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了十几年的诺基亚,正在以一种极其霸道的方式重回赛场。2021年之后,诺基亚对诸多国产手机品牌发起了近百场诉讼。
诉讼地点分布于世界各地,涉及品牌甚多,我国的oppo、vivo品牌处于重灾区之中,而诉讼内容依旧是老生常谈的专利问题。
事实上,多年来,诺基亚在专利层面几乎与世界上叫得上号的手机厂商都有诉讼纠纷。似乎在手机市场的折戟沉舟,反而让其腾出手,在专利市场大刀阔斧地开拓。
当然,曾经因为没有及时跟上智能机的大趋势,诺基亚在2013年被微软收购了手机业务部门,导致其在消费者眼中销声匿迹了许久。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提起诺基亚,想起的往往是它那过硬的手机质量和老气的手机外形。
以至于其再次以专利霸主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眼前时,震惊诺基亚居然还活着的人不在少数。没错,那个可以用手机砸核桃的诺基亚,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很潇洒。在通信领域,它甚至已经弯道超车,重回世界巅峰了。
作为世界四大通信商之一,诺基亚在5G领域拥有多项先进的专利技术,与全球多家手机商进行了合作。
不过,稳定的技术输出同样意味着价格的高昂。2018年,诺基亚公布的5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就达到了每部3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在24元左右。对比其他通信商公布的价格,华为每部最高不超过2.5美元,爱立信高端手持设备每部最高不超过5美元,低端则最高不超过2.5美元,中兴通讯在1.5美元到2美元之间。
可以说,除了业内有名的高通税——高通按照每台设备售价的2.275%收费,几乎是其他通信商的4倍以上之外,诺基亚的专利价格绝对算得上高昂。哪怕是按照当年的手机出货量,诺基亚什么都不做,仅仅靠这一项专利费,每年就能收获3亿到4亿欧元的纯利润。
比如,2022年诺基亚财报显示,当年的专利许可相关收入达到了15.95亿欧元,营业利润为12.08亿欧元,但是销售成本仅仅为500万欧元。算下来毛利率高达99.7%。也就是说,这一项技术就为诺基亚带来了近百亿人民币的纯利润,这可真称得上是躺着都在赚钱的买卖。
事实上,对于诺基亚极高的收费举措,多年来被业内诟病颇深,但过硬的技术还是让各大厂商又爱又恨地继续用下去。
当然,对于诺基亚毫不留情的诉讼要求,各家手机厂商也并不是好捏的柿子,纷纷进行了反向诉讼。最终的结果就是各有胜败,没有真正的赢家。因此,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与诺基亚公司的诉讼还是以和解居多。
但是,不管是胜诉、败诉还是和解,对诺基亚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损失。因为类似于这种官司,两方纠结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给不给钱的问题,而是给多少钱的问题。但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损失可不小。
商人重利,任何方式的剑拔弩张,最终都是为了利益分配而战。比如,去年1月份,oppo和诺基亚终于结束了长达两年7个月的专利拉锯战,达成了和解,并共同签署了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将近三年的诉讼生涯,这两家庞然大物,分别在中、英、法和印等12个国家打了超过200个案件的官司,最终还是重庆第一中院确认了诺基亚标准必要专利的全球FRND许可费率,才终结了这场战争。
这样规模庞大的诉讼案件,两方都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但相较只需提供技术支持的诺基亚,需要依靠商品售卖回血的oppo,却因芯片官司生意大大受到影响,甚至还一度停止了德国的正常经营。这样看来,真正的赢家似乎还是诺基亚。
但在专利霸主的光环背后,在国际科技领域内卷如此严峻的背景之下,一个老牌强企真的能凭借专利稳坐钓鱼台,就此养老吗?
根据今年全球四大运营商的财报来看,诺基亚发展并不十分如人意。作为新世纪奔腾出的一匹黑马,华为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中兴通讯也在旁边闷声赚大钱,保持双增长,爱立信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但是诺基亚,近年来,营收和利润却双双下降了。
2024年下半年,诺基亚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43.26亿欧元,第四季度净销售额约为58.9亿欧元。从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营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下降趋势。
就中国市场的情况,诺基亚的形势也是前景堪忧。根据诺基亚的一名内部人士表示,诺基亚如今在中国设备市场的业务所占比例很低,还不到整体的5%。
鉴于逐渐缩减的营业规模,诺基亚大中华区逐渐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之路。截止到去年10月中旬,其已经裁撤了将近2000个工作岗位,而这只不过是总公司总体计划的其中一环而已。
因为近期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规模的缩减,诺基亚计划裁员人数多达14000名,占据欧亚总体员工的近三分之一。就连诺基亚的总部芬兰同样开始缩减工作岗位,其目的无非就是降本增效4字而已。
到目前为止,诺基亚总体裁员达到了7500人,成功省下了5亿欧元的成本,瘦身成果十分显著。
纵观诺基亚的成长史,这样的大动作,不得不说,与2013年有异曲同工之妙。2014年,纵横手机市场许久的诺基亚做了一件大事,将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以71.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微软。
要知道,诺基亚曾是欧洲最值钱的公司,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欧元,其公司的手机业务部门更是曾创下过多次世界纪录。2003年生产的诺基亚1100,在2009年停产之前,共卖出2.5亿部,至今仍是手机界最畅销的型号,没有之一。其次,还有卖出2.48亿部的诺基亚1110,卖出2亿部的诺基亚105系列,1.61亿部的诺基亚3210等等。
根据外媒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手机界有史以来最畅销的15个手机型号中,诺基亚就独占7席。但是,即便创下如此成就,它还是没有抗住时间的考验。
严格意义上来说,被收购之前,诺基亚手机业务就已经开始连年亏损了。苹果改变世界格局的初代全面屏iPhone横空出世,电子业务开始全面普及以及其他新兴品牌的逐渐崛起,给诺基亚带来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
就像欧洲人自己说的那样,欧洲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由互联网引领的数字变革及其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所幸这些老牌企业对风向的把握还算得上准确。
出售手机业务后的10年时间,诺基亚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技研究和通讯发展上,在暂时脱节一段时间后,很快便赶上了最新的时代风潮,成功分上了5G的蛋糕。
现今,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开始重视科技的发展,明白靠他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卡脖子,明白公司的命脉和未来,不能因主动权的丧失而变得脆弱无比。oppo和诺基亚的官司和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砸钱搞科研的华为,二者如今大不相同的境遇,何尝不是曾经截然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结果呢?
而如今不得不说一句,作为15年的行业霸主,诺基亚果然不负其往日的声名。稳定了5G通讯的市场后,他们很快开始磨刀霍霍向6G,并在全世界布局,不仅在国际领先的6G技术研究组织中成为重要角色,还参与了中国的6G技术标准化工作。
很有趣的一点是,已经销声匿迹了很久的诺基亚手机,就在去年再一次在互联网上掀起了风潮。去年5月份,诺基亚推出了一批纪念版的诺基亚3210诞生25周年复刻机,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
除此之外,曾经无人问津的诺基亚手机逐渐成为了打工人选择备用机、家长选择儿童手机的热门选项,结实耐用的外壳和最高不超过3位数的价格,让很多人不禁说句真香。
40年的手机进化史,从摩托罗拉到诺基亚,从三星到苹果,到如今,各大中国国产品牌异军突起,引领新一代行业变动,能看出来,这个行业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十几年。
而40年的时间,同样能让人深刻认识到,如今依然是一个技术掌握在谁手里,谁就赢了的时代。诺基亚技术不缺腿,未来注定重获胜利。只是这胜利究竟是残存的辉煌,还是全新的开始?要看诺基亚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