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新质生产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下,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规范管理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议题。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其重点项目深东大道工程不仅承载着完善城市功能的期待,更肩负着探索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路径的责任。
近期,该项目中标单位中建港航局面临双重管理考验:一方面,项目管理层因突发状况出现非正常变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正依法依规核查投标环节中关键岗位人员的文件签署真实性与有效性
![]()
事件进展:管理规范与程序核查并重
深东大道建设工程是深汕合作区重点基建项目,涵盖道路、桥梁及综合管廊等核心设施。公开信息显示,中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20日中标该项目I标段,中标金额约5.5亿元。
6月4日,项目副经理王某因个人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被处以5日行政拘留。该事件导致项目核心管理岗位出现临时空缺。
另据相关部门知情人士透露,该项目投标文件中项目经理吴某的签字笔迹存在疑问。目前,合作区建设主管部门已启动核查程序,重点对签字文件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若查实提供虚假项目负责人材料,招标方有权宣布中标无效,并可处以中标金额5‰-10‰的罚款。
行业视角:工程监管体系持续完善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建港航局近期在深汕合作区动作频频,其总承包分公司5月刚中标西藏高海拔加固工程,高调宣传“港航品牌”。但吴某事件并非孤例——2025年2月,中建四局某项目经理因高空作业防护失职被合作区住建局红色警示2个月,揭示部分央企属地项目管理混乱的积弊。
深汕合作区正推行履约评价信用体系,要求建设单位上报市场主体履约结果并纳入信用管理。若中建港航局查实违规,不仅可能被列入“警示清单”,更将影响后续政府工程投标资格。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签名造假查实,项目可能面临废标风险,中建港航局在广东省内的投标资格可能受到限制。而因项目经理违法行为导致的工期延误,亦可能触发建设方的违约责任追究。截至发稿,项目施工进度未受影响,将持续关注核查结果公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