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盐碱地产出的海水稻,口感难吃却越种越多,国家为何要大力发展?

0
分享至

有人说,海水稻做出的米饭发硬、发柴、不香,远不如东北大米好吃。可奇怪的是,这种“口感一般”的水稻,产量却年年上涨,推广面积越来越大,国家还在不断加码支持。到底是为什么?



土地不能吃,但能决定我们有没有饭吃

在中国,粮食安全从来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背后对应的是一组非常现实的数据:中国耕地总面积约19.18亿亩,其中约1.5亿亩受盐碱化影响。

而全国盐碱地总量超15亿亩(含未利用地),属于“有面积、不能种”的沉睡资源。而在这些土地中,有大约2.8亿亩具备改造潜力,能通过改良和选种实现“变废为宝”。



问题是,这些地不是简单“浇点水、翻翻土”就能种粮的。盐碱地的特点是土壤盐分高、渗透性差、有毒离子浓度高、pH值偏碱,传统水稻根本活不下来。普通水稻在含盐量超过0.3% 的土壤中几乎颗粒无收。



而这一困境的突破,始于1986年湛江海滩的一株野生稻。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发现它能耐受海水浸泡,并历时五年培育出中国首个耐盐碱稻种“海稻86”。这株野稻如同火种,为后续研究打开通道。



从2012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袁隆平团队联合开展耐盐碱稻育种项目,目标就是“让不能种地的地方也能长出粮来”。在过去十年里,他们筛选了3000多个水稻品系,最终培育出一批能在含盐量0.6%-0.8%的盐碱地上稳定生长的“海水稻”。



我们现在说的“海水稻”,其实并不是直接种在海水里,而是指“耐盐碱水稻”,能在高盐度土壤中存活,尤其适用于沿海滩涂、内陆盐湖边缘、退化耕地等特殊区域。这是一次从根上解决“土地不能种”的技术路径。

为什么宁愿吃得差一点,也要种得多一点?

确实,很多人第一次吃海水稻米的评价都不高。米粒略粗、口感偏硬、香味不足,甚至有人说“像是陈米”。但这恰恰暴露了我们对“口感”和“功能性”之间优先级的误解。



海水稻不是用来“替代现有好米”的,而是用来“增加我们原本没有的粮食”。它的目标不是“把好米做得更好吃”,而是“在曾经颗粒不收的土地上,实现亩产几百公斤的突破”。

根据数据,2023年广东湛江“海盐1号”试验田亩产达591.99公斤,部分改良地块甚至突破600公斤。对比来看,传统水稻在同类地区基本无法存活,亩产几乎为零。



这就好比你原本家里有十张桌子能吃饭,现在多出来五张桌子,哪怕椅子不太舒服,但能吃,就是底气。

而且,口感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从2020年起,科研团队已经开始针对海水稻的品种口感进行分支改良,优先筛选“长粒型、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系,用以提升米饭软糯度和香味。



比如2023年新育成的'黄香金粳'等品种已显著提升软糯度,直链淀粉含量降至14%。只是这条路比“先能活下来”要晚一些走而已。

粮食不是艺术品,最紧要的是“有没有”,其次才是“好不好”。

为什么要种在最难种的地方?因为那里最关键

很多人会问,既然海水稻产量也就那样,又不好吃,为什么不把资源集中在高产好地上?问题就在于:好地已经没有多少了。



中国人均耕地仅为1.3亩,不到美国的1/6。随着城市化推进、耕地撂荒、工业污染等问题同时出现,真正的“新增耕地”几乎没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耕地净减少82万亩,新增耕地主要来自盐碱地、滩涂地、边缘地带。



海水稻的意义就在于,它并不和现有耕地争资源,而是开辟出新的“产粮前线”。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示范区为例,一块曾因盐碱化被废弃的2000亩农田,在引入耐盐稻品种和配套灌溉系统后,2023年实现首次收割,亩产达573.8公斤。这一块地原本一粒米也种不出来。



这种从“0到1”的转化,在国家粮食战略中是极其关键的。它不是提升,而是扩容。不是优化,而是重构。

而且,盐碱土地多分布于边疆、沿海、生态脆弱区,这些地方粮食供给原本就不稳定。把粮田“种”到这些区域,不仅是农业意义,更是政治和生态层面的“战略缓冲”。

海水稻背后的技术含量,比你想的高得多

很多人以为耐盐水稻就是“选几株适应强的种子慢慢培育”,但其实背后是系统性的分子育种工程。



袁隆平团队通过人工筛选+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手段,锁定了多个与盐胁迫响应相关的关键基因位点,如SKC1(钾离子平衡)、OsHKT1(钠离子转运)、OsNHX1(液泡钠离子隔离)等。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决定了水稻能否在高盐环境中维持渗透压、避免中毒、持续生长。

同时,耐盐水稻还必须具备强根系系统、短生育周期、低温适应性等多重指标,否则即便在实验室成功,也难以在野外存活。



这也正是为什么“海水稻”一直强调“品种+栽培+改土”三位一体推广模式。不是种子耐盐就行,还得配套建设微咸水灌溉系统、浅层排盐沟渠、深翻洗盐措施。没有这些,种子再好也活不了。

技术上它是“硬核农业”的代表,推广上它是“系统工程”的样板。这不是一粒种子的胜利,而是一整套复杂机制的落地。

为什么国家要出手扶这件事?

海水稻的推广,不是商业逻辑能推动的,而是国家战略要干的事。因为它的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前期收益低、风险高,企业很难独立承受。



从2016年起,国家财政每年专项拨款用于耐盐碱作物育种和试点推广,总投资累计超入数十亿元。2022年,农业农村部列出“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乡村振兴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海水稻是重点方向之一。

而在地方层面,山东、天津、内蒙古、江苏、辽宁等多地设立了“盐碱农业试验田”,配套政策包括种植补贴、农机补贴、订单保护价、科研补助资金等。



这些措施的核心在于:给科研团队时间,给农民信心,给市场耐心。

在粮食供给结构性紧张、国际粮价波动频繁、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靠市场自然调节远远不够,必须依靠国家意志提前布局。

海水稻可能不是最赚钱的那种稻,但它是最不能失败的那块地。



总结

海水稻种得不是“好吃”,也不是“高价”,它种的是我们本来没有的粮食,是我们未来可能需要的底线。

它不好吃,但它能吃;它成本高,但它能让我们多一层安全感。真正的战略农业,从来不是为了今天的餐桌,而是为了明天的饭碗。

当我们在盐碱地上多种一亩海水稻,就意味着为子孙多留了一亩良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柏芝:伤我最深的不是陈冠希,而是那个让我3年怀孕5次的男人

张柏芝:伤我最深的不是陈冠希,而是那个让我3年怀孕5次的男人

晓徙历史
2025-02-13 16:55:12
"没人脉我不信"!太子集团6年检举52次没人查

"没人脉我不信"!太子集团6年检举52次没人查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3 20:28:11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历史求知所
2025-11-12 11:40:08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山河路口
2025-11-14 23:39:27
这一画面,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

这一画面,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

上观新闻
2025-11-14 21:08:08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兵器海陆空视频
2025-11-14 17:30:50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3 19:42:07
宣布了!你好,杨瀚森!NBA发展联盟重磅首秀

宣布了!你好,杨瀚森!NBA发展联盟重磅首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4 11:58:58
特朗普按下开战按钮,俄罗斯终于能复仇?中国收拾日本的机会来了

特朗普按下开战按钮,俄罗斯终于能复仇?中国收拾日本的机会来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12:10:15
时隔1年重返国家队集训 爱徒曾想带伤为郭士强拼

时隔1年重返国家队集训 爱徒曾想带伤为郭士强拼

山河入画屏
2025-11-15 01:14:24
医院真不愧是“奇葩聚集地”,护士遇到过炸裂的事,光听着就好惨

医院真不愧是“奇葩聚集地”,护士遇到过炸裂的事,光听着就好惨

一桶浆糊要一统江湖
2025-11-13 21:10:03
北京一卡通联合支付宝推“碰一下交通卡”,苹果、华为手机可用

北京一卡通联合支付宝推“碰一下交通卡”,苹果、华为手机可用

IT之家
2025-11-14 21:27:36
曾凡博被裁后正式回国:到中国男篮报到备战世预赛 下家尚未定

曾凡博被裁后正式回国:到中国男篮报到备战世预赛 下家尚未定

醉卧浮生
2025-11-14 22:03:55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这下该傻眼了!伦敦交易所踢中国出局,紧要关头全球资本弃美投中

这下该傻眼了!伦敦交易所踢中国出局,紧要关头全球资本弃美投中

来科点谱
2025-11-14 08:59:48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3 14:47:42
全运会羽球团体决赛:陈雨菲率队创历史,江苏男团成就六冠王霸业

全运会羽球团体决赛:陈雨菲率队创历史,江苏男团成就六冠王霸业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5 00:47:05
北京楼市:遭遇狠狠的背刺

北京楼市:遭遇狠狠的背刺

北京房姐
2025-11-14 10:14:32
佘智江:出身湖南黑道,创建KK园区,他表哥成大佬司机娶小燕子

佘智江:出身湖南黑道,创建KK园区,他表哥成大佬司机娶小燕子

阿胡
2025-11-13 10:17:34
大湾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南沙下个十年,完全可以一搏!

大湾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南沙下个十年,完全可以一搏!

南沙部落
2025-11-14 09:52:42
2025-11-15 03:44:49
半解智士 incentive-icons
半解智士
探索大千世界,知识永无止境
607文章数 2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数码
教育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教育要闻

清华附小语文名师团队解码教师集体人格塑造之道:教育家精神是“做”出来的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