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通缩不是好事。它意味着商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缩水、员工工资难以上涨、消费者信心减弱以及投资动力下降。但问题是,通缩一旦出现,会持续多久呢?历史上那些经历过通缩的国家,比如日本、美国、欧洲,它们又是如何挺过来的?我们能从它们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分析清楚通缩一般会持续的时长,以及国家层面应对通缩的不同模式,也就是讲讲通缩历史上的应对经验。
通缩说白了,就是钱越来越值钱,但你的资产在缩水,工作机会减少,企业不愿扩张,连银行都变得谨慎起来。这种看似物价便宜的背后,是经济活力在不断流失。更严重的是,一旦通缩持续时间过长,公众的预期就会改变,大家习惯了明天会比今天更便宜,于是今天就更不愿意消费、投资和借贷,反而会更多地储蓄。这时,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速度大幅下降,央行即便印再多的钱,其乘数效应也无法放大,政策效果开始失灵。
先看看日本,它经历过典型的通缩。19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了长达近30年的通缩与低增长时期。日经指数从1989年最高点38900多点,跌到2012年的8000多点,跌幅超80%,这是股市的表现。与此同时,房价长期下跌,工资水平多年停滞不前,GDP增长近乎为0,政府债务不断攀升,形成了所谓“失去的30年”。关键看看日本是怎么熬过来的,答案可以用三个词形容:宽松的货币政策、忍耐与等待。
首先,日本政府从2001年开始尝试实行量化宽松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加码,央行买入国债、ETF甚至房地产信托基金,希望通过货币宽松刺激经济,促使通胀回升,但效果不明显,因为日本公众对通缩的预期太强。
其次,日本企业和家庭变得极度保守,不轻易扩大投资,也不愿增加家庭开支。再加上日本少子化、高龄化,劳动力萎缩,使得经济始终缺乏活力。直到2013年安倍上台,推出安倍经济学,尝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行,但至今日本的通缩阴影仍未完全消散。所以日本给我们的教训是,一旦通缩根深蒂固,靠单一政策很难逆转。
再看美国,其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缩发生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当时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CPI连续下跌,1929 - 1933年,整体物价水平下跌近25%,啥东西都便宜。面对这种情况,罗斯福总统1933年上台后,推出罗斯福新政。
一是扩大政府支出,二是大规模搞基建,以此带动就业,提供更多岗位。同时,美联储降低基础利率,稳定金融系统,允许美元贬值,对黄金重新估值。这些政策缓解了通缩压力,到1937年,美国基本走出通缩阴影。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通缩不能靠市场自愈,必须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财政刺激和系统性改革,打破大家对通缩的预期。
接着看欧洲,2010年左右出现欧债危机,特别是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陷入财政困境。为压缩财政赤字,这些国家选择紧缩开支、加税,削减公共部门投入,结果消费和投资持续萎缩。从2013年起,整个欧元区的CPI一度逼近0,甚至为负值。欧洲央行直到2015年才启动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QE),同时推出负利率政策刺激经济。
尽管之后欧洲的CPI略有回升,但由于欧洲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产业转型慢、财政政策缺乏协调,通缩压力并未完全根除。欧洲给我们的教训是,如果欧盟各国不能协调一致,仅靠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很难化解通缩困境。
这些国家的历史表明,通缩后通常有两种结局。第一种像日本,进入长期低增长、低通胀的“慢性病”模式,社会变得保守,大家消费节俭,年轻人进入低欲望时代。第二种像美国,通过强有力的刺激政策重建消费信心,5 - 8年后恢复经济增长。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通缩的经济环境中,最大的敌人是等待。不投资、不消费、不成长,只会让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少。
大家可能关心中国的情况,中国现在是通缩吗?中国当前不属于全面通缩,未来也不会进入通缩。我们现在更像是结构性通缩,或者类通缩状态。意思是,有些数据和通缩很像,比如CPI走弱、PPI负增长、房价下降,大家消费意愿不强;但另一方面,很多数据又不像通缩,比如一些高端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价格仍在上涨,物价没有像通缩时那样全面下降甚至崩盘。
所以我们关心的是,中国何时能完全复苏。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何时企稳甚至回暖;
第二,财政政策是否加大力度进行扩张性支出;
第三,居民和企业的信心何时能重建。
从当前中国的政策方向看,中国在逐步尝试结构性宽松,比如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等工具。但要真正扭转通缩预期,仍需一段时间。如果不出现外部冲击或内部系统性风险,中国的类通缩状态顶多还会持续1 - 2年,届时大部分人应该能感受到经济复苏,迎来春暖花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