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孙广瑞:战火淬炼赤子心 笔墨宣讲颂党恩

0
分享至

“只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我们的国家就能强起来。”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我还能活动,还能动起来,我就要去讲,把过去的历史讲给青年人听。”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语句,书写着一位老兵、一位老党员对党的信任、对国家深沉的爱,和对生命厚度的锤炼。

6月29日宁静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一位端坐的老英雄身上。记者的眼前,是快95岁高龄的孙广瑞,一身戎装笔挺,仿佛岁月未曾压弯过那根由战火淬炼的脊梁。胸前,一枚枚军功章在光线中沉静地闪耀,无声诉说着跨越世纪的烽烟与荣光。

从浴血奋战的朝鲜战场到春风化雨的红色讲台,从舍生忘死的卫生班长到诲人不倦的志愿导师,他的人生时时镌刻着共产党员的忠诚史诗。


△6月29日下午,记者在孙广瑞的家里见到了他。

烽火青春: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场奇兵

从枪林弹雨的救护前线到雪地爬行的生命通道,他以血肉之躯诠释战场奇兵的赤胆忠心。

1931年12月出生的孙广瑞,1949年春天从河南卫校毕业即穿上军装,随解放大军南下,先后参加了解放南昌、赣州、韶关等一系列战斗,参加了云南剿匪,驻守在祖国云南蒙自边境线。

1950年朝鲜战火燃起,他心急如焚,连续写下七封请战书,最终于1951年随志愿军第15军入朝,任卫生班班长。他亲历了惨烈的上甘岭战役。43个日夜,美军倾泻上百万发炮弹。孙广瑞和战友们在炮火中穿梭救护伤员,“宁愿自己牺牲,也不让伤员第二次负伤”是他们用生命践行的誓言。孙广瑞回忆,那时候,人人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出国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1956年2月,朝鲜遭遇百年暴雪。一列运送新兵的列车被困。孙广瑞临危受命任尖刀组组长,带领两名战友在齐腰深雪中无法行走,便毅然趴下,用身体艰难爬行二十多里,硬生生为后续队伍“爬”出一条生命通道!此壮举为他赢得通令嘉奖。在朝期间,他荣立三等功一次,通令嘉奖两次,被评为志愿军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军代表大会。

战场上的孙广瑞,还是一位“文艺兵”。1951年底,慰问团的山东快书吸引了他。为鼓舞受伤战友,他找来废旧汽车钢板,自制“鸳鸯板”。从此,朝鲜战场的树林、坑道里,常响起他自编自演的山东快书,将战友事迹、军旅点滴化作精神食粮。部队首长曾说:“小孙呐,你的一场演出,比得上我们十场动员大会!”2020年,89岁高龄的他创作山东快书《怀念战友黄继光》,向英雄致敬。


△孙广瑞年轻时照片(资料图片)

永不褪色:红色基因的“播火者”

从硝烟散去的离休岁月到奔走城乡的宣讲舞台,他以军功勋章播撒红色基因的信仰火种。

1978年,孙广瑞转业到淄博市周村区文化馆担任馆长。1992年,孙广瑞离休。这位拥有30多年党龄的老战士,信念坚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迅速投身新“战场”——传承红色基因,关爱下一代。

多年来,他主动请缨担任周村区“五老”宣讲团讲师和“五老”艺术团艺术总监。机关、学校、村居、周村古商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活跃着他身着戎装的身影。胸前的军功章是他宣讲的震撼“开场白”。

他讲述南下作战、上甘岭战役的亲身经历,回忆黄继光等英雄事迹,30多年来累计宣讲3500余场次,常常一站几小时。他说:“我要把亲历的英雄事迹讲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他更是创作者。深知寓教于乐,他笔耕不辍,先后编写出版《真真假假》《幽默人生》《安全畅通》等作品,创作50多件校园小品、相声、山东快书等作品。2017年,凝聚其心血的20万字的《我是红领巾——校园文化节目选集》问世,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孙广瑞导演的作品《母亲的骄傲》(资料图片)


△孙广瑞曲艺作品(资料图片)

守望初心:在奉献中闪耀的党员本色

从捐款创作到润物无声的校外辅导,他以模范行动闪耀党员本色的时代光芒。

孙广瑞的奉献从未止步。2020年疫情突发,他第一时间捐款2000元,并以笔为“枪”,创作多部作品。他还不断拓展教育平台,利用公祭日、清明节等契机在烈士陵园给万名学生作《不忘先烈》报告;利用双休日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带领五老艺术团在城乡学校演出。

从战场到讲台,从救护伤员到唱快书鼓舞士气,再到握笔育人,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严谨和共产党人的赤诚。近年来,他先后五次荣获淄博市文学艺术奖和周村区“十佳艺术家”,淄博市文联记一等功,淄博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优秀辅导员”、“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淄博市“十佳模范老人”、淄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淄博市优秀退役军人”、“感动淄博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孙广瑞走进正阳路小学宣讲抗美援朝的故事(资料图片)


△孙广瑞在社区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资料图片)

孙广瑞,这位从战火中走来、在和平年代依然冲锋的老战士、老党员,用一生践行着誓言。他胸前的军功章,不仅记录荣光,更闪耀着共产党员永恒初心的光芒。

犹如望进他那双依然清亮的眼睛,感受到的那份历经沧桑却依然蓬勃的热情——这位老战士的生命之火,从未因硝烟散去或年华老去而黯淡。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刘文思 张晓宁 通讯员韩新力 饶锦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鲁中晨报 incentive-icons
鲁中晨报
知热点,阅天下。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新媒体。
230094文章数 621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