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好地展示我国桥梁智能检监测、评估诊断、养护技术与装备方面的最新进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2025年6月20-22日,“长大桥梁智能管养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南沙顺利召开。
会议以“长大桥梁智能管养技术创新”为主题,围绕长大桥梁智能养护新理论;长大桥梁检测、监测新技术;长大桥梁评估决策;靶向诊治与性能提升;桥梁管养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平台等议题展开讨论,来自桥梁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及管理等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大会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进一步展示了我国桥梁管养的最新进展。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
张喜刚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桥梁分会理事长
李彦武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局长
黄成造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邓小华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陈冠雄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原副厅长、广东省公路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李卫民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康臣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洪显诚 广东省公路学会理事长
陈伟乐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玉刚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吉 林 江苏交控高速公路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韩振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天津城建总工程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陈艾荣 同济大学教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欧阳效勇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邬 都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詹建辉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首席专家
冯良平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桥梁分会秘书长
林树枝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原总工程师
伊廷华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
张富枝 香港交通基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文杰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与数字化部总经理助理
周旭东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主任
阮 欣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桥梁分会副秘书长
李 剑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太科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姚志安 广东虎门大桥改扩建管理处主任
张少锦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原总经理、扬州大学教授
朱 彦 江苏润扬大桥董事长
朱志伟 江苏苏通大桥董事长
饶建辉 江苏扬子江高速通道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徐泽敏 江苏泰州大桥董事长
赵佳军 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西华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双柳长江大桥党委书记、总经理
过 超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桥梁分会副秘书长
杨志刚 《桥梁》杂志社总编、桥梁分会副秘书长
大会致辞
建养并重促发展 创新升级筑匠心
开幕式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桥梁分会理事长张喜刚,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卫民分别致辞,表达对本次会议的期待与对行业的展望。希望与会的同仁们能畅所欲言,深入交流,为中国桥梁管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张喜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们国家的桥梁建设呈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建成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桥梁工程,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我国在役公路桥梁总数已经突破110万座,其中特大桥就超过1万1千座,管养的需求十分旺盛,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桥梁正处于建养并重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桥梁行业的工业化普及程度依然较低,安全质量环保等问题依然突出,与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来推动全行业全过程向高质量发展进行转变。
![]()
李卫民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广东省桥梁建设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从建设为主转向建养并重,特别是智能管养技术的突破应用,为破解超大桥梁运维难题,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障通行安全注入了强劲动能。
开幕式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吴玉刚主持。
![]()
吴玉刚
大会报告
数字赋能桥梁安全 智能驱动养护升级
6月21日,报告嘉宾从桥梁智能建造与管养、防灾减灾及创新发展等方面,为与会人员带来了内容详实,且极具有启发性的主题报告。
6月21日 上午
《粤港澳大湾区桥梁群智能养护实践与展望》
![]()
周旭东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主任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桥梁作为区域交通的关键节点,其智能养护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至关重要。本报告总结了大湾区桥梁群智能养护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通过案例展示智能养护如何提升桥梁群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桥梁养护体系,助力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为桥梁养护行业提供宝贵经验。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Highway Bridges under
Multi-lazards》
![]()
Dan M.Frangopol
美国里海大学Fazlur Rahman Khan结构及建筑特聘教授,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性学会(IABMAS)主席
《在役桥梁性态感知、智能评估与预测》
![]()
陈艾荣
同济大学教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
本报告聚焦在役桥梁性态感知、智能评估与预测的基础研究与实践探索。围绕桥梁结构精细感知、精确计算、精准预测和精密调控四“精”需求,系统介绍荷载监测、病害检测、声纹识别、数值模拟、寿命预测、拓扑优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索构建AI增强的桥梁性态“感知-评估-预测”技术体系,旨在为桥梁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提供创新技术路径,进一步推动桥梁长寿命运维技术革新与结构韧性提升,保障桥梁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
《大跨斜拉桥索力精细识别关键技术》
![]()
伊廷华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
索力是斜拉桥施工监控、损伤诊断和调索换索的关键指标。振动法因简单、快速、无损、经济等显著优势,一直是索力识别领域的主流方法。既有振动法因对拉索弯曲刚度、垂度、预埋管等因素考虑不全,在识别精度、适用条件、场景判断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此,本报告面向工程实际,系统构建了适用于有/无阻尼器、边界固定/变位等八类工程场景的索力识别及边界条件区分方法,形成了以现场响应测试、等效长度修正、特性参数量化、力频关系构建为核心的整体技术,实现了斜拉桥索力的高精度识别。
《昂船洲大桥车辆荷载测试及斜拉索力测量》
![]()
张富枝
香港交通基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次测试由交通基建管理合约有限公司主持,旨在评估昂船洲大桥的结构性能。测试内容包括静载/动载测试及斜拉索力测量。静载测试采用10辆六轴卡车(总重440吨)停放于关键位置,动载测试则以10公里/小时匀速行驶。结果显示,2025年实测数据与有限元模型(FEM)及历史数据(2018年、2009年)对比差异微小,桥梁刚度安全裕度高,结构性能稳定。斜拉索张力测试表明拉索状态良好及桥梁动力特性的稳定性。
《苏通大桥运营期管养实践与创新》
![]()
朱志伟
江苏苏通大桥董事长
苏通大桥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是世界上首座跨径超越千米的斜拉桥,已成为我国最繁忙的跨江大桥之一。截至目前累计通车超4亿辆,2024年日均交通量达9.42万辆,日最高流量达16.56万辆,客货比6:4。苏通大桥在工程管养方面,多次组织实施集约化养护工程,对斜拉索、钢箱梁等重点结构的管养进行探索。在智能管养方面,聚焦全寿命周期管养需求,建立数字大桥综合平台,并多方面开展梁、索、塔智能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苏通大桥未来将持续围绕数字化管理、精益化养护,着力建立检测监测数据融合分析体系,探索数字化智慧化养护决策方法,实现对大桥的科学化、智能化、主动式、预防性管理,实现建、管、养、运深度融合,迈进智慧桥梁新时代。
上午的大会报告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吴玉刚和同济大学教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陈艾荣共同主持。
![]()
吴玉刚
![]()
陈艾荣
6月21日 下午
《智能巡检技术在缆索体系桥梁中的研究与运用》
![]()
李彦兵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在缆索体系桥梁养护领域,传统人工检查效率低、主观性强且有安全风险,智能巡检技术提供了高效、客观、安全的替代方案。以南沙大桥为例,通过研发系列智能巡检装备,开发智能识别算法,建立智能巡检管理平台,全面打通智能巡检“定时排班→自动采集→数据传输→病害智能识别→数据管理→巡检报告自动生成”链路,构建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巡检模式,实现了桥梁巡检的无人化全覆盖,提升了工作效率及识别精度,保障桥梁本质安全。
《苏式养护、润扬实践
检监测数据融合分析与应用》
![]()
朱彦
江苏润扬大桥董事长
润扬大桥于2005年建成通车,是中国首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两种结构组合而成的特大型跨江通道,也是江苏“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中主骨架和跨长江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介绍了润扬大桥监测系统升级的最新成果,从风险防控、合规管理、性能演化等方面介绍润扬大桥融合检监测多源数据的数字化管养经验,结合现阶段正在开展的工作,对润扬大桥数字化管养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桥梁智能建造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吴宏波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近年来,“智能桥梁”是研究热点,目标是将传统建造技术与智能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张喜刚院士的带领下,长大桥中心从2015年香山会议开始,分别立项了中国工程院、交通运输部、中交集团等各级科技项目,并在2021年立项了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项目“桥梁智能建造理论与方法研究”,针对桥梁智能建造技术开展攻关。本报告重点阐述桥梁多目标优化智能设计理论与算法,多源异构数据高效融合的桥梁建造数字场景、钢与混凝土预制节段智能化尺寸检测和误差分析、钢结构焊接及钢筋绑扎的智能机器人协同控制等内容,并介绍了初步的软件和装备产品。
《人工智能技术在长大缆索体系桥梁管养中的应用》
![]()
胡斌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土木检测维护分公司总经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百花齐放、蓬勃发展,为长大缆索体系桥梁的数字化、智能化运维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报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长大缆索体系桥梁病害识别、振动识别、位移测量、车辆轨迹追踪、规范化管理、养护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缆索体系桥梁智能化运维的发展方向。
《桥梁灾损事件智能预警与快速测评》
![]()
张宇峰
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本报告主要从需求背景、体系构建、技术探索等方面,介绍了桥梁灾前超前预警、灾时联动报警与灾后快速测评体系,并结合案例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桥梁船撞预警,桥梁垮塌简易感知报警装置等轻量化监测技术在桥梁灾时报警,表观损伤非接触检测、内部损伤快速监测、轻量化补充监测、快速荷载试验、快速检算评估等技术在桥梁灾后快速测评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公路基础设施集群监测及灾害管控工作实践》
![]()
魏斌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数智化研究所副所长
按“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总体思路,介绍了广东交通集团在构建基础设施监测预警体系的相关工作:在结构物安全状态跟踪方面,建立了桥梁、隧道、边坡等关键基础设施集群监测系统;在突发灾害防控方面,建立了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及管控系统。对两大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大跨桥梁缆索体系防火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陈伟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大跨径桥梁缆索体系作为桥梁主要承重结构,其防火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车辆自燃、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桥梁火灾事故频发,对缆索体系造成严重威胁。本报告聚焦大跨桥梁缆索体系防火关键技术,梳理防火技术发展脉络,研究不同火灾场景下缆索的温度场特性与结构力学演化规律。通过标准化的耐火实验方法,分析验证防火技术的应用实例与效果,探讨未来大跨桥梁缆索体系防火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
《桥梁学科发展规划宣贯——智能运维方向》
![]()
阮欣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桥梁分会副秘书长
《桥梁学科发展规划2024》中对桥梁管养领域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规划建议。本报告介绍规划建议形成来的相关背景,深入分析桥梁管养智能转型的新方向与新方法。包括性态感知层面由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的智能感知转变;决策层面由人工经验决策向机器智能辅助决策转变;管理层面由人工管理向主动化、协同化、高效化转变。探讨智能管养可能引起的管理方法的迭代升级,以及治理范式的深层重构。
下午的大会报告由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桥梁分会副理事长欧阳效勇主持。
![]()
欧阳效勇
两个分会场报告
智能管养 经验共鉴
本次大会共设有长大桥梁智能管养经验交流会、长大桥梁智能管养创新成果推介会为主题的两个分会场,邀请到专家学者完成多场技术报告,对促进我国长达桥梁智能管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
![]()
![]()
![]()
![]()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展 览
供需对接 成果展示
大会特别设置企业展区,细致直观地展示了参展方的科技创新产品及技术。提供了一个供需对接、成果展示的平台。
![]()
![]()
![]()
![]()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技术参观
智能运维 现场直击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参观了南沙大桥展厅及桥梁管养现场(西锚碇)、狮子洋大桥索塔智能建造工地的施工现场。
![]()
![]()
![]()
![]()
![]()
![]()
![]()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站在交通强国新起点,桥梁创新已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 “安全、经济、环保” 的使命践行。愿我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 “宽容创新、推动创新” 的共识,转化为每一项养护技术的落地、每一座桥梁的全周期守护,为交通强国建设筑牢 “养护根基”、架起 “创新之桥”。
组织机构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
支持单位
广东省公路学会
协办单位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开博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天勤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喜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湾区联合实验室
《桥梁》杂志社
《大桥养护与运营》杂志
本刊记者 / 李诗韵
责编 / 谢豆豆 松宇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王硕 廖玲
《桥梁》云课堂
桥梁人24小时 移动资源库
联系人:曹 烁 17508419606
郭海龙 13051886728
联系邮箱:875543005@qq.com
《桥梁》云课堂课程
桥梁公开课微信公众号
喜欢请转发吧!

点个喜欢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