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近日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中企海康威视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在120天内停止在加业务并关闭公司。这一决定毫无事实依据,完全是政治操弄的产物。中国驻加使馆迅速回应,以“立即改弦更张”六字表明中方严正立场,要求加方撤销错误决定,停止打压中国企业。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加拿大在中美博弈中的投机心态,以及中加经贸关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6月27日,加拿大工业部长乔利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加政府已启动《加拿大投资法》,要求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120天内停止运营并关闭业务,同时禁止政府机构采购其产品,并审查现有设施。乔利声称这一决定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但并未提供任何具体证据,仅模糊表示“安全与情报机构进行了多步骤审查”。
加拿大(资料图)
这种毫无透明度的操作,与此前美国打压华为、中兴等中企的套路如出一辙。事实上,从华为5G到海康威视,加拿大政府打压的中企均在美国政府的制裁名单上,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加拿大为迎合美国而做出的政治决定。
中国驻加使馆28日迅速回应,以“立即改弦更张”六字表明中方态度,要求加方“停止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使馆发言人强调,加方行为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正当权益,干扰破坏中加正常经贸合作,并警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企权益。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发言人也明确反驳,称加方评估“不参考网络安全标准”,而是基于“海康威视来自中国”的偏见,这一指控直指加拿大政府的歧视性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此举发生在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贸易谈判的同一天。6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由于加拿大和欧洲“对抗美国”,他已下令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并直言“他们的做法很愚蠢,不会有好结果”。这一表态暴露了加拿大在中美博弈中的尴尬处境——既不敢得罪美国,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最终只能通过打压中企向美方表忠心。然而,这种投机策略不仅未能缓解加美贸易紧张,反而让加拿大陷入更深的孤立。
加拿大(资料图)
事实上,加拿大政府近年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一边跟随美国打压华为、中芯国际等科技企业,一边又试图维系对华经贸合作。今年2月,美国对加拿大征收25%关税后,加方迅速反击,对美国农产品、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并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然而,在海康威视事件上,加方却选择牺牲中企利益,向美方递上“投名状”。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损害了加拿大自身的国际信誉,也让中加经贸关系蒙上阴影。
更值得警惕的是,加拿大政府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此前,加拿大已要求TikTok关闭在加办事处,并限制中国企业在关键矿产和基建领域的投资。如果加方继续追随美国打压中企,中加经贸合作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中国商务部此前已明确警告,有关方不得以损害中方利益为代价换取美方关税减免,而加拿大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担忧。
加拿大(资料图)
从长远来看,加拿大政府的短视政策只会得不偿失。一方面,中国是加拿大重要的贸易伙伴,打压中企将直接影响双边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但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让加方付出代价。数据显示,加拿大央行已将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2%下调至0.7%,反映出市场对加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如果加方继续在涉华问题上追随美国,其经济困境恐将进一步加剧。
面对加拿大的无理打压,中方已明确表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从此前对加农产品加征关税的案例来看,中方的反制措施精准有力,直击加方软肋。如果加方执意推进针对海康威视的禁令,中方后续的反制或将更加严厉。
这场风波再次证明,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打压中国企业向美国表忠心,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加拿大政府若不能及时调整政策,其“最后通牒”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让中加关系陷入更深的危机。正如中国驻加使馆所言,中加经贸合作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而非政治操弄的工具。加拿大若继续执迷不悟,其行为必将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