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飞 编辑/张飞 在现代,我们出门有飞机、火车、汽车,短途出行还可以骑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那么问题来了,古代没有这些高科技交通工具,古人又是怎么远行的呢?
![]()
不仅如此,我们现在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那古人出行时有没有类似的规矩呢?虽然那时候没有红绿灯、限速标志,也没有摄像头,但其实古人也有一套自己的“交通规范”。 ### 古代交通中的速度控制 尽管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古人也有骑马、骑驴、坐马车等方式出行。而且他们的规定有时候比现在还严格,甚至让人佩服。 比如,有钱人家出门大多选择马车,这样不仅省力气,还能节省时间。一些普通老百姓也会做“车夫”这门营生,既能养家糊口,也能为别人提供便利。
![]()
不过马毕竟不是机器,它是一种动物,需要精心照顾。如果管理不当,一旦失控,就可能对周围的人造成危险。所以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限制马车行驶速度的规定。 像“日中行四百步”这样的说法,意思就是说,白天马车最多只能跑400步的距离,换算成现在的标准大概就是600米左右。按照一天12小时来计算,每个小时只能走4公里,可以说是相当慢了。
![]()
这个规定一方面是为了控制速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交通法规”。如果不按规矩来,是会被官府处罚的。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乘坐马车,不管是拉人还是运货,都很实用。那个时候靠马车谋生的人也不少,街上经常能看到马车穿梭的身影。
![]()
但马车价格昂贵,并不是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富贵人家用起来自然不心疼,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有点吃力了。于是,大家开始转向更经济实惠的方式——骑驴。 相比起马,驴子便宜又容易养,成了百姓的首选。别看只是骑驴,古人照样要守规矩。比如《唐律疏议》里就写得很清楚:“骑驴必缓行”,也就是说不能骑得太快。
![]()
可见古人在出行方面也十分重视安全问题,无论是骑马、骑驴,还是坐马车,都要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因为一旦速度快起来,很可能就会发生“交通事故”,也就是撞车。 所以古人早就立下一条铁律:**行人优先**。不管你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都必须让着走路的人。要是谁胆敢违反,轻则罚款,重则挨打坐牢。
![]()
大多数时候,大家也都自觉遵守这套规则,毕竟谁也不想惹上官非,更不想伤到别人。 ### 水上的“交通规则” 除了陆地上的出行方式,古人也很擅长利用水路。尤其是到了宋朝,水上交通达到了一个高峰,运河系统连接了黄河与长江,南北贯通,极大地方便了运输和出行。
![]()
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知否》中也有体现,盛家小姐陪祖母回乡,中途就得靠船才能到达目的地。你以为水上就能随意航行吗?其实不然。 宋朝对船只的通行也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在运河上行驶时,船只必须靠左行驶;如果要停船,就必须靠右。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避免碰撞,保持航道畅通。
![]()
不仅如此,在两船交汇的时候,还会敲锣打鼓提醒对方,防止发生意外。除此之外,朝廷还专门设立了机构来管理水上交通,比如都水监和市舶司,负责维修航道、管理船只以及征收税费等事务。
![]()
想要在运河上自由航行,必须手续齐全,获得官方许可才行。而且还有严格的载重限制和航行时间要求,夜里更是不允许船只出航。
![]()
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夜晚视线不好,容易出事。万一真出了问题,整艘船都有可能沉没,后果不堪设想。
![]()
### 古代的“快递”服务 如果你不想出门,又想传递信息怎么办?古人虽然没有快递公司,但他们发明了驿站制度。 驿站是古代用来传递官方文书和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是快递行业的雏形。早在秦汉时期,驿站制度就已经初具规模。
![]()
它不仅仅用于送信,还在接待官员、传递军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中央集权体制下,驿站的作用尤为突出。 唐朝时期,每隔30公里左右就会设一个驿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讯网络。到了元朝,驿站制度更加成熟,站点之间的距离更短,覆盖范围也更广。
![]()
这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对全国范围内信息流通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对整个国家进行了一次“信息化布局”,大大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 同时,驿站还承担了调兵遣将、运输物资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
不过要注意的是,驿站主要是供官方使用,普通百姓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这就相当于一种专属于政府的“绿色通道”。 但到了清朝,驿站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原因包括财政紧张、管理混乱,以及内部腐败等问题。加上后来电报和铁路的出现,驿站逐渐被取代。
![]()
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作为最早期的信息传递和交通管理制度,确实功不可没。 ### 结语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古人没有交通规则吗?其实从陆地到水上,从日常出行到信息传递,古人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论是控制马车速度、保障行人安全,还是制定水上航行规范、建立驿站系统,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交通规则的核心目的始终如一:保护生命安全,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