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王刚有个英国女婿,这事儿在圈里不算秘密,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女婿曾经认认真真地劝过王刚离婚,这背后的故事,说起来还挺有意思。
王刚的女儿王婷婷2000年去英国伦敦大学读书,学的是油画专业,在学校的活动上认识了学音乐的英国学生彼得,两人开始交往,彼得家里有两个哥哥,巧的是两个嫂子都是中国人,一个上海的,一个东北的。
![]()
可能是受两位嫂子影响,彼得对中国文化一直挺感兴趣,他能说些简单的中文,也会用筷子吃饭,还喜欢看《三国演义》,这让他跟王婷婷的交流没什么障碍,两人很快就确定了关系。
2003年,王婷婷跟父亲说了这段恋情,王刚当时心里其实不太愿意,他希望女儿毕业后能回国发展,但女儿说已经跟彼得分不开了,王刚也没办法,只能提出要见见这个小伙子。
2004年春节,彼得跟着王婷婷回了北京,见面那天,彼得用中文跟王刚打招呼,吃饭时用筷子也很熟练,这让王刚对他的印象好了不少,至少觉得这孩子有诚意。
![]()
当年5月,两人在伦敦办了婚礼,王刚去参加了,见到了彼得的父母,人家是律师家庭,对他也挺客气,同年9月,王刚又在北京昌平给他们办了场中式婚礼,彼得穿着唐装,王婷婷穿凤冠霞帔,来了200多位宾客。
婚后两人在伦敦定居,2008年王婷婷生了孩子,在伦敦博物馆的工作也丢了,那时候正赶上金融危机,英国就业环境不好,王婷婷找工作一直不顺利,夫妻俩开始因为经济压力经常吵架。
王刚担心女儿的婚姻出问题,就劝他们回北京发展,王婷婷愿意回来,但彼得不太想离开伦敦,毕竟父母和朋友都在那儿,两口子为这事又吵了好几次。
为了让女儿女婿安心回国,王刚在自家隔壁买了套房子,他还托朋友帮彼得在北京的教育机构找了个外教的活儿,收入不错,王婷婷也通过朋友介绍,进了保利拍卖集团做拍卖师。
![]()
2009年,彼得终于同意回北京,两家人住得近,经常走动,彼得刚到北京时还挺不适应,语言、饮食、生活习惯都得重新学,不过他性格挺开朗,慢慢也就习惯了。
那时候王刚又有了个小儿子王一丁,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条件,王刚拼命接戏、主持节目,比年轻时还忙,他现任妻子郑艳东是大提琴老师,经常劝他别那么拼,注意身体。
两口子为这事没少闹别扭,有几次彼得去岳父家,正好碰上他们俩在争论。王刚嗓门大,郑艳东也不示弱,吵得挺凶,彼得看在眼里,心里琢磨开了。
在英国,夫妻要是经常吵架,基本就说明感情出问题了,下一步通常就是分居或者离婚,,彼得觉得岳父岳母的情况也是这样,既然都这么不开心了,为什么还要勉强在一起呢?
2013年5月的一天,王刚又跟妻子吵完架,心情不好跑到女儿家散心,彼得给他泡了杯茶,然后很认真地说:“我觉得您和郑阿姨没有感情了,在一起不幸福,你们应该离婚。”
![]()
这话把王刚给愣住了,在中国,女婿劝岳父离婚,这可是大忌讳,要是换个脾气暴的人,当场就能翻脸,但王刚想了想,觉得彼得是英国人,说话比较直接,应该没恶意。
王刚笑着跟他解释:“我和你郑阿姨感情挺好的,吵架是因为她关心我的身体,在中国,夫妻之间吵吵闹闹很正常,不代表感情不好。”彼得听完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夫妻的相处方式跟英国不一样。
王婷婷知道这事后,赶紧让丈夫去道歉,第二天彼得趁郑艳东不在,跑去岳父家说对不起,王刚摆摆手说没事,还叮嘱他别把这事告诉郑阿姨,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王刚确实没跟妻子提过。
![]()
这次乌龙事件之后,彼得开始更仔细地观察中国家庭的相处模式,他发现中国人表达关心的方式确实跟英国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在吵架,其实是在关心对方。
住在北京的时间长了,彼得身上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他开始爱吃北京烤鸭、炸酱面这些地道的北京菜,每年春节,他会学着给王刚磕头拜年,还给岳父岳母包红包。
2018年,彼得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把10岁的儿子送去少林寺学武术,他觉得中国功夫能锻炼孩子的意志,比在城市里学钢琴画画有意义,孩子在少林寺学了两年,回来后确实变得更自律了。
现在彼得在北京已经住了16年,他常跟朋友说,北京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前两年彼得父母来北京旅游,他带着他们逛故宫、爬长城、吃全聚德,俨然一副地道北京人的样子。
![]()
去年彼得跟王刚喝茶时说,他不打算回英国了,以后就在北京养老,每年带着妻子孩子回伦敦看看父母就行了,王刚听了挺高兴,当初担心的跨国婚姻问题,现在看来完全不是事儿。
其实很多跨国家庭都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误会,彼得劝离婚这事,要是当时王刚没有耐心解释,或者彼得不愿意理解,这个家庭说不定真会出问题,好在双方都有包容心,才把这个小插曲变成了一段笑谈。
王婷婷现在每年还会带着彼得和孩子回英国探望公婆,两边的亲家关系处得不错,逢年过节都会视频聊天,彼得的父母也渐渐理解了儿子的选择,觉得只要他在北京过得开心就好。
这些年彼得的中文越来越流利,北京话说得贼溜,他在教育机构教音乐,学生和家长都挺喜欢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现在是个“北京的英国人”,而不是“在北京的英国人”,这一字之差,说明他是真把这儿当家了。
![]()
“这洋女婿彼得真是实诚人啊,英国贵族出身却一点架子都没有,过年磕头发红包比咱本地女婿还规矩!当初劝岳父离婚那事儿虽然唐突,但能看出他是真关心王刚,只是中西思维差异太大了。”
“王刚这岳父当得真够意思,直接在北京买套房还安排工作,妥妥的中国式父爱,不过彼得也是懂感恩的,16年相处下来连儿子都送去少林寺了,这是铁了心要扎根北京啊。”
“最佩服王婷婷的情商!当年坚持自己的跨国恋情,又在丈夫和父亲之间巧妙化解文化冲突。她既维护了丈夫的尊严,又保全了父亲的面子,这才是跨国家庭的粘合剂。”
“作为留学生家长看哭了!王刚表面强势实则用心良苦,哪个中国父母不担心远嫁海外的女儿?他给女儿留的“一墙之隔”的后路,是多少中国父母的缩影。”
![]()
“不过彼得能放弃伦敦生活来北京,说明真爱确实能跨越文化差异。 那个劝离婚的桥段简直典中典!英国人觉得吵架就该分开是常识,中国人觉得小吵小闹才是过日子。现在彼得都学会腌腊八蒜了,这文化适应能力我服气。”
假如你的子女要和外籍伴侣定居海外,你会像王刚这样强势干预让他们回国,还是选择尊重但默默担心?说说你的理由?
信源:1986春晚——王刚中英文主持 熟脸冯巩首登春晚. 广西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