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政府大肆渲染朝鲜可能要派兵支援俄罗斯的消息时,朝鲜官方电视台播出了一段非常少见的画面。
![]()
据朝鲜媒体报道,上个周末,平壤举行了一场朝俄联合的文艺演出。在活动过程中,舞台背景大屏幕上播放了一组照片,画面里有六口棺材整齐地摆在一起,金正恩跪在其中一口棺材前,亲自为它盖上国旗,场景像是在为在援助俄罗斯战斗中阵亡的士兵举行告别仪式。
这一幕被朝鲜国营电视台毫无保留地播出,然而就在外界普遍认为朝鲜可能会就此收手时,金正恩的回应却是再派5000人。
![]()
据韩国情报部门披露,自2023年下半年起,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派出了约1.2万到1.5万名军人,先后分两批进入俄乌战区。
尽管朝方始终未公开伤亡数字,但多方交叉验证显示,已有至少4700人死伤,其中阵亡人数接近600。
![]()
更令人震惊的是新一轮的派兵计划并未因这些伤亡而按下暂停键,反而进一步升级。朝方确认将在7月或8月再次增援俄罗斯,这次规模为6000人,包括1000名工兵用于清除地雷,另有5000名军事建设人员,主要支援库尔斯克战后重建。
俄方表示,这些工人将承担"非战斗性任务",但专家指出,排雷本身就是战场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所谓“非战斗”,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冒险。
![]()
朝鲜此次公开的资料中,除了哀悼士兵的画面,还有一个关键细节被外界关注:金正恩亲自签署的三道出兵命令,分别落款于2024年10月22日、12月12日与12月22日。
这三个时间点恰好与乌克兰东北战线的变化密切吻合。10月时韩方曾首次警告朝军可能已实质进入俄境作战;12月乌方前线传出大量朝语俘虏对话,佐证其参与战事。而12月22日的命令,据信正是朝军直接加入库尔斯克争夺战的节点。
![]()
朝鲜士兵的实战经验本就有限,加上对现代化战争节奏与俄制装备操作的陌生,让他们在初期吃尽了苦头。
社交平台不断流出“朝军使用纸质地图”、“通讯靠喊话”等画面。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完成了任务,甚至获得了俄军指挥部的褒奖。
![]()
这支即将出发的5000人部队,名义上被称为“工人师”,官方说法是重建库尔斯克地区。然而有消息指出这些士兵可能不光是去搬砖和铺路,更可能肩负着排雷与战地施工的双重任务。
库尔斯克在战争中被严重破坏,乌克兰军队撤退时布下大量地雷,光是公开披露的雷区面积就超过数十平方公里。
![]()
而俄罗斯军队对这种高风险、高消耗、低收益的“清扫”任务一直兴趣不大。因此这些工兵,实质上是在帮俄军“啃硬骨头”。
来自韩国情报机构的信息显示,此次新增派的5000人中,约有1000人为专职排雷人员,其余4000人则具备一定军事技能,可在紧急情况下转化为支援兵。
![]()
事实上自去年10月金正恩首次签署出兵命令以来,朝鲜就不断以“隐性代价”换取俄方的高科技支持。
如今这种交易开始被明确化:俄罗斯将为朝鲜的宁边核设施升级提供液态金属冷却技术,同时转移一部分潜艇推进系统与防空装备。
![]()
朝鲜方面甚至承认,这种合作带来了“空前的经济收益”。据韩国国情院评估,仅通过这种出兵援助获得的“军事补贴”和外汇收入,就占据朝鲜年度GDP的3%左右。这在一个经济封锁几十年的国家里,简直是“天降甘霖”。
很多人低估了这场在平壤举行的文艺演出的政治意义。舞台上俄朝国旗并排升起、士兵合唱战歌、大屏幕播放战地、金正恩与女儿现场落泪,这是一次对内情绪的精准控制。
![]()
朝鲜内部长期封锁新闻,此前对于出兵俄乌的传言,民众只听其名不见其形。如今,通过“英雄回家”的叙事、通过鲜血换荣耀的视觉刺激,朝鲜试图重塑民众对国家牺牲的理解,激发团结与顺从。
韩国统一部分析指出,这是一次非常有技巧的国家叙事,既展示了损失,又强化了荣誉感,为下一阶段的兵力动员和对俄战略合作铺平了道路。
![]()
在西方媒体眼中,朝鲜军队是“装备落后、战术僵化”的代表。但近期库尔斯克战场的实际情况却出现一些反差。
多条社交媒体显示,朝军在协助俄军收复关键村镇时展现出极强的“肉搏能力”和“地形适应能力”,在对抗无人机、抵御突袭方面表现出了“让人意外的纪律性”。
![]()
乌军士兵在采访中坦言:“他们像旧时代的部队,但就是打不垮。”这种看法一方面令俄军对朝鲜军队刮目相看,也增加了俄方对朝支援的依赖性。
绍伊古近期访朝两次,就被认为是对这一军事合作体系“再度加码”。据知情人士透露,接下来朝鲜还可能派出部分精锐侦察兵协助俄军进行后方巡逻与情报搜集任务。
![]()
朝鲜士兵大规模进入俄乌冲突区,并非没有国际争议。按照《日内瓦公约》及多个战争条约,第三国武装力量不得以“协助重建”为名介入主权冲突。
但朝鲜与俄罗斯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却为这一行动“赋予合法性”。朝方明确表示,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是“俄罗斯领土”,因此进入这些区域属于“履行条约义务”。这无疑是一次对国际法体系的“巧妙规避”。
![]()
韩国、日本与美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已启动外交反制机制。近期,美韩联合军演增多,甚至模拟“封锁朝鲜运输线”,显示出西方国家对这一合作日益警惕。
除了军事收益,朝鲜还获得了生存物资,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在过去一年内,向朝鲜提供了超过50万吨粮食援助,并向其提供了超过200亿韩元的能源与化肥支持。
![]()
这对于因气候与制裁而陷入粮荒的朝鲜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更重要的是,这种援助是长期的、可预期的,比西方的“人道主义批发”来得更现实。
因此无论外界怎么看,这场援俄行动,对于朝鲜来说,是生存策略,而非意识形态表态。
![]()
多个情报源显示,朝鲜下一轮兵力调动已在规划中,预计将在7月末或8月初启程。这一次是工兵,还可能包含2000到3000名作战部队,重点投入顿巴斯地区或靠近苏梅、哈尔科夫的缓冲区。
普京此前明确表态,要“巩固东线,消除乌军远程打击威胁”。而朝鲜的加入,显然为这一目标提供了人力支撑。
![]()
但这条路也充满危险。朝鲜一旦战损继续扩大,国内情绪可能失控,尤其是当舆论管控无法掩盖伤亡消息时,国内凝聚力也将面临考验。
朝鲜对俄罗斯的援助,表面上看像是一种对盟友的支持,但其实质,远比这复杂得多。这是一个小国用命换技术、用血搏出路的现实版本。
![]()
它既是一场军事豪赌,也是一场地缘政治的“逆天改命”剧本。而金正恩那双含泪的眼睛,既是对士兵的哀悼,也是他对未来野心的注脚。
如果接下来朝鲜真向乌克兰前线派出战斗部队,那这场远在千里之外的代理战争,将因“朝鲜的加入”彻底变形。
![]()
在这场全球聚焦的地缘博弈中,朝鲜已不再是那个边缘化的“隐士王国”,而是逐渐走向前台的参与者。
只不过他付出的代价,是一个个战士冰冷的遗体,以及一整个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命运赌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