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隶属于ACOSOUND TECHNOLOY(CANADA) INC的杭州爱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爱可声助听器因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问题被舆论关注。
消费者在网购时发现其参数、功能与宣传的“货不对版”,投诉其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甚至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而网友的最新爆料更令人震惊:爱可声在参与招投标过程中,疑似中标后再补市场准入资格文件,也就是说投标、中标期间都是违法投标、骗取中标,引发外界对其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内定中标”的强烈质疑。
爱可声陷虚假宣传 消费者踩雷投诉无门
有消费者反馈,在天猫平台的“爱听医疗器械专营店”购买爱可声助听器后遭遇“一系列没想到”。例如,一位消费者花费11068元购买型号为C-3-G的助听器,结果收到的是A-2-G;说明书未标明技术参数,检测报告与网页宣传严重不符,违反《医疗器械监管管理条例》。
![]()
另一名北京消费者李女士(化名)则表示,她购买的E-3-G型号助听器不仅技术参数全面缩水,连感应拾音线圈等核心功能的具体说明都缺失,说明书也未提及网站宣传中的诸多高科技功能。客服拒不提供检验报告,售后态度恶劣,维权困难重重。
![]()
网友爆料:中标后才补关键材料 疑涉“熟人圈”助力
就在消费者维权声浪高涨之际,有网友爆料称,爱可声在参与广东东莞助听器采购招标时存在重大疑点。
![]()
![]()
![]()
据知情人士透露,爱可声在今年东莞助听器采购项目中,在中标后才向招标单位补充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检测数据和产品合规文件。
![]()
![]()
公开信息显示,其中标日期是2025年4月30日,中标方“东莞珍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9个UDI。其中8个是2025年5月24日申请的,1个是2025年5月31日申请的,“国家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均有记录。
这一反常操作引起业内人士质疑:若在投标阶段未能完整提交必要材料,何以能顺利中标?是否存在人为干预或“量身定制”嫌疑?
![]()
如此巧合,其背后是否涉及“熟人介绍”、“内部关系”等灰色链条,是否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秩序,损害公共利益让人深思。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五条,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在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大宗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等方面谋取利益,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助听器非普通商品 质量关乎生命健康
专家指出,作为二类医疗器械,助听器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一旦使用不合格产品,不仅无法改善听力,反而可能加重听力损伤,甚至引发其他耳部疾病。
央视早在2025年爱耳日前夕发布专题报道,警示低质伪劣助听器的危害,并呼吁消费者理性选购、严格把关。
专家提示,如果买到了低质伪劣助听器,不仅无法实现助听效果,甚至可能“越戴越聋”,提醒人们在选择助听器时要防雷防坑。由此,引发人们对听力健康、购买使用助听器的质量意识,对听力保护更加重视,对选择助听产品更加审慎。
市场监管刻不容缓 剖解利益熟人圈让“巧合”不再“巧了”
对健康的投入正在成为全民的关注重点。日前,“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大调查”结果揭示:当下国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从物质富足转向精神丰盈,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收入水平、婚姻情感、兴趣爱好成为核心“幸福砝码”。对于听力健康的关注和保护让助听器成为新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货不对版、宣传与实物不符,到网友曝料招标疑云后补重要材料,种种迹象表明,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消费纠纷,而是关乎企业诚信、市场规范乃至公共安全的大事。
据悉,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贴近民生热点,持续加大广告监管执法力度。截至4月底,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1459件,罚没款8830.9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