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匠原创,未经原创,请勿转载~
自古至今,人们从不吝惜对玉的赞美。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有诗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和田玉籽料独籽观音吊坠 珠宝匠在售
玉,虽不似金银般张扬,也不似钻石般耀眼,但它的温润、内敛与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出一辙。
尤其是在古代家喻户晓的话本、戏曲、传奇故事中,被视为定情信物或传家之宝的玉佩,更是在国人的爱情与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红楼梦》贾琏送给尤二姐的九龙佩
古人二创的黄金CP:龙纹与凤纹
古人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尤其是玉佩上那被赋予了吉祥、圆满、平安等美好寓意的传统纹样,更是贯穿于中国上千年的发展史,代代传承至今。
而这其中,要说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纹样,非龙纹与凤纹这对古人二创的黄金CP莫属了。
(相关阅读:6000年的“中华第一龙”,4000年的“中华第一凤”,究竟有多牛!)
![]()
龙凤玉对牌系列《凌和云春》 图源:蒋喜美石坊
古语有云,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作为一种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在天可腾云驾雾,在海可追波逐浪,在人间可呼风唤雨大显神通,被视为威武、智慧、勇敢的化身。
![]()
和龙一样,凤是中华文明另一种标志性图腾。
相比于矫健的神龙,五彩的凤凰更为美丽。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之中,凤是百鸟之王,其中雄者称凤,雌者为凰,司马相如著名的《凤求凰》就言道:“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作为传闻中的神鸟,凤的模样也是集百兽之长,《尔雅》中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 高六尺许”。
![]()
玉凤 中华第一凤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虽然,龙与凤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但自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起,龙、凤纹样便频繁的出现在历朝历代的青铜器、服饰、首饰、玉器等各个领域。
在春秋战国之前,龙纹与凤纹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沿着自己的发展路径前行,两者之间只是偶有交集。
![]()
商代晚期 凤纹牺觥 上海博物馆藏图源:微博@动脉影
春秋战国时期,被视为众兽之君的“龙”与百鸟之王的“凤”,开始作为一个整体一同出现,有时还会与祥云这样的吉祥纹样相结合,被赋予更为吉祥、美好的寓意。
![]()
战国 白玉透雕龙凤纹璧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秦汉时期,自诩为“真龙天子”的帝王,将自己视为龙神的化身。
他借助龙的神秘力量和崇高地位,来神化自己的统治,让臣民们相信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旨意,不可违抗。
![]()
《汉武大帝》 电视剧
为了对应象征男性帝王的龙,被视为“百鸟之王”的雄凤,被迫与自己的老搭档雌凰拆开,并逐渐雌性化,开始与后宫女眷联系到了一起。
![]()
《汉武大帝》电视剧 卫子夫
不过,这一时期的龙纹与凤纹,毕竟是一种二创,对于使用者并没有明确的官方限制,民间百姓与皇室贵族皆可使用。
![]()
东汉 摇钱树 局部 凤鸟绵阳市博物馆藏 1989年绵阳涪城城郊何家山
直到元朝,官方才开始禁止民间使用龙凤纹,实现了对龙凤纹样的垄断。
清朝时,“帝王为龙,皇后为凤”的说法正式出现。
![]()
左:乾隆皇帝 右:孝贤纯皇后
蕴含有阴阳和谐、美满顺遂之意的“龙凤呈祥”的意象,开始被大规模的使用,自此,这对清朝纹样里的黄金CP,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开始活跃在各类首饰、陶瓷、织物当中。
![]()
清 雍正 斗彩龙凤穿花纹盘 旧金山 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图源:微博@
![]()
清 乾隆 剔彩龙凤集福盘 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双向的定情信物:成对玉佩
其中,款式各异的定情配饰,成为了这对黄金CP演绎别样深情的绝佳见证。
汉末诗人繁钦曾创作一首乐府诗《定情诗》,诗的前半部分,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古代女子所珍视的定情信物。
定情诗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J先生在文章考古级浪漫!看古人如何把520过成天花板?! 中,也对诗中所提到的定情信物进行了一一讲解。
比如,人们结婚时必备的首饰之一——戒指,便是最古老的定情信物之一。
早在东汉时,古人便将其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南宋时,与金钏、金帔坠成为了彩礼中的三金;清朝时,正式成为了宫廷聘礼之一,被汉族人所接受,被视为婚姻忠贞不渝的象征。
![]()
清早期 白玉红沁龙凤戒指 图源:雅昌拍卖
除了戒指,手镯,对于国人而言,同样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古代,古人常常以镯定情,结婚时,更有“无镯不成婚”的说法。
![]()
清 金镶九龙戏珠手镯 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中的簪,同样被视为古人爱情的见证。
当一位女子接受了男子赠予的簪子,便意味着她愿意与对方携手相伴,共度一生。
![]()
上海博物馆 唐 凤纹玉簪首 图源:动脉影
不过,相比于上面这些单向馈赠的定情信物,成对的玉佩,则为爱情增添了一份浪漫和庄重。
![]()
龙凤玉对牌系列《龙凤呈祥》图源:蒋喜美石坊
玉佩,又称“玉珮”,是由玉雕琢而成的一种配饰,古时多系于腰间,成为人们服饰装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商代龙形玉佩 图源:古文物称谓图典
早在新石器时期,用玉制成的配饰,便出现在了人们的腰间。
这一时期的人们,认为玉乃天地之精华,山川之魂魄,将玉佩戴于身,便可沟通天地,悟对神通,玉也因此成为了连接天地的神圣媒介。
![]()
良渚文化玉带钩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仍然崇尚玉,玉成了“天下莫不贵者”。
这一时期的人们身体佩玉多为组佩,常由弯月状的璜、连结壁或环,中间有方形的琚瑀,旁边装饰有冲牙等组成,再用不同颜色的丝绳串联珠子点缀其中。
![]()
玉组佩西周装饰用玉,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山西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流行一种以雕刻龙形、凤形纹样为内容的玉佩及龙凤合雕为一体的龙凤佩。
![]()
战国透雕龙凤佩
龙的造型,从原来的“C”形变成了“弓”形,面部特征也较之前更狰狞,整体给人一种雄浑大气之感。
![]()
太原金胜村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 玉龙 图源:古文物称谓图典
凤的形象也较之前更为多变,匠人们运用透雕技法,将凤雕刻成弧形玉片雕成或侧立的鸟形,展现出极强的动感。
![]()
玉戈双凤纹玉饰 周原出土 图源:古文物称谓图典
到了秦汉时期,前朝时期就已出现的玉组佩继续盛行。
![]()
西汉 玉组佩 1975年长沙市河西陡壁山1号墓出土
玉壁、玉觿、司南佩、带钩也是这一时期的流行佩饰,包括龙纹、凤纹等在内的传统纹样雕刻其上,造型优美灵巧。
![]()
玉龙 河北满城出土 图源:古文物称谓图典
![]()
玉凤 河北满城出土 图源:古文物称谓图典
宋代时,仍有佩玉之风,但玉佩的款式较为简单,以环绶为主。
明清时期,玉佩的形态愈发多样,特别是继承与发展了玉组佩设计理念的成对佩饰,不仅丰富了佩饰文化的表现形式,更作为一种情侣之间的双向互动,成为了永恒爱情的象征。
![]()
龙凤螭虎戏梅活环玉饰 明 南京博物院藏玉雕新形制——龙凤玉对牌
玉雕新形制——龙凤玉对牌系列
近些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喜将“玉文化、龙凤纹样、对牌形式”三者传统文化融汇贯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开创了一种玉雕新形制:龙凤玉对牌系列。
![]()
蒋喜大师
它由两块独立的玉牌构成一对,每对在制作中采用同一块玉料,以龙凤为主要纹饰元素,又不限于龙凤,运用对称的造型,融汇传统文化概念,并结合当代潮流符号,外观造型上两两相近、相互关联,既可以作为定情信物,亦可以作为传家珍宝代代相传。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真爱无穷大》 图源:蒋喜美石坊
蒋喜大师的作品,向来以“古韵今风”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傲立于玉雕艺术之林,这一风格在龙凤玉对牌系列中也得到了恰到好处的演绎。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襄世瑞华》 图源:蒋喜美石坊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必定平安》 图源:蒋喜美石坊
比如下面这件龙凤玉对牌系列之《鸿瑞齐福》,玉牌牌头为玉环与玉璜的组合形状,牌面镂空雕龙凤,线刻云气纹,既包含了浓郁的古代玉文化的特殊内涵,又体现了现代的审美情趣。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鸿瑞齐福》 和田玉籽料
除了艺术风格上的标新立异,对于@、e、♂、♀等中西方现代符号的运用,也为龙凤玉对牌系列增添了一丝别样的魅力与时代气息。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对于国人来说,“比翼”二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人们心目中对于爱情最为美好的意象,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寄托。
这对龙凤玉对牌系列之《比翼》,“卷子头”纹样精心雕琢出蝴蝶的两翼,独特的镂空设计,营造出轻盈灵动之感,牌头借鉴苏式建筑的瓦棚设计,间隙处夹杂的灵芝图案,更为对牌增添一份美好的寓意。
![]()
对牌的左右,镂雕有西方表示男女的专有符号,这种中西结合的表达方式,象征着在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国界和文化的限制,无论是东方的含蓄深情,还是西方的热情奔放,都能在这对牌上找到共鸣。
![]()
蒋喜大师对于对牌的材质也进行了不断地创新与拓展,从最初的白玉,到白玉墨玉的结合,再到选用玛瑙材质,为龙凤玉对牌系列的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虞信方洲,潇湘绵华》 图源:蒋喜美石坊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必定好合日月同辉》 图源:蒋喜美石坊
这件龙凤对牌系列之《赤情子福》便以玛瑙为主要材质,捕捉了石榴倾吐芳菲的一瞬,随形巧色创作了石榴的横切面造型,外皮火红,果实晶莹,在一众龙凤对牌系列中显得别具一格。
![]()
龙凤对牌系列之《赤情子福》 图源:蒋喜美石坊
接下来,就跟着J先生一起欣赏一下蒋喜大师设计的龙凤玉对牌系列作品吧~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图源:蒋喜美石坊
材质:和田玉籽料
规格:3.85*3.15*0.8cm 16.6g 、 3.85*3.15*0.8cm 15.7g
对牌以龙凤这对黄金CP为设计纹样,龙凤的身体,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故意将身躯拉长,用流转弦纹写意处理,来增强动感,仿佛即将从对牌中飞腾而出,跃入现实世界一般。
凤首镶嵌于龙形玉牌之中,象征着在龙的世界里,有凤的存在;而龙的形象也融入了凤的身躯。这种相互交融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更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一种深刻诠释。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必定呈祥》
![]()
图源:蒋喜美石坊
材质:和田玉籽料
规格:4.9*3.0*0.8cm 28.1g 、 4.9*3.0*0.8cm 28.2g
这对龙凤玉对牌,牌面透雕龙纹,龙身蜿蜒曲折,似在浩瀚的苍穹中肆意遨游。
玉牌对称雕刻圆珠,既有珠联璧合之意、又呈龙凤戏珠之景,寓意吉祥、美满,不落俗套。
![]()
- 龙凤玉对牌系列之《长相如意》
![]()
材质:和田玉籽料
尺寸:6.4×3.4×0.8cm 47.5g 6.1×3.3×0.8cm 41.8g
这对玉佩以如意云头与花草卷龙凤纹饰为主题,呈现了如意这一古老华夏吉祥元素的多种变体形态,牌面装饰丰富而不繁杂,简约与精致并重,特殊的收腰牌型更显时尚创新。
牌头留皮,整体玉质老熟油润,脂白细腻。成双成对,寓意吉祥。
![]()
J先生说:
“龙凤天配对,你我永相随”。
蒋喜大师所开创的龙凤玉对牌系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创新的材质运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玉雕艺术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是对于当代玉雕“师古而不泥古”的成功创新,目前,已经成为苏州玉雕界作品创作的一种常规形制,引得同行争相仿制。
你喜欢这种造型别致、寓意满满的龙凤玉对牌么?欢迎留言分享~
参考资料:见喜 . 龙凤玉对牌的文化内涵与创作 蒋喜著
注:本文图片源于蒋喜美石坊及网络,可溯源图片,已标明引用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推荐阅读:
取名用“珏”还是“玦”?一个代表决裂,一个象征团圆!别搞混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