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领域,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正逐渐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的灭火原理、显著的优势,成为众多场所的可靠灭火选择。本文将深入探讨全氟己酮灭火系统的相关知识。
![]()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
一、全氟己酮灭火原理
全氟己酮灭火主要依靠三种协同作用的机制:
1、冷却降温:全氟己酮沸点为 49.2℃,在常温下容易蒸发。当它被释放到火灾现场,迅速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其汽化热为 88kJ/kg,能使火场温度在短时间内骤降 200℃以上 ,有效降低火源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从根本上抑制燃烧反应的持续进行。
2、隔绝氧气:全氟己酮蒸发后形成的气体密度较大,约为 1600kg/m³ ,会像 “毯子” 一样迅速覆盖在火源表面,形成一层密闭的惰性气体层。这层气体层将火源与周围的氧气隔绝开来,减少了燃烧反应所需的氧气供应,使火焰因缺氧而逐渐熄灭。
3、化学抑制:火灾的燃烧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链式反应,涉及自由基的生成和传递。全氟己酮能够与部分燃烧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发生反应,消耗这些自由基,从而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阻止火焰的继续传播,从化学反应层面上实现灭火,并有效防止火灾的复燃。
![]()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
二、全氟己酮灭火系统优势
1、高效灭火:全氟己酮具有极低的灭火浓度,仅需 4 - 6%(体积比),相比七氟丙烷(8 - 10%)等传统灭火剂,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发挥灭火作用,通常可在 10 秒内迅速抑制火焰燃烧 ,大大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2、环保性能优越:全氟己酮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为 0,不会对地球臭氧层造成任何破坏;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仅为 1 ,远低于七氟丙烷(GWP 值 3500)等,且在大气中仅存留 5 天即完全降解 ,符合当下全球环保的严格要求,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灭火剂。
3、安全性高:其急性毒性(LC50)>50,000ppm,属于实际无毒级,在设计浓度下对人体无危害,可用于有人值守的场所,如数据中心监控室、储能站有人区域等,避免了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可能带来的窒息风险。同时,热稳定性高,在灭火过程中不易分解产生有毒产物(如氟化氢),保障了消防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电气绝缘性佳:全氟己酮介电强度≥110kv ,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喷放后不导电、不腐蚀,可直接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火灾,如锂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高低压配电柜等电气设备火灾,不会因灭火造成设备短路或锈蚀,特别适合对 “连续性运行” 要求高的数据中心、实验室、变电站等场所。
4、无残留:灭火后药剂快速挥发,不会留下任何固体或液体残留物,无需像干粉灭火剂那样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清洗,极大地缩短了设备恢复运行的时间。例如在锂电池储能舱灭火后,仅需通风换气即可使设备重新投入使用,大幅降低了企业因火灾导致的停工损失。
![]()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
三、全氟己酮灭火系统适用范围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的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在电子信息领域,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存放着大量精密电子设备,全氟己酮凭借出色的电气绝缘性和无残留优势,能在扑灭火灾的同时避免设备损坏,保障数据安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配电室、高低压配电柜等场所存在电气火灾风险,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可有效应对此类火情,且不会对电力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在储能领域,锂电池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等,全氟己酮可适配从生产、存储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防护;交通运输行业,机场航站楼、铁路信号机房、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等对消防安全要求极高,全氟己酮灭火系统能快速响应火情,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工业生产领域,如精密仪器制造车间、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车间等,对环境洁净度要求高,全氟己酮无残留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选择;文化场所,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存放着珍贵文物和资料,全氟己酮环保、安全、无残留的特性,可在火灾发生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
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基于其先进的物理化学灭火机制,实现快速高效的火情抑制。该系统凭借卓越的灭火效能、优异的环保特性及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在现代消防领域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广泛适用于数据中心、精密仪器室、储能电站等对消防安全要求严苛的场景,为关键设施与重要资产的安全防护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