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等部队从甘肃靖远附近西渡黄河。11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正式批准授予这支部队"西路军"的番号。
11月11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由陈昌浩担任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
主要战略目标:打通国际路线,获取苏联援助;建立河西走廊根据地;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
![]()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及总部领导
总指挥:徐向前
总政治委员:陈昌浩
副总指挥:王树声
参谋长:李特
政治部主任:李卓然
![]()
司令部及政治部主要成员
第1局局长:郭天民
组织部部长:张琴秋
宣传部部长:刘瑞龙
敌工部部长:曾日三
军人部部长:黄火青
地方工作部部长:吴永康
供给部部长:郑义斋
卫生部部长:苏井观
兵站部部长:吴先恩
保卫局局长:曾传六
![]()
各军主要指挥员
第5军-军长董振堂(牺牲于高台战役),政委黄超(后被杀),参谋长李屏仁(后毕占云),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牺牲),供给部长彭嘉庆,骑兵团-团长吕仁礼。
下辖部队:
第13师-师长李连祥(后叶崇本,均牺牲),政委朱金畅(牺牲),参谋长刘培基(牺牲)。
下辖第37团-团长:李连祥(兼,牺牲),政委陈道贵(后何志余,牺牲),参谋长孟益元(牺牲),政治处主任钟烈彬;
第39团-团长吴代朝(牺牲),政委朱金畅(兼),参谋长饶子健(后突围),政治处主任苏光明。
第15师-师长郭锡山(后叛变),政委谢良(重伤被俘,后归队)
下辖第43团-团长万汉江(牺牲),政委何志余(牺牲),参谋长严凤才;
第45团-团长叶崇本(牺牲),政委张力雄(突围),政治处主任罗定祥。
![]()
第9军-军长孙玉清(被俘牺牲),政委陈海松(牺牲),参谋长陈伯稚(牺牲)、李聚奎(后),政治部主任曾日三,骑兵团-团长黄高宏。
注:后在1936年冬,将原第26师和教导师番号撤销,所辖部队改编为三个团。
下辖部队:
第25师-师长:王海清(牺牲),政委盛修铎(后杨朝礼,牺牲)。
下辖第73团-团长张达善(牺牲),政委张荣福(牺牲)
第27师-师长陈家柱(后刘理运,均牺牲),政委李德明(后易汉文、陈修坤,均牺牲),参谋长姜振海(牺牲),政治部主任夏祖盛。
下辖第80团-团长:王学礼(牺牲),政委李有庆(牺牲)。
教导师(1936年冬撤销前)-师长张道容(牺牲),政委易汉文(后调第27师,牺牲)。
![]()
第30军-军长程世才(代),政治委员李先念,副军长程世才,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
下辖部队:
第88师-师长熊厚发(牺牲),政委郑维山(突围),参谋长熊德臣(后饶子健,突围)。
下辖第263团-团长熊发庆(牺牲),政委钟行忠(牺牲)。
第265团-团长:邹丰明(牺牲),政委黄英祥(牺牲)。
第268团-团长杨秀坤(后突围至新疆),政委徐金树(牺牲),参谋长饶子健(后调任),政治处主任邹开盛(牺牲)。
![]()
第89师-师长邵烈坤(被俘牺牲),政委张文德(牺牲)。
下辖第267团-团长:张明伦(后潘传品,牺牲),政委姚运良(突围),政治处主任罗登元(牺牲)。
第269团-团长潘传品(牺牲),政委朱德仕(牺牲),政治处主任冯伦奎(牺牲)。
![]()
其他重要部队
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王泉媛(后王金媛),政委吴富莲(牺牲),政治处主任华全双。
骑兵师-师长董俊彦(后杜义德),政委秦贤道。
总部直属特务团-团长徐明山(牺牲),政委李三金(牺牲)。
第4兵站-站长周业成(牺牲)。
教导团-团长王树声(兼)。
![]()
1937年3月,西路军西征作战失利后,徐向前、陈昌浩奉命返回陕北。剩余部队由李卓然、李先念、王树声等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李卓然任书记),并将部队整编为三个支队,转入祁连山区开展游击作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