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苹果芯片,完成颠覆?

0
分享至

  近日,英特尔计划关闭汽车业务并裁员的新闻引发关注,为其近年来的频频调整再添沉重一笔。这位曾引领行业的半导体巨头,正深陷转型的“至暗时刻”,步履维艰。

  与此同时,在科技界的另一端:苹果公司正值自研PC芯片问世五周年之际,宣布macOS 26 Tahoe将是最后一个支持英特尔芯片的macOS版本。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苹果桌面操作系统的主要新版本将只能在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 Mac上运行。

  不难判断,这不仅标志着苹果自研芯片的成功,更悄然加速了整个PC处理器行业的变革浪潮。

  苹果在PC芯片领域的深耕与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以x86架构为核心的PC处理器市场格局。 这股力量,也正在不可避免地撼动着英特尔赖以生存的x86 PC处理器业务的根基,为其严峻的挑战增添了新的强劲变量。

  x86 PC霸主的辉煌与困境

  回顾历史,在PC处理器芯片行业发展的漫长征途中,悄然上演了一场场跌宕起伏的技术竞赛。

  早在1971年,英特尔就推出首款微处理器4004,随后不断进化,到1978年发布了16位处理器8086。

  1981年,蓝色巨人IBM选择将8086衍生出的8088作为自身产品的处理器,这在后来被称为“英特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胜利”,这一决策让x86架构搭上了PC普及的高速列车。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崛起,x86架构以兼容Windows系统的“Wintel联盟”为利刃,横扫摩托罗拉68K、DEC Alpha、IBM PowerPC、Sun SPARC、MIPS等一众强敌,从奔腾系列的性能革命,到酷睿架构的多核时代,英特尔凭借“Tick-Tock”战略,不断将x86架构推向极致,几乎垄断全球PC市场份额,缔造了英特尔长达四十多年的PC芯片霸权。

  与此同时,在x86 阵营内部,AMD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搅局者”与“追赶者”的角色。1999年,AMD推出Athlon处理器,首次在性能上超越英特尔同级别产品;2003年,AMD发布全球首款64位桌面处理器Athlon 64,引领PC进入64位时代。

  2016年,AMD依靠推出的Zen架构大幅提升了芯片性能,加上台积电先进工艺的助力,AMD的PC处理器性能已迅速赶上英特尔,甚至实现了超越,推动AMD近几年来在PC处理器市场的份额不断高涨,隐隐透露出与英特尔并驾齐驱之势。

  能看到,从早期百花齐放到后来的寡头竞争,以Intel、AMD为代表的x86阵营凭借强大的性能、丰富的软件支持和极高的兼容性,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庞大生态的构建,最终在PC处理器市场残酷的竞争博弈中脱颖而出,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PC处理器x86时代。

  然而,历史的齿轮永远在转动。近年来,随着技术浪潮汹涌而至,曾经坚不可摧的x86处理器和英特尔帝国如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苹果自研ARM PC芯片:

  从试水到颠覆

  苹果的异军突起,让这个曾经牢不可破的“Wintel阵营”出现了裂缝。

  首先,“macOS+x86”的出现使得“Windows+x86”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而到了2020年,苹果M1芯片的发布更是掀起ARM架构的逆袭之战,苹果毅然宣布Mac系列产品将从英特尔芯片向自家基于ARM架构的芯片过渡,凭借统一内存架构与软硬协同优化,开启了打破x86在PC领域性能神话的故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彼时,不少人对苹果自研PC芯片的前景心存疑虑,然而仅仅五年过去,苹果凭借持续不断的创新与突破,不仅成功颠覆了PC处理器芯片市场的格局,还开启了Mac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时期之一。

  回溯苹果涉足芯片设计领域的过往,早在2008年收购P.A. Semiconductor,便已悄然埋下自研芯片的种子。

  此后,苹果在移动芯片领域一路开疆拓土,A系列芯片从初代A4问世,到后续A5带来双核架构升级、A7引入革命性64位架构、A9集成M9运动协处理器、A11 bionic芯片搭载神经网络引擎等,每一次迭代都实现性能与能效的飞跃,为苹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构筑起强大的竞争力。

  当在移动芯片领域积累了深厚技术底蕴后,苹果开始将目光投向PC市场。

  实际上,Mac最初搭载的是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该处理器不仅用于Mac,还用于各种电子游戏、部分雅达利电脑等。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公司对其芯片制造商缓慢的改进速度感到沮丧,并意识到其平台的命运取决于其他厂商的成败。

  当时,苹果公司计划自主研发芯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其劲敌IBM突然主动联系过来,商讨合作设计下一代芯片。在几乎被抛弃的摩托罗拉加入后,AIM联盟开始着手打造一套全新的芯片,也就是后来的PowerPC芯片。

  PowerPC作为当时的新一代芯片,其特性使其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英特尔处理器截然不同。首批搭载PowerPC芯片的Mac电脑(当然被称为Power Mac)于1994年3月问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苹果不仅需要将其软件移植到新的芯片设计上,还必须实现与旧Mac软件的兼容。

  然而,苹果在当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掌控自己的开发工具。Metrowerks,一家最终被摩托罗拉收购的软件公司,打造了权威的PowerPC开发环境CodeWarrior。苹果从中吸取了一个重要的教训,至今几乎其所有开发工作都掌握在苹果自己的Xcode中。

  时间来到2003年的夏天,PowerPC时代正在飞速发展。新款G5(第五代)处理器已经发布,史蒂夫·乔布斯承诺其最终将达到创纪录的3GHz速度。业界对Mac笔记本电脑也将拥有如此强劲的性能感到兴奋不已。

  但结果并非如苹果所愿。

  IBM始终未能为苹果提供3GHz芯片,G5芯片并不适合笔记本电脑。而在苹果内部,一个秘密项目正在确保全新的Mac OS X能够在英特尔处理器上运行。

  20年前,乔布斯在WWDC上宣布了这一转变:AIM计划终止,苹果将从PowerPC转向英特尔。

  彼时,英特尔处理器不断升级迭代。Mac的速度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突破。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段时期是Mac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年。

  iPod(以及后来的iPhone)的日益成功,让那些之前从未考虑过购买Mac的消费者也有机会拥有它。新一代Windows模拟器能够在英特尔硬件上全速运行,为那些可能需要运行少量Windows程序的PC用户提供了备用方案。Mac开始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英特尔技术创新的变缓,苹果再次因芯片开发速度以及对自身平台缺乏控制而感到沮丧。

  但这一次有一个关键的不同,正如本节开头提到的:在这十年来,苹果一直在为iPhone和iPad设计芯片,开发者们用Xcode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在苹果的处理器上编译和运行。多年的经验让苹果有信心将iPhone和iPad芯片的经验运用到打造强大的Mac芯片上。

  基于此,苹果再次决定翻开新的一页。

  2020年11月,苹果首款基于ARM架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M1芯片横空出世,一时成为了芯片产业尤其是PC CPU芯片产业关注的焦点。

  

  在各项评测中,新问世的M1芯片跑分比肩高端x86处理器,性能方面与11代酷睿i7接近,一举打破了ARM架构低功耗、低性能的桎梏,M系处理器在性能接近x86处理器的同时却依然保持了低功耗,功耗大约只有英特尔处理器的一半。由此,搭载M系处理器的Mac可以设计得更轻薄,续航力也更强,一经推出便大受市场欢迎,M1 Mac成为当时评价最高的Mac。

  这是ARM架构处理器首次在性能方面追近英特尔,代表了ARM低功耗、高性能授权模式的胜利。

  与此同时,M1芯片的腾空出世不仅意味着苹果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合作以“分手”告终,也让大家真正看到了ARM架构在PC端的巨大潜力,带动PC市场ARM渗透率提升。

  基于 M1 芯片的成功,苹果并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接下来几年,苹果M2、M3系列处理器相继推出,助力Mac系列全系升级。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不仅PC芯片前后受敌,制造霸权也在日渐崩塌:例如,台积电5nm制程工艺助苹果M2芯片性能大涨,而反观Intel 7nm工艺则足足延迟3年。工艺制程差距下,苹果M系列芯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实现快速提升。

  同时,凭借Chiplet小芯片设计趋于成熟及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推进顺利,苹果PC处理器效能持续突破,成为ARM架构处理器市场的霸主。

  在过去的五年里,许多果粉都认为Mac经历了一次复兴。

  由于苹果M系列芯片的优秀“带头作用”,致使整个消费电子行业对于ARM架构PC产品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

  自从M系列芯片诞生以来,苹果打破了用户对于ARM芯片性能的认知,甚至重构了业务线,以全力支持M系列芯片的上市。到目前为止,苹果的M系列芯片代表着民用级ARM架构PC方案的性能和生态“上限”。

  前不久,苹果宣布macOS 26 Tahoe将是最后一个支持英特尔芯片的Mac OS版本。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苹果桌面操作系统的主要新版本将只能在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即2020年M1型号及更新型号)上运行。

  有相关数据统计,在兼容ARM的M1 Mac开售之前,2020年第三季度ARM在PC芯片中的市场份额仅为2%。一年多后,根据Mercury Research的2022第一季度数据,对ARM PC客户端份额的估计为11.3%,几乎比一年前的5.9%翻了一番。

  可见,随着苹果Mac产品线全面投奔ARM架构芯片,曾经只占个人电脑芯片市场很小部分的ARM芯片市场份额迅速增长。

  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Q4,苹果在整个PC市场占有10.2%的市场份额,在支持AI的PC市场占有45%的市场份额,远超英特尔(不足10%)。尽管ARM架构PC整体市占率仅12%,但苹果的成功已动摇x86阵营根基

  随着macOS Tahoe将成为支持Intel Mac的最后一个Mac OS版本,苹果正准备结束Mac历史上的第三次芯片转型。

  一石激起千层浪,ARM阵营发力

  苹果M系处理器的成功,鼓舞了芯片市场的其它头部企业,特别是高通、英伟达、联发科等大厂,随之入局。

  实际上,在基于ARM架构的笔记本芯片领域,高通比苹果更有经验。高通早在2018和2020年就推出了一代和二代PC端骁龙8CX处理器,至今已经发展了3代。但遗憾的是,这些处理器在市场上都没有掀起太大水花。

  直到2023年,高通才彻底摘掉了PC芯片性能孱弱的帽子。其发布的骁龙X Elite PC处理器直接性能飞跃,Oryon CPU性能超过了当时英特尔、AMD以及苹果的同类产品,展示出高通PC芯片的领先地位。

  骁龙X系列基于ARM架构,成为高通开拓PC领域的主要抓手。

  

  在商业化进展方面,高通已与微软、联想、戴尔、惠普等全球领先OEM厂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AI PC。目前已有超过85款基于骁龙X系列的PC产品设计进入量产或开发阶段,覆盖从入门级到旗舰级的全价位段。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00款,进一步加速AI PC的普及。

  实际上,高通在PC CPU性能上突飞猛进得益于2021年斥资14亿美元收购的芯片设计创业公司Nuvia,这家公司是由前苹果芯片主架构师创办的。收购Nuvia后,高通效仿苹果M系列芯片,完全推倒ARM公版架构,从头研制一款高性能的PC处理器,叫板英特尔和AMD。

  据透露,高通将在2025年骁龙峰会上发布新一代ARM架构的PC芯片,在进一步突破性能极限的同时,也提升ARM芯片在PC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边,英伟达同样也选择抢滩PC CPU市场。

  回顾其发展历程能发现,与高通类似,这也并不是英伟达首次涉足PC处理器市场。虽然英伟达的GPU早已成为高端游戏PC的标准配置,但在PC处理器方面的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早在2011年,英伟达就参与了微软Windows on ARM计划,2012年为Surface RT提供Tegra3处理器,因x86应用兼容性差、售价高等问题惨败,后续Tegra4芯片的Surface RT2亦市场遇冷。

  2014年,英伟达宣布推出“丹佛项目”,计划开发ARM架构的CPU,与英伟达标志性的GPU结合,为PC和其他设备提供处理能力。然而,这个项目最终还是无疾而终,英伟达将丹佛项目的部分内核用在了Tegra处理器中。

  数次碰壁后,英伟达暂时退出消费级PC市场,转向汽车、游戏主机等领域。

  这一系列失败也让微软一度搁置了ARM架构笔记本的计划。后续微软委托高通主导将Windows 操作系统移植到ARM架构处理器,高通因此获得开发Windows兼容芯片的独家协议,都是后话了。

  如今,随着AI时代的到来,加上消费者对于能效要求的提高,AI霸主英伟达重整旗鼓,打算继续开拓PC CPU业务。

  2025年6月,英伟达首款ARM架构PC芯片“N1X”现身Geekbench,据悉搭载20核CPU(疑似基于Grace架构),单核/多核跑分3096/18837分,超越高通骁龙X Elite,接近英特尔、AMD顶级AI PC处理器。测试显示其基于惠普开发板运行Linux系统,或配备Blackwell架构GPU,功耗针对移动平台优化。

  英伟达此前曾计划在2025年9月推出消费级ARM平台,2026年3月跟进商用版本,分自研与联发科合作两条路线。策略上,依托Grace CPU与Blackwell GPU的整合经验,以高性能GPU和AI算力为突破口,联合戴尔Alienware、惠普等厂商推出游戏本与工作站。

  尽管需攻克Windows ARM生态兼容性难题,但其在AI服务器与GPU市场的技术积累,使其成为高通之外最具威胁的ARM PC芯片新玩家。

  ARM资深副总裁Chris Bergey在Computex台北国际计算机展2025开展前表示,在业内多家头部厂商都采用ARM架构打造处理器、GPU与DPU等运算单元,印证ARM具有高度应用弹性,并预估将在2025年达到50%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处理器出货占比,40%的PC与平板电脑出货占比40%。

  不难理解,高通、英伟达等一众大厂进入台式机CPU市场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因为围绕“Windows on ARM”的设备出货量正在稳步增长,尤其是看到苹果M4芯片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大量用户转向Mac平台。

  综合来看,AMD与英特尔之争,尚且还属于x86阵营之争。而近年来ARM架构在PC处理器领域的试探,或许才是x86面临的真正挑战。

  英特尔在PC处理器市场的统治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凭借x86架构构建的“Wintel联盟”生态虽曾固若金汤,但10nm/7nm工艺的多次延期,让台积电代工的苹果M系列芯片借机突破——从2020年M1到最新的M4,苹果通过ARM架构与软硬协同优化,在先进工艺下实现芯片性能大幅提升,且具备能效比优势,带动Mac高端市场份额飙升,更撕开了x86垄断的裂口。

  另一方面,苹果的成功点燃了ARM阵营的进攻号角:高通骁龙X Elite在AI PC市场占据10%份额,英伟达N1X处理器Geekbench跑分超越高通,联发科亦通过合作切入PC芯片领域。

  在这股浪潮下,英特尔PC处理器份额从2023年的77.3%骤降至2025年的60%-65%,联想等核心客户订单流向AMD,微软战略转向Windows on ARM更动摇其生态根基。尽管英特尔押注18A制程的Panther Lake芯片,但2026年量产时间表或许难改技术代差,x86架构在AI PC、AR/VR等新兴场景的能效劣势,正推动PC芯片市场从x86单极走向多级竞争的格局。

  英特尔与苹果的竞争,本质是开放生态与垂直整合、渐进式创新与颠覆式变革的碰撞。英特尔虽仍占据x86生态的存量优势,但其技术迭代滞后、战略调整迟缓、生态控制力弱化的问题已难以逆转;苹果则凭借ARM架构的能效革命、全栈整合的生态壁垒和AI技术的前瞻布局,成为PC芯片市场的“规则重塑者”。

  随着ARM架构在PC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通、英伟达、联发科等厂商纷纷布局,除了英特尔和AMD的x86阵营之外,苹果或许也需要不断提升芯片性能、拓展应用生态,以应对来自各方的竞争。

  国产厂商加速布局:

  ARM与RISC-V双线突破

  在全球PC处理器市场变革之际,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飞腾、海思以及此芯科技等厂商基于ARM架构积极自研,加速融入PC产业生态。

  例如,飞腾腾锐D3000M作为其首款国产笔记本处理器,集成8核自研FTC862内核,主频达2.5GHz,通过PSPA2.0安全架构和国产化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已获联想开天、中国长城等 多家整机厂商采用;

  海思麒麟X90则采用ARMv9指令集和自研“泰山V3”架构,支持“超线程+大小核异构”设计,麒麟X90芯片主频突破4.2GHz,与鸿蒙OS深度整合,在Geekbench 6测试中多核性能得分高达11640分,接近英特尔i7-13700H,并超越苹果M2芯片。这标志着国产ARM芯片在消费级市场的实质性突破;

  此芯科技推出的异构SoC此芯P1,采用6nm制程工艺和12核Arm架构设计,集成CPU、GPU和NPU,提供45TOPS端侧AI算力,支持百亿参数内大模型部署。该处理器具备高能效和安全特性,支持多操作系统及多种接口,满足Windows AI PC算力要求,加速国产AI PC生态建设。

  与此同时,开源的RISC-V架构也在PC领域崭露头角,凭借高度灵活的定制化和模块化设计优势,吸引了诸多行业厂商相继布局,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目前国内已有达摩院、赛昉科技、超睿科技多家厂商在RISC-V架构PC处理器领域展开探索,剑指x86腹地。

  国内厂商以ARM与RISC-V双线破局,其技术突破不仅推动自主可控,更以“替代+创新”模式冲击全球供应链,加速PC芯片从x86走向“x86-ARM-RISC-V”多元竞争时代。

  时代变迁,瞬息万变。

  回顾处理器发展史,犹如一场架构生态的“权力游戏”:x86在PC时代凭借封闭生态和微软联盟一统天下,ARM则借移动互联网东风以开放授权模式实现逆袭。如今,RISC-V以开源基因切入物联网碎片化市场,并剑指高性能领域,正推动PC芯片架构进入“三足鼎立”的新时代。

  这场从封闭到开源、从复杂指令到精简架构的变革,正在重塑PC处理器芯片的竞争版图,宣告着一个全新的战国时代已然来临。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就是她取精生子的工具”清华学霸哭诉,撕开了女富豪的遮羞布

“我就是她取精生子的工具”清华学霸哭诉,撕开了女富豪的遮羞布

云景侃记
2025-08-21 19:33:54
安徽30岁女博士,怀孕后瘫痪,坚持生下儿子,丈夫却扭头就走

安徽30岁女博士,怀孕后瘫痪,坚持生下儿子,丈夫却扭头就走

马浵在解说
2025-09-14 05:42:37
为什么舍得让一年级的小孩住宿?网友:共情了,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为什么舍得让一年级的小孩住宿?网友:共情了,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牛锅巴小钒
2025-09-14 10:08:48
杨瀚森创奇迹,成为NBA中国第一人,先看约基奇真有可能

杨瀚森创奇迹,成为NBA中国第一人,先看约基奇真有可能

大眼瞄世界
2025-09-14 23:11:19
令人失望:中国男足26岁天才复出失败,赛季报销,已无法兑现天赋

令人失望:中国男足26岁天才复出失败,赛季报销,已无法兑现天赋

国足风云
2025-09-15 16:31:37
46死165伤!以色列闯下大祸?联大通过决议,美英法德开始选边站

46死165伤!以色列闯下大祸?联大通过决议,美英法德开始选边站

南权先生
2025-09-15 13:55:08
你身边天性凉薄的孩子多吗?网友:孩子越大我越觉得要更爱自己

你身边天性凉薄的孩子多吗?网友:孩子越大我越觉得要更爱自己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2 21:47:19
空调书记戴源往事

空调书记戴源往事

城市局
2025-09-15 01:16:07
难以置信!西安一老人去世,4天后讣告称,已简办未通知其他人…

难以置信!西安一老人去世,4天后讣告称,已简办未通知其他人…

明月杂谈
2025-09-14 12:12:36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策略述
2025-09-12 15:46:15
乌克兰找到了俄罗斯的罩门?“袭油攻势”达到历史高峰,危机浮现

乌克兰找到了俄罗斯的罩门?“袭油攻势”达到历史高峰,危机浮现

有凤Talk
2025-09-13 11:14:31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明月杂谈
2025-09-15 10:50:52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吸金3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5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吸金3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5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辉哥说动漫
2025-09-15 02:34:34
西兰花供应商大部分出口美日欧,犹太食品认证,能吃到是你的运气

西兰花供应商大部分出口美日欧,犹太食品认证,能吃到是你的运气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09-14 14:29:33
不许援助俄罗斯,英制裁中国实体,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下达通牒

不许援助俄罗斯,英制裁中国实体,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下达通牒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9-15 16:10:47
西贝发布致歉信: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西贝发布致歉信: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观点机构
2025-09-15 13:51:40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律便利
2025-07-03 15:20:03
他信已被剃发,佩通坦陪同母亲完成探望,全程约半小时

他信已被剃发,佩通坦陪同母亲完成探望,全程约半小时

地球记
2025-09-15 15:21:30
王毅表态:中方不参与、不策划战争

王毅表态:中方不参与、不策划战争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4 17:56:06
2025-09-15 17:47:00
半导体行业观察 incentive-icons
半导体行业观察
专注观察全球半导体行业资讯
11751文章数 346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国内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连续7个月增长 1-7月达646万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家居
房产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一年半磨一剑!魅族22评测:要做6.3英寸的综合体验旗舰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