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台风季”,肇庆雨水频繁。一个暴雨夜中,德庆县江家老宅传来窸窣声响。年近八旬的黎叔和聂婆踮脚擦拭窗台渗水,斑白鬓角贴着冰凉的水珠。这座承载三代人记忆的两层青砖房,此刻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战役”。
时光倒回1979年的夏天,在江家姐妹的父亲江某的努力下,新房终于建成。考虑到妻子的弟弟黎叔、弟妹聂婆并无能力购房,本着帮忙的想法,江某决定把一楼的房子空出来,作为妻子的弟弟黎叔、弟妹聂婆的暂住房。他们一住就住了近半个世纪。
2018年,产权证更名的那天,江家姐妹捏着红本本百感交集。她们从未想过要驱逐年迈的舅舅一家,但当看到开裂的外墙时,不免一阵心惊胆战,“舅舅,还是把外墙重新修一下吧。邻居家之前就出现过墙体坍塌,太危险了!”
“墙裂开一点没事的,我们都住那么久了。”黎叔摆摆手,对于江家姐妹的担忧不以为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要是外墙突然坍塌,你们未必能立刻反应过来。再说了,要是砸伤路人呢,我们姐妹两个要负起责任的呀。”江家姐妹苦口婆心地劝导黎叔、聂婆重新把外墙修缮一遍,多次协商无果。
无奈之下,江家姐妹一纸诉状把黎叔、聂婆、与他们居住的儿子小黎告上了法院。
德庆法院何卓坚法官收到该案后,决定到案涉房屋进行实地考察。
回想起踏进老宅的情形,何卓坚倒吸一口凉气——杂物堆满了狭窄的楼梯间,二楼地板咯吱作响,黎家一家三口挤在逼仄的一楼居住……
何卓坚接过聂婆倒来的茶水,便缓缓坐下,用通俗的语言与黎叔、聂婆解释:“这座房子是你姐夫盖的,房产证上也是写着你姐姐、姐夫的名字。现在两老去世了,按照法律规定,房子要留给两个女儿,希望你们理解。”
眼前眼窝深邃、胡须花白的黎叔,听到何卓坚的话后,双手颤抖,无奈地说:“这房子我们都住了几十年,姐夫在世的时候我们也帮了他们不少忙啊!怎么现在快80岁了,却要露宿街头了。”
经过两次的实地考察,依次与黎叔夫妇、小黎释法说理,何卓坚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物权纠纷背后,藏着令人心酸的现实:黎叔夫妇二人年事已高,微薄的经济收入难以租房并维持生计。
难道真的只有把房屋一楼收回来这个解决方案吗?如何才能做到既维系江家黎家的亲情,又能修复外墙保证住房安全,兼顾“法理情”的统一呢?
何卓坚还考虑到黎叔和聂婆长期居住在该房屋,形成依赖关系并涉及亲属情谊,而且腾退房屋存在执行难的问题。
回想起江家姐妹起诉的初衷是担心房屋受损会伤及舅舅一家和路人,经过反复斟酌,何卓坚提出“以修代退”的调解方案:江家姐妹同意黎叔和聂婆一家在案涉房屋居住到百年终老,黎叔和聂婆承诺自费修缮房屋,因房屋原因造成他人损失的,将由黎叔、聂婆以及与他们共同居住的儿子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原被告双方都对这个调解方案表示认可。
当法官助理陈艳萍将协议送到老宅时,正在修补屋顶的黎叔停下手中活计,拍拍胸脯进行担保:“我们保证修好房屋,就算哪天准备‘走了’,也会提前把房子收拾妥当。”
如今的老宅正在修缮,青瓦铺就的屋脊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场持续数月的纠纷,最终在法官的倾心调解下,化作亲人间温暖的守望。
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作为司法办案的落脚点,将调解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德庆法院通过构建“立审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矛盾纠纷的司法需求。今年1-5月,该院成功化解纠纷242起,调解成功率达34.6%。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钰聿 通讯员 周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