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召开“6·26”国际禁毒日新闻发布会
通报2024年6月以来
云南法院重拳打击毒品犯罪取得的成效
并发布10个典型案例
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
全省法院审结一审毒品案件1375件
判决生效1804人
重刑率达49.11%
此次发布的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彰显严厉打击源头性毒品犯罪、严惩主观恶性深的毒品犯罪分子的坚定立场。保某林、杨某堂等人从境外走私毒品入境贩卖,毒品数量巨大,社会危害严重;范某祥、袁某雄实施大宗毒品犯罪,且系毒品再犯、累犯,主观恶性深;保某林、杨某堂、范某祥、袁某雄罪行极其严重,均被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
二是彰显依法严惩毒品消费末端犯罪、麻精药品犯罪、侵害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鲜明态度。赵某阳通过“零包”贩毒、容留他人吸毒来以贩养吸,人民法院依法对其数罪并罚;天某多次容留未成年人吸毒,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定罪处罚;秦某华、易某辉多次贩卖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其行为属于“情节严重”,均体现了对上述犯罪从严惩处的鲜明态度。
三是彰显全链条打击毒品上下游犯罪的坚定决心。为斩断毒品犯罪资金链,摧毁毒品犯罪分子再犯罪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犯罪分子的“自洗钱”行为也构成洗钱罪,应与上游毒品犯罪数罪并罚。申某云贩卖毒品后用他人微信账户转移隐瞒毒资的来源和性质,属于典型的“自洗钱”行为,人民法院依法对其数罪并罚,让其“人财两空”。
四是彰显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全面贯彻。今天公布的典型案例中,除体现依法严惩的案例外,还公布对具有立功等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从宽处罚的案例。赵某利到案后揭发贩卖毒品的上家并协助司法机关将其抓获,查获大量毒品,构成重大立功,人民法院对其依法从宽处罚,兑现了政策,体现了区别对待,做到了宽以济严、宽严有度。
一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868件,判决生效1317人,对保某林、杨某堂等一批罪行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
一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容留他人吸毒案件220件、非法持有毒品案件28件,判决生效268人。
一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18件、非法买卖、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案件197件,判决生效222人。
一年来,全省法院对毒品犯罪分子适用缓刑39人,占毒品犯罪判决人数的2.16%,低于其他刑事案件缓刑适用率29个百分点。
毒品一日不除,禁毒一日不止。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推动新时代云南法院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打赢我省第五轮禁毒人民战争收官之战。
近年来
饼干、咖啡、巧克力、奶茶
毒品“包装”花样多
“改头换面”的新型毒品
屡见不鲜
汪警官小jio一踢
毒品飞飞飞!
揭秘伪装成“零食”、“饮料”的
新型毒品种类!
更有不法分子将精神、麻醉药品
当做传统毒品的替代物
悄悄潜入我们的身边
进行非法贩卖
药物滥用正如悄然靠近的“陷阱”
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图源:央视新闻
如何提高群众
尤其是青少年
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民警指出,药品与毒品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精麻药品具有双重属性,用于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合法使用时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可一旦遭到非法滥用,就摇身变为害人的毒品,而走私、贩卖、制造、运输此类物品更是严重的毒品犯罪行为。
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何涛:“药物滥用就是超剂量、高频次、长时间吃药形成生理依赖性的行为;合法用药就是根据医生的医嘱处方,合理合法的用药。比如说是根据医生的处方,多长时间吃一次,一次是多少,怎么个用药方式、方法来用药,就是合法的用药。合法的用药是有效的、安全的;滥用就是等同于吸毒。”
民警介绍,当前青少年较容易接触到的滥用药物产品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添加了依托咪酯、合成大麻素、替来他明等物质的“上头电子烟” 。这些成瘾性物质被添加到电子烟中,使其成为毒品吸食的载体。吸食含有这些物质的电子烟后,青少年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长期吸食更会导致脾气暴躁,产生幻视、幻听、幻觉等,进而形成瘾癖和生理依赖。还有一类是网上一些人宣称能提高智力、助力考试的“聪明药”。
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何涛:“其实所谓的‘聪明药’可能是添加了一些国家管制的精麻药品的一种毒品。它会添加莫达非尼、哌醋甲酯、阿德拉、利他林,这些都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吃了之后有可能会觉得很兴奋,会提高兴奋度,感觉和记忆力会更集中,专注度会更好、学习效果会更好,好像是这种感觉,但是吃了之后其实会让你恶心呕吐,会失眠,会出现情感障碍,长期吸食之后就会形成生理依赖性,形成瘾癖,所以说‘聪明药’并不聪明,吃这个‘聪明药’可能就等同于吸毒。”
此外,部分非正规渠道售卖的违禁减肥药内,可能含有西布曲明、安非拉酮等国家管制的精麻药品成分。服用后,能在短时间内抑制食欲、产生饱腹感,看似有减肥效果。但长期服用,会导致失眠、恶心呕吐,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何涛:“其实减肥药也是可能含有国家管制的精麻药品。比如说西布曲明、安非拉酮,这些国家管制的这些精麻药品,长时间吸食之后,也会形成生理的依赖性、形成瘾癖,其实吃这种减肥药也是等同于吸毒的贩卖就是贩毒。”
民警指出,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化学物质危害及危险行为后果认知不足,风险意识薄弱,难以意识到相关行为的潜在危害;同时,他们猎奇心强、自控力差,容易因好奇心驱使盲目尝试新鲜事物,追求刺激而沾染毒品。而在外部环境中,如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影响巨大,容易让青少年模仿学习。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宣传教育的不足,也使得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识毒防毒知识。
该如何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呢?
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 何涛:“第一我们就是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不要因为好奇、追求时髦而染上毒品;第二个要引导他们多学一些禁毒法律知识,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提高他们识毒、防毒、反毒的意识,另外不要以身试毒以身试法;第三我们要牢记吸毒的危害,要记住‘吸毒一口,毁掉一生’,所以说我们要坚决的向毒品说不;还有一点是要洁身自好,要拒绝不良的网络诱惑,在网上购物、交友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疏导,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不要因为心理的问题误食滥用精麻药品,出现误食滥用的不良行为。”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云南高院
编辑:黄潇云
编审:李菁
终审:李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