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主义还是生活?
当然是生活。
如果你真这么回答就错了,因为有太多的人宁可为了主义,干掉生活。当然,要主义的人从来也不会干掉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干掉那些贪婪的民营小老板的生活; 那就要看,干掉了民营,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就真的有了满满的获得感?会不会也干掉了自己的生活,现在还有多少农民工能找到活干?
按吴小平的民营经济离场论,老百姓的生活会比现在好么,答案是否定的,只会更差。
![]()
首先,民营自身就是一个超级群体,一亿二千万工商个体户,五千三百万家企业,占了中国经济95%的市场主体。它就是中国经济,有四亿多人在民企打工,以及这个庞大的群体背后千千万万的家庭,远远超出了整个欧洲人口的总和。 不知道是一股什么力量让大国的文化如此扭曲、畸形、自残,这个代表了中国经济的群体,绝大多数是从底层走出来的老百姓,却成了民粹主义者攻击的对象,成了大众歧视的对象,而且一直在网上自由地发酵、放大。为什么?
总体上说,民营自己投资,自己养活自己,不仅要给国家纳税,还支持了就业; 在任何一个国家,就业都是头等大事,特朗普打关税战,火力全开,本身就是对竞选承诺的兑现,让制造业回流,十年里创造2500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是得就业者得天下,而在大国怎么还成了被歧视的对象。
![]()
这是典型的“社会归因偏差”,在集体主义意志的教育背景下,将个人的失败与境遇,习惯性地归结于企业,并不清楚经济系统,对任何核心要素的否定都是自杀行为。
关税战后,就业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就业的主力是民营,不是主义; 如果按吴小平说的民营经济逐渐离场,系统瞬间崩塌,没有悬念,因为国企占有绝对的资源优势,资产是民企的两倍,仅支持了26.2%的税收和7%的就业,撑不起民生的天。
![]()
客观地说,大众对民营经济的歧视很大程度上因为收入上的落差,就现在的经济状态看,这也是一种认知上的“幸运者偏差”,只看到富豪榜上的马云,没有看到837万失信被执行人,不清楚40%以上的民营主体想的不是如何发财,而是如何全身而退。大众看到了董明珠一年二亿的分红,没有算过民营的老板投入了多少,又破产了多少,负债了多少,相信99%的民营老板会告诉你,如果你恨谁,就让他去创业。为什么?
如果一个社会的市场主体。处在如此狼狈的营商环境中,有无数的人站在主义的高地上指手划脚,那就准备好过冬吧。让每个人自己在面包与主义中做选择,2023年民企总利润23437.6亿元,5300万户,平摊下来,每月利润约3700元,这就是洗涤了“幸存者偏差”后民营经济的真相。
元芳,你会押上身家性命的钱去创业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