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索 |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视频天象
编译:李远哲
校对:牧夫天文校对组
后期:王启儒
责任编辑:王启儒
时间推至2029年,届时小行星阿波菲斯(又称毁神星)将接近地球,来自中国的立方星也将在此期间飞掠这块巨石。
时间拉回到现在,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在内的我国多所高校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团队,以充分利用小行星99942阿波菲斯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验证行星科学和行星防御。
嫦娥2号飞掠Toutatis时拍摄的图片。
“阿波菲斯侦察群(ARS)” 计划采用灵活的任务设计,由多颗立方星组成,这些卫星可一同发射,或作为其他任务的搭载载荷发射,以实现对阿波菲斯的多次飞掠。
该任务旨在测量这颗小行星的质量、表面形态、自转状态和内部结构。计划使用搭载相似或不同有效载荷的立方星,通过多光谱成像进行立体表面测绘并运用微波测距技术,对其引力场进行高精度测量。
根据该计划,一系列飞掠任务及后续数据将为阿波菲斯内部结构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并为行星防御策略提供依据。
我国正推进其首个行星防御任务,预计于 2027 年左右择机发射。今年 5 月下旬,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近地天体采样卫星 “天问二号”成功发射。而早在2012 年,“嫦娥二号” 轨道器就在拓展任务中就已经对小行星图塔蒂斯(Toutatis)进行了飞掠。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二号升空瞬间
Credit:解仁江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米歇尔(Patrick Michel)参加了 4 月在东京举办的 “阿波菲斯 T-4 年研讨会”,他对记者讲述“中国团队很乐意与国际合作伙伴讨论协调工作。”
在中国合肥举办的第二届深空科学国际会议(ICDSS 2025)期间,中方专门开设了关于阿波菲斯即将飞掠的专题会议。阿波菲斯侦察群计划是全球众多利用阿波菲斯近地机会的提议计划之一,这一任务将为研究新天体以及观测近地过程中的潮汐效应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
赫拉(Hera)航天器
欧洲航天局(ESA)正推进 “拉美西斯”(Ramses)任务 —— 该任务基于已发射的 “赫拉”(Hera)航天器,用于跟进美国宇航局(NASA)的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米歇尔担任该任务首席科学家,将对小行星的形状、表面、轨道、自转和朝向进行前后对比观测,以确定地球引力对阿波菲斯的影响。有关该任务的最终资金决策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一次部长级会议上做出。
NASA “OSIRIS-REx” 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的主航天器已更名为 “OSIRIS-APEX”,计划在阿波菲斯近地后不久与其会合,不过美国特朗普政府 5 月 30 日的预算提案将终止这一拓展任务。与此同时,“T-4 研讨会” 在建议中呼吁 NASA 将 “雅努斯”(Janus)双子小卫星重新部署,用于访问阿波菲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计划于 2028 年发射延迟的 “DESTINY+” 任务,目标天体为另一颗近地小行星 “法厄同”(Phaethon)。由于日程推迟,该航天器可在返回地球前对阿波菲斯再进行飞掠。
阿波菲斯直径约 340 米,属于 S 型小行星,可能由岩石和金属构成。它于 2004 年被发现,初步计算显示其在 2029 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 2.7%,引发过担忧。随后这一风险被修正为零,且至少 100 年内不构成威胁。
阿波菲斯(又称毁神星)
据计算,阿波菲斯将于 2029 年 4 月 13 日(周五)以近至 30600 公里的距离接近地球,轨道位于地球同步轨道内侧。欧洲、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肉眼观测者可看到这一飞掠景象。该小行星以埃及混沌与黑暗之神 “阿佩普”(Apep,希腊语称 Apophis)命名。
——The End——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摄于火星
谢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