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村里一个发小,到我们当地来出差,两个人很久没见了,于是就在一起吃了个饭,聊到了股市,还有房子的问题。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手里的钱基本上都是用来投资,真正诠释了钱生钱的一个概念,而大部分年轻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很多有点钱,就会买房子,买车子,到手上就剩不下几个钢镚了。
![]()
而他的账上,目前,就有200多万,早在5年前,他和大多数人一样,银行卡可能也就10万块钱不到,如今翻了20多倍,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如果是投资到房产去的话,估计现在别说200万现金了,可能还要倒欠银行几十万。
我问他为啥不买房子,他告诉我:房子终究只是钢筋水泥堆砌之物。而且自己租房子也挺好,3500块钱一个月,还是套间,不想在这个地方住了,还可以搬到其它地方去,关键是手里有流动资金,人也更有底气。
![]()
像他这么清醒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那么如果你是刚需的话,2025年如果不买房,五年后是庆幸还是后悔?看完房价走势别再纠结了。
买不买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想法,不过今年的房地产政策确实是很不错,央行降准降息、首付比例降至15%、多地取消限购等组合拳密集出台。这对于刚需人群来讲,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今年买房子到底合不合适?
![]()
有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核心区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3%,深圳杭州二手房成交量激增60%;另一边,三四线城市房价阴跌不止,部分区域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
站在十字路口的购房者手握政策红利却满心疑虑:五年后回头看,2025年没买房会是躲过泡沫的清醒,还是错失机遇的遗憾?
![]()
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楼市已告别普涨时代,城市能级成为房价走势的关键分水岭。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区域因土地供应紧缩(年均减少8%-12%)和高端人才持续流入,未来五年优质地段房价预计保持3%-5%的年均涨幅。
上海内环内新房库存去化周期已缩短至7个月,供不应求局面支撑价格韧性。
此外,强二线城市:像杭州未来科技城、成都金融城等数字经济核心区,受益于产业聚集和人口虹吸,年均涨幅约2%-4%。这些区域正通过城中村改造释放0.75-1亿平方米住房需求,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
而三四线城市:人口净流出超5%的城市已进入长期阴跌周期,年均降幅达3%-5%。东北部分城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开发商降价压力巨大,房价可能继续下跌5%-10%。
城市之间的房价收入比差异印证了这种分化:上海、深圳高达40倍,而鹤岗等地已出现“5万元一套”的“葱价房”,与马云“房价如葱”的预言部分吻合。
2025年不买房的人,到2030年可能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而其本质,和房子关系不是特别大,和城市有着很大的一个关联,如果是刚需,而且买在核心区的话,一般是不会后悔的,但是如果买在一些弱二三线城市,那么房价可能还会走低。
![]()
随着老龄化与生育率下降,这必然会削弱需求基础,2022年起人口负增长加速,婚房及学区房刚需持续萎缩。90后不婚不育比例上升,租房意愿增强,预计2025年重点城市租房人口占比突破40%。
所以笔者认为,若工作稳定、有长期居住需求,抓住当下利率低谷(首套房贷利率可破3%)和税费减免窗口期。月供控制在家庭收入40%以内,重点选择一线/强二线“15分钟生活圈”成熟片区。还是不会后悔的。
![]()
反之,像非核心区房产,三四线土地财政依赖度>50%的城市可能出现“工抵房”抛售潮(价格低备案价30%)。因此,如果你收入不稳定,暂缓入场非致命选择。租房时优先“租购同权”试点城市,确保教育医疗资源获取。提升职业技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工作稳定者房贷通过率高31%。
未来五年,楼市不再有统一剧本,唯一确定的是:钢筋水泥的价值,终将回归它庇护的生活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