穿真丝睡衣、住半山豪宅,家里音响能抵一套房

疯说时尚
2025-09-19 09:19:06
葵司15年传奇潇洒离场,谁还记得那个清纯御姐时代?

葵司15年传奇潇洒离场,谁还记得那个清纯御姐时代?

孤独的独角兽影视
2025-09-19 09:15:07
给团长当8年警卫,退伍时团长却避而不见,临走行李里发现绝密档案

给团长当8年警卫,退伍时团长却避而不见,临走行李里发现绝密档案

萧竹轻语
2025-09-09 19:21:59
有断腿风险也要坚持出战!再次披上哥哥的球衣,是他的承诺

有断腿风险也要坚持出战!再次披上哥哥的球衣,是他的承诺

德译洋洋
2025-09-19 12:29:37
李小萌晒40岁生日照好漂亮!王雷为老婆煮长寿面,俩胖儿子真喜人

李小萌晒40岁生日照好漂亮!王雷为老婆煮长寿面,俩胖儿子真喜人

小洋家的大狼狗们
2025-09-19 11:38:33
卡塔尔发逮捕令:内塔尼亚胡若进全球57个穆斯林国家,他将被逮捕

卡塔尔发逮捕令:内塔尼亚胡若进全球57个穆斯林国家,他将被逮捕

阿龙聊军事
2025-09-18 05:00:50
警卫员守护司令十五年,退伍时司令 :辛苦了,司机递来机密档案

警卫员守护司令十五年,退伍时司令 :辛苦了,司机递来机密档案

红豆讲堂
2025-09-08 11:25:05
纯电续航达到300公里以上,增程和插混开始“反杀”了?

纯电续航达到300公里以上,增程和插混开始“反杀”了?

汽车点评AC
2025-09-17 15:44:10
上海迪士尼为什么干不过东京迪士尼?

上海迪士尼为什么干不过东京迪士尼?

知酷文旅
2025-09-18 13:03:58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贵圈真乱
2025-09-08 10:32:06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创意社V
2025-09-04 10:46:45
2025-09-19 13:47:00
悬壶陀螺 incentive-icons
悬壶陀螺
内科主治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
749文章数 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鸣潮》官方整活 新角色尤诺曾在2.6版本前消失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数码要闻

AMD低调推出RDNA3新卡RX 7700:16GB显存定位2K游戏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