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旨在唤起世界各国对毒危害的重视,号召全球共同应对毒品危害。
毒品的危害是多方面且极其严重的。对个人而言,严重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错乱、器官衰竭、免疫力崩溃,甚至走向死亡;从社会层面看,吸毒极易诱发盗窃、抢劫、暴力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
在毒品成瘾领域,影像学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的大脑像被虫蛀空的核桃。”这是神经科医生对一名 23 岁冰毒成瘾者的描述。2024 年, 中国科学院发布全球首份《毒品成瘾者脑神经损伤图谱》,通过对比 500 名吸毒者与健康人的脑部扫描影像,首次直观呈现毒品对大脑的“吞噬”过程——从初次吸食到重度依赖,神经元的死亡速度超乎想象。
死亡倒计时:吸毒者脑部扫描全解析
![]()
近年来,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脑功能检测技术,在戒毒成瘾领域也备受关注,它能够快速通过检测大脑皮层血红蛋白变化来反映神经活动的变化,可用于监测吸毒人员的大脑活动。毒品成瘾会导致大脑神经回路发生改变,fNIRS能够实时观测到这些看不见的细微变化。
![]()
也有不少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对不同成瘾的被试的脑功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分享fNIRS用于研究冰毒成瘾者进行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时,对前额皮层活性及其执行控制能力影响。
![]()
研究方法
被试
筛选了35名处于教育矫治期的男性甲基苯丙胺(又称“冰毒”MA)成瘾者。均经历 3 个月以上强制戒断,符合 DSM-IV 依赖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物质依赖及身体、精神疾病。
将被试随机分为中等强度(18人)和高强度(17人)有氧运动干预组,两组在年龄、复吸次数、吸毒年限等基本信息上无显著差异。
整体流程方案
每名被试者先完成Stroop任务的前测,一周后完成30分钟的有氧运动干预,休息15分钟后完成后测。
Stroop任务
刺激通过电脑屏幕呈现,要求被试者根据实验刺激的颜色尽量快速而正确地按键,记录被试者在2500毫秒内的反应。(图1)
有氧运动
中、高强度组完成30分钟的自行车运动,中等强度组运动中心率需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5%~75%,高强度组则维持在最大心率的75%~85%。
![]()
fNIRS数据采集
在Stroop任务过程中,通过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fNIRS)监测前额皮层的血氧动力学信号变化。(表1、图2)
![]()
![]()
研究结果
行为学结果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降低了Stroop效应的反应时间。(图3)
![]()
fNIRS结果
中等强度组被试者右侧DLPFC的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显著高于高强度组;高强度组被试者左侧DLPFC及右侧VLPFC的HbO浓度在运动干预后显著增加。(图4)
![]()
研究结论
30分钟的中等、高强度有氧运动均能够提高MA成瘾者执行控制的任务表现,但高强度能够带来更大幅度的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包括左侧DLPFC及右侧VLPFC),推测高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利于成瘾个体恢复执行控制能力。
展望
在国际禁毒日,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坚决抵制毒品,同时,随着脑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前沿学科、技术发展,在推进五项戒毒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还应多关注如fNIRS这样的影像技术手段在戒毒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叠加近红外分析等脑功能检测技术的方式,为解决毒品问题,观察毒品成瘾人员神经机制带来了新途径。
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助力戒毒事业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大家营造一个无毒、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容浩,刘佳宁,刘旭东,等.有氧运动改善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执行控制能力的脑机制研究[J].体育学刊,2019,26(03):138-144.DOI: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9.03.019.
扫码下载原文献
以上内容由依瑞德集团医学中心整理,
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获取更多前沿资讯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