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转发只为学习分享,侵权请通知必删。
![]()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绘画里的人物画,从古至今,男人、女人、小孩子,帝王、将相、知识分子,以及仕女的模样,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细笔点染,看一眼就觉可亲可爱,接受起来毫无难度。
顾恺之的洛神,周昉的后宫,唐寅的仕女,因要感慨女人的美丽,所以能把女人画得要多婀娜就多婀娜。
顾闳中的韩熙载,阎立本的唐太宗,周文矩的高士,因要显现将相、帝王与知识分子的品端貌正,所以把男人画得要多气宇轩昂就多气宇轩昂。
虔诚地赞美,纵情地讴歌,揭示出美的真谛,画出气度的极致,是历任画家们的重要责任,也是他们的心中向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术史,就是美的历史的意思。
![]()
“赏美”融入基因,化为血脉,一代一代传下来,养成了我们的读图习惯。有一天忽然看到有人居然把人物画得不那么美,甚至有些怪异,那惊讶的嘴巴,便要张得大大的了!
明末清初的大画家陈洪绶(1598-1652),就是中国“美”术史上偏偏不咏美的一个画家,他的人物画十分费人琢磨,女人不是亭亭玉立而是弯腰驼背的,脸庞也不秀气;小儿童往往头大如斗,浓眉鼓眼,面相也不甜美;男人么,耳长颌尖,鹰钩鼻子深眼窝,圆眼珠墨黑一点,不小心以为哪里的小鬼跑出来。
![]()
因为图式如此不同,气韵如此相异,刚开始赏读陈洪绶时,总忍不住在揣摩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陈洪绶本人是在绍兴诸暨出生,可他们家的远祖是世居河南的居民,因为北宋沦亡,朝代改变,全家才迁到浙江。陈洪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从曾祖父到父亲,都是官宦,不算是最显赫的官宦世家,但也是锦衣玉食的大好人家。陈洪绶的出世也有某种中国人最喜爱的传说,说是有一道人曾赐予其父一枚莲子,说他吃下便可生得一个如莲的小儿。后来果然得聪慧小儿陈洪绶,便取小名为莲子,所以史称的陈老莲即为陈洪绶,这两个名字,他是用得最多的。
出生够好,天赋极佳,还有一颗谦虚的心,所以陈洪绶自小的家学底子十分厚实,四岁能画大幅神像,十岁笔墨如得天授,十四岁时,凭手中之画,已可换回不少银两。
![]()
但他家庭的命运却一直在走下坡路。陈洪绶的父亲死得很年轻,三十五岁即告别世界,此时陈洪绶不过才九岁。十八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剩得一个哥哥,却没把他当至亲的亲人抱在怀里一起取暖,只唯恐他分走了家产,竟至对弟弟加以逼害。
陈洪绶心知肚明是财产惹了祸,不想手足相残也不愿作一分计较,留下财产给哥哥,念一份虚空的爱,永远离开了家,自谋生路去了。陈洪绶有如此气度的处世态度,固然在其天性纯良,不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到二十岁时已很了解自我的才能,相信不用争家产也可以活得够好。
![]()
确实,他的人生苦恼,从来不在钱上。
陈洪绶在家时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师蓝瑛教其绘画,此位人物是明代浙派的著名画家,他识得陈洪绶时,自己二十三,陈洪绶十岁。年岁隔得不太遥远,又惊异这个十岁孩子的天赋才能,从此作了他的师,亦作了他的友,很长时间内,二人总在一起切磋画艺。
由此可知,陈洪绶绘画的起点,与他的开智,是如何的高,有多么的早。
![]()
待陈洪绶离家而至绍兴独立生活时,他又拜了当时的思想名家刘宗周为师。这位明末的重要思想家是浙东学派的创始人,十分强调人要有独立的人格与行动力,他在思想上对陈洪绶的影响,可说是终身的。
落实到绘画上,要说陈洪绶的独树一帜,那种特殊的强烈的表现形式,旁人是从未想到过的,既难以模仿,又难以突破。
![]()
![]()
![]()
![]()
![]()
![]()
![]()
![]()
![]()
![]()
▼点击图片学国画▼
人物知识 山水知识 花鸟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