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里,有幽默的贫,有规矩的严,它们构成了北京人的精气神。”京味作家刘一达如是说。6月2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味儿小说语言”第四代传承人刘一达携新版《品味北京话》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为读者带来了充满京韵的文化讲座。本次活动吸引很多青少年和小读者到场参与,共同探索京味文化的魅力。
作为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刘一达对北京话的热爱深入血脉。活动现场,他以“北京话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带来分享,谈到北京话的缘起,刘一达分享道,北京话是元明清三代文化交融的产物,既有胡同俚语的通俗鲜活,也有官话的典雅规范。在刘一达看来,保护北京话不仅是保护一种方言,更是保护北京人的文化基因,他希望通过《品味北京话》,让“局气”“厚道”成为时代的精神品格,让“守礼”“重情”融入现代生活的价值共识。
《品味北京话》是刘一达耗时四十余年研究创作的力作,全书以知识随笔的形式,通过“寻根探言”“有典有故”“韵味绵长”三辑结构,串联起北京话的千年脉络与京城文化的深层肌理。全书将老北京的胡同故事、宫廷轶事和文人掌故巧妙融合,展现了北京人的性格特质与城市变迁。“这本书是对北京文化根脉的守护。”发布会上,中译出版社负责人表示,“推动《品味北京话》出版是在参与一项文化传承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找到京韵文化里的意趣。”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该书编辑王滢是一位80后,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谈及参与该书制作的初衷,王滢表示:“希望更多青年人能从书中体会到北京话的韵味,把北京的精气神传承下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刘忠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