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福建省南平市辖县,位于北纬27°32'一28°19',东经118°11'-118°50'之间。地处福建省最北端,北部至东部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广丰区毗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分别与福建省松溪县、建阳区、武夷山市相连。东西宽61千米,南北长87千米,总面积3383.02平方千米。浦城县(点击查看具体位置)
浦城县,简称“浦”,别称“南浦”、“柘浦”。东汉置汉兴县,为福建省置县最早的五县之一。是中国丹桂之乡。截至2023年6月,浦城县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截至2023年末,浦城县常住人口数29.0万人,城镇化率50.51%。
![]()
2023年,浦城县浦城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95.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7%。
地质
浦城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坡、闽西北隆起带(浦城一洋源)隆起北端,元古界及中生界地层出露较全,岩浆岩分布最广。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主要受华夏构造和新华夏构造控制,构造复杂。
![]()
地形地貌
浦城县,地貌的总特征是多山地,北、东、西三面环山,中、南部低平宽广,地势自北往南下降,南浦溪纵贯南北。阶梯状地形明显:从中部到东西边缘,依次分布着河谷盆地、丘陵、低山和中山4种地貌,其高差显著,层次分明。
![]()
气候
浦城属于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资源差异大,具有地带性的特色,可分为河谷盆地气候区和山地气候区。谷地四季较匀,山地冬长夏短。四季气候干湿冷暖分明,春夏暖湿相伴,秋冬干冷同存,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2019年年平均气温18.3℃,年总降水量1988.8毫米。降水日数172天,年总日照时数1573.0小时。
水文
浦城是三江水系源头。发源于县北柘岭的主干河南浦溪,流入建溪,汇入闽江。建溪在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沙溪三溪中流域面积最大。南浦溪是建溪源头,因此也是福建省闽江的源头之一。县东北部,发源于营盘尖的际洋溪注入浙江省遂昌县的鸟龙溪,牛龄的毛洋溪、大福罗山的坑尾溪分别注入浙江省龙泉市碧龙溪,最终均流入富春江,为钱塘江水系。县西北部,发源于铜钵山东和古楼乡铸岭头的古楼溪,发源于官路乡毛处上源头和浙江江山岭头南麓的盘亭溪,均注入江西省信江,为鄱阳湖水系(属长江水系)。
![]()
区划沿革
1989年,浦城县设南浦、富岭、石陂、临江、仙阳5个镇,水南、万安、莲塘、水北衔、永兴、古楼、山下、枫溪、濠村、忠信、管厝、九牧、盘亭、官路14个乡。
1993年8月,水北街乡、永兴乡、忠信乡撤乡改镇。
1998年6月,莲塘乡、九牧乡撤乡改镇。
2005年12月,撤销南浦镇、水南乡,成立南浦、河滨街道。
![]()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浦城县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共辖286个村、18个社区,2919个村民小组、253个居民小组,2577个自然村。
![]()
历史沿革
夏、商,属扬州。
周,属七闽地。战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七闽为楚所灭,而属楚,秦属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立无诸为闽越王,浦城地属闽越国。建元六年(前135),封馀善为东越王,都冶一说在今浦城。元鼎五年(前112),馀善拥兵抗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灭闽越,“徙其民于江、淮间,虚其地。后裔遁逃山谷者颇出”。始元二年(前85),立冶县,东汉建武初,改冶县为东侯官,浦城地均属之。建安初,分东侯官地立汉兴县,属会稽南部都尉。
![]()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改汉兴为吴兴。是年,废会稽南部都尉,置建安郡,吴兴属之。
晋太康三年(282),属晋安郡,元康元年(291),改属江州。
梁普通六年(525),属东扬州。陈永定(557~559年)初,属闽州,后属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吴兴省入建安县。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县,改名为唐兴,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后省入建安。载初元年(689),复置县,仍名唐兴。武则天天授二年(691),改名为武宁县。神龙元年(705),复为唐兴。天宝元年(742)八月,定名浦城,属建安郡(是年改建州为建安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仍属之。
![]()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立国,号殷。南唐保大四年(946),建州改为永安军,寻改忠义军。浦城属之。
宋开宝八年(975),复改建州。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宁军升为建宁府,浦城属之。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建宁府改为建宁路,浦城属之。
明洪武(1368~1398年)初,建宁路改建宁府,浦城属之。
清,均属建宁府。
民国元年(1912),仍属建宁府,建宁府寻改建瓯府,浦城属之。
民国2年,建瓯府改建安道,浦城属之。民国17年,废除道制,直属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浦城属延建省。
民国23年8月17日,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福建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于浦城,辖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6县。
民国24年10月1日,全省10个区划为7个区,第十区改为第三区,仍驻浦城,辖浦城、建瓯、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邵武8个县。
民国27年6月,公署迁建阳,浦城属之。民国20~24年在四境先后建立建(阳)浦、浦城、广(丰)浦、浦西、龙(泉)浦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实行红色割据。
![]()
1949年9月10日,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区)。浦城属第一专区。
1950年3月,第一专区更名为建瓯专区。
1950年9月,更名为建阳专区,浦城属之。
1956年6月,建阳专区与南平专区合并,称南平专区,浦城属之。
1968年5月,专区改称地区,浦城属之。
1970年6月,改称建阳地区,浦城属之。
1989年1月,更名南平地区。
1994年9月,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浦城属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