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安市天全县一位92岁高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来到雅安仁康医院(雅安结石病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为其进行手术后,患者病痛很快得到解除,恢复良好。6月24日,经过几天的住院后,患者高兴地办理出院手续。
然而,这看似轻松的一幕,其背后的求医过程却是曲折和危险的。
保守治疗 病情加重
患者高志明(化名)家住天全县始阳镇,6月17日突然腹部疼痛厉害,于是前往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考虑到患者已经92岁高龄,开刀或者腹腔镜手术均存在很大风险,医生选择为他进行保守治疗,输液消炎缓解疼痛。
经过2天的保守治疗,患者自感疼痛毫无缓解,且痛得越来越厉害。“我当时痛得双手发抖,实在无法忍受,于是我家属跟雅安仁康医院熊主任打了电话。”
随后,家人将高志明转到雅安仁康医院接受治疗。
6月15日14时许,高志明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雅安仁康医院。下午,高志明出现发热,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脓毒血症,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当天,医生做好手术前一切准备工作后,四十多分钟就为高志明做完了手术。手术第二天,高志明就觉得不痛了,身体恢复良好。
危急重症 及时手术
高志明的主治医生是雅安仁康医院外科主任熊刚。
“当时患者来的时候出现黄疸症状,全身皮肤和眼睛黄得就像菜籽花花一样,还发着高烧,病情比较严重。”熊刚告诉记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绝大多数由结石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造成胆管压力过高,胆汁化脓引起,常并发感染性休克,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高志明入院后,医生立即为他进行了相关检查,全方位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尽管如此,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手术风险依然较高。
“我们采用ERCP取石术,需要将内窥镜经由口腔、胃、十二指肠抵达胆总管开口处,取出结石,让结石进入肠道自行排出体外。”熊刚说,这一手术过程几乎无创伤,对患者来说如同做一次胃镜,但需要有特殊设备,对医生技术要求比较高。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是由于患者已92岁高龄,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加上术中麻醉等,手术仍存在较大风险。
但是如果患者不做手术,病情感染难以控制,进一步发展并发感染休克,老人将面临生命危险。经过综合考虑和充分沟通,家属及患者充分信任雅安仁康医院,决定接受手术方案。
先进技术 对症取石
6月23日,出院前一天,在雅安仁康医院结石专科住院病房内,高志明已经能自行下床活动,虽然上了年纪耳朵听力不太好,但说起话来却还中气十足。
“这个技术是真的好,手术第二天我就不痛了,治疗疾病就是要治早、治小、治了,千万不能拖。”高志明笑着跟熊刚握着手,不断说着感谢的话,还跟医生交流术后回家的保养、饮食注意事项。
熊刚介绍,ERCP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内镜操作,操作医生的经验对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影响。
记者了解到,雅安仁康医院于2021年引进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取石技术,是雅安及周边地区为数不多的已开展该技术的几家医院之一。
该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用于胆总管结石和胰胆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是目前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ERCP取石具有以下明显优势:首先是微创,它无需开刀,也不打孔,仅通过自然腔道(消化道)进行操作,体表无伤口;其次是恢复快,患者通常术后当天或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通常1-3天);痛苦小,手术后疼痛轻微;同时,该手术安全性高,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但并非没有风险);此外,该手术还具有可重复性,如果患者结石复发,可再次进行ERCP取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