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河滨公园最近夜里不安静。
![]()
手电筒光束在草丛树间晃,一群人猫着腰找东西。凑近看,是举着桶抓知了猴的“追猴大军”。安徽来的阿姨蹲了十来天,桶里装了小半层。
“6月才有嫩的,老了不好吃还撒尿。”她边翻树边说。
抓法分两种,普通的拿手电塑料袋,专业的树干贴胶带。“地上早没了,现在得往树杈找。”阿姨举着塑料棒拨叶子。
![]()
边上带娃的大叔说,知了声太响,带儿子感受老底子童年。
“现在娃玩的太少,连知了长啥样都不清楚。”他笑。
知了猴学名蝉蛹,初夏爬出泥土,雨后夜晚最活跃。
![]()
过了6月底,地上难寻,树上多是蜕壳的成虫。网上一搜,知了猴价格1块到1块5一只,山东安徽卖得火。有店家一周能卖好几千,评论区“香脆”和“恶心”吵翻。
医生提醒,萧山前两年不少人吃过敏,严重会休克。肾不好、痛风、肝差的,还有过敏体质,最好别碰。
“蛋白质高是真,但细菌寄生虫也多。”急诊室接过不少案例。安徽阿姨说,老家爱炸着吃,丽水那边专挑老的吃肉段。
![]()
北方人更怪,偏爱吃脱壳后的,说肉多实在。野生的越来越少,路边摊贩抓到就卖给外地客商。网上标“新货”的店,销量翻了好几倍,新鲜度说法不一。
有人吐槽“看着就反胃”,有人夸“比花生米还香”。名字也多,白蝉、金蝉、结了龟,还有人叫“唐僧肉”。发货地集中在山东、江苏、安徽,价格倒透明。
“咋挑新鲜的?”阿姨挠头,“有人看颜色,有人捏软硬。”现在讨论多,有人说传统美食该保留,有人忧抓多影响生态。
![]()
“该买的买,该提醒的提醒。
”公园保安摇着扇子说。
阿姨把桶里的知了猴倒塑料袋,“吃不完冻冰箱,明年还能解馋。”但医生的话得记牢,处理不干净,进医院可划不来。
你晚上路过公园,会跟着凑个热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