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建地产在官微发布了《精准赋能!看华东区域如何用设计助攻“三好”建设》的推文,这篇关于华东区域 “设计赋能” 的文章,竟意外将该区域的经营困局与上市公司南国置业的资产重组话题推至舆论前沿。
当集团层面的表扬与项目层面的业绩形成反差,当优质资产的腾挪与亏损项目的表面改造同时上演,这场看似光鲜的 “创新秀”,实则暴露出地产国企在项目运营与资本运作中的深层矛盾。
01
明星项目的“双面镜”
在电建地产发布的上述推文中,南京泷悦雅颂与南京泛悦城市广场堪称华东区域的 “创新双璧”。前者以 “精装定制新模式” 连续 10 个月蝉联仙林湖板块小户型销冠,实现 “交房即交家” 与 100% 收房率的亮眼数据;后者则通过 “闲置商业改企业食堂” 的操作,被塑造为 “盘活资产、提升价值” 的典型案例。
然而,剥离宣传滤镜后的财务现实却不那么乐观。
南国置业年报显示,南京泛悦城市广场项目 2024 年录得投资损失 2722.05 万元,年末更计提 6839.16 万元减值准备,直接导致电建地产在该项目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从 1.02 亿元暴跌至 634 万元,残余价值仅为原值的 6.22%。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被集团视为 “改造范本” 的项目,其核心举措“企业食堂改造”在市场人士眼中充满逻辑漏洞。
有餐饮行业从业者指出,写字楼食堂运营需面临食品安全监管、客群流量波动等多重挑战,其租金提升幅度通常难以覆盖前期巨额减值。若此类改造真能成为商办资产 “起死回生” 的通用解法,为何全国范围内商办空置率仍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南京泷悦雅颂的 “缺席” 更耐人寻味。这个被《中国房地产报》多次点赞的项目,2024 年对南国置业华东区域(江苏)的营收贡献竟为零。原因是这一项目并不在南国置业的资产包里。
这个项目的热卖和南国置业江苏区域的经营惨淡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南国置业年报中,江苏区域全年营业收入也为零,而浙江区域 90 余万元的毛利更是让人错愕。一个覆盖 “六省一市” 的核心区域,在上市公司体系内的营收贡献率仅 0.23%,折射出华东区域在电建地产版图中的尴尬定位。
02
资产腾挪里的疑云
4 月 24 日至 5 月 16 日,南国置业连续发布公告,控股股东电建地产拟以现金受让方式,将上市公司旗下所有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尽数剥离。这一系列在资本市场敏感期的操作,引发市场对其是否存在退市打算的猜测。
电建地产给出 “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 的重组理由。然而南京泷悦雅颂的热销,却让这个理由看上去非常牵强。为什么明明有盈利良好的房地产项目,却不注入上市公司。反而,要注入未知的其他资产?这与常规意义上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的逻辑似乎并不一致。
市场曾猜测,南国置业会被注入新能源资产。但眼下新能源行业的部分子行业如 光伏等也已经出现行业集体亏损现象,能否彻底扭亏是未知数。
从电建地产 2024 年财务报告来看,其经营困境已不容小觑。
电建地产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23.35 亿元,同比下降 28.97%,净利润更是为 - 23.07 亿元,较上一年亏损进一步扩大。住宅板块收入为 93.65 亿元,同比下降 42.57%。
资产负债率方面,2024 年末达到 75.52%,较 2023 年的 74.39% 微升,显示出债务负担的持续加重。短期有息负债合计 98.7 亿元,而现金短债比仅为 0.82,意味着短期偿债压力巨大。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80.69 亿元,同比减少 18.74%,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身处重组关键期的南国置业而言,如何平衡大股东利益与上市公司合规性,如何在资产腾挪中坚守市场公平原则,将是决定其转型成败的关键。
地产与星空·矩阵
搜狐号 | 头条号 | 百家号 | 雪球号
网易号 | 同花顺 | 财经号 | 大鱼号
知乎 | 微博 | 东方财富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