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福建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崔华带领省级口岸验收组前往连江县开展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对外开放省级验收工作。
实地察看
验收组一行前往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实地察看了码头前沿、堆场、查验单位技术用房等区域,对口岸基础设施、查验监管设施设备以及口岸管理制度建设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验和评估。
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总投资33亿元,配备2台抓斗式卸船机、1台门座式起重机和1台装船机,设有大型条形堆场,可实现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全流程机械化装卸作业,其岸线总长度911米,可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年吞吐量2668万吨,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通过能力达1020万吨。
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
在随后召开的省级验收工作会议上,验收组听取了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对外开放筹备情况以及市级验收和整改情况的汇报。经现场查验和集中评审,验收组一致认为福州港口岸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已具备正式开放的条件,同意通过省级验收。
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的开放,将切实提升罗源湾港区的保供能力、疏港能力、堆存能力,拉升罗源湾港区大宗散货进口体量和市场占比,为将罗源湾港区建设成为进口散杂货重要中转港、福建地区储煤基地、国家物流体系重要枢纽港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验收工作会议现场
会上,崔华表示,要充分认识口岸开放的重要意义,着眼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布局,依托“可门港铁路支线”与“福州港口后方铁路”构建起高效的水水中转与海铁联运物流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努力将可门作业区打造成港口能源经济的新标杆口岸;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快智慧口岸建设,严格依法依规运营,确保口岸开放后平稳运行,不断提升罗源湾港区口岸竞争力;要明确各方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风险排查处置,完善各层级口岸安全联合防控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国门生物安全制度和疫情防控制度,切实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连江县县长郭勇表示,此次接受验收,既是对可门作业区阶段性工作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口岸从“建起来”向“用起来”“强起来”迈进的新起点。连江县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扛牢政治责任,对验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国家标准的检验、经得起开放实践的检验,同时强化协同联动,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的长效机制,全力挖掘口岸潜能,全面推进“五型口岸”建设,共同维护口岸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行环境。
据悉,可门港可建码头岸线总长约10公里,平均水深在30米以上,最大水深达80米,共规划建设万吨以上码头31个、千吨级码头13个。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码头泊位14个,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超7000万吨,在建码头泊位7个,全部建成后港区年设计货物通过能力将超亿吨。下阶段,可门港区将持续优化码头泊位设置,有效整合资源,不断提升港口集散能力,稳步朝着“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亿吨国际一流物流枢纽”目标加速迈进,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文/颜园金 图/颜园金 孙兴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