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常陷入“程序空转”的泥沼。法院判决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责令重新答复”的涟漪后便归于沉寂。当事人赢得了一场场程序性胜利,却始终触碰不到那份承载实体权益的关键文件——这是无数信息公开维权者的真实困境。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某有限责任公司的遭遇,正是这一困境的尖锐缩影。
车轮拉锯:三度交锋,信息难觅
2021年7月,该公司出于自身正当需求,向当地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寄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核心诉求清晰:公开辖区内四家乳制品企业在特定搬迁项目中的评估补偿报告及全部经济损失报告。
管委会签收后如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公司于2022年5月赢得首次诉讼胜利——法院判决责令管委会在20日内作出答复。然而胜利的光晕转瞬即逝。管委会很快抛出一份答复,声称因“无法联系”四家企业,信息暂不公开。
这纸敷衍将公司再度推回法庭。2023年5月,第二份判决书落下:撤销管委会首次答复,责令其20日内重新答复。法律程序似乎正朝着正义的方向推进。
但管委会在2023年11月抛出的第二份《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书》,却让这场维权之旅陡然陷入更深的荒诞。管委会称:已向四家企业发函征询意见,结果四家均“不同意公开”——其中两家提交了书面回函,另两家则通过电话口头拒绝。据此,管委会断然拒绝公开信息。
法庭激辩:谁在回避“阳光”的真意?
面对如此困局,公司委托拆迁律师,第三次将管委会诉至法院。
2024年9月及11月,法庭交锋激烈展开。管委会抛出双重盾牌:一是辩称涉案补偿信息并非由其制作,本就非政府信息;二是坚称四家企业明确拒绝公开,涉及商业秘密,依法不得公开。
拆迁律师则针锋相对,直指核心:
信息属性不容混淆:“搬迁评估补偿”信息由行政机关主导制作或获取,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直接产物,其政府信息属性无可争议。
“不同意”需真凭实据:管委会声称四家企业均拒绝公开,却无法提供向企业发送书面征询意见的确凿证据,更无法证明那两家“电话回复不同意”的企业意见真实存在。
公共利益考量缺失:管委会答复中只字未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二条的关键规定——即使第三方不同意,若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仍有权决定公开。管委会未进行任何实质性评估,更未履行告知义务。
三度胜诉:程序正义的曙光与未竟之路
2024年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某市人民法院作出(2024)内0782行初35号行政判决:撤销管委会2023年11月作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书》;责令管委会在判决生效后60日内重新作出答复。
法院的判决理由清晰有力:管委会未能证明其已依法履行向第三方征询意见的程序,尤其是未能证明两家企业的所谓“电话回复不同意”属实;且被诉答复书未援引任何具体法律条款,明显不当。
破局密钥:穿透“第三方不同意”的迷雾
本案如同一堂深刻的政府信息公开实践课,其核心启示在于如何正确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二条:
程序刚性:行政机关必须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并给予其15个工作日的法定回复期。电话询问、口头沟通等非正式形式无法替代严谨的书面程序。
证据为王:行政机关主张“第三方不同意公开”,必须提供扎实证据链——证明书面征询函已送达、第三方在有效期内回复且明确表示不同意。
独立裁量:第三方反对并非绝对挡箭牌。行政机关必须独立审查信息内容,评估不公开是否真会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尤其要重点考量:不公开此信息是否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若结论是肯定的,即便第三方反对,行政机关仍有权依法公开,并需将公开决定及理由书面告知第三方。
充分说明:最终是否公开的决定,答复书中必须清晰阐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理由,做到于法有据、逻辑自洽。
这场拉锯战虽然以法院第三次责令管委会重新答复告一段落,但委托人所寻求的核心信息——搬迁评估补偿报告——依然悬而未决。正义的承诺,在一次次判决的胜利回响中,尚未真正落地。
信息公开的博弈,本质是阳光与壁垒的较量。当一纸答复成为程序空转的完美伪装,每一次诉讼胜利都像在迷宫中打开了一扇新门——却发现门后仍是曲折长廊。管委会的三次推诿,不仅是对企业知情权的漠视,更是对法治程序公信力的消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二条的存在,本是为平衡公私利益而设的精密齿轮。但当行政机关只热衷于举起“第三方不同意”这块免战牌,却怠于履行书面征询、独立判断、充分说明的法定义务时,平衡便成了虚设。这提醒每一个追求透明的人:在要求公开信息时,更要追问拒绝背后的程序正当性与证据完整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