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宁,钓鱼活动是非常流行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去邕江边钓鱼,时常有人钓到大鱼、怪鱼。比如在2023年4月,有位南宁钓友龙先生就在邕江意外钓获一条鳞片脱落、身上流血的大鱼。据龙先生说,当天他把鱼拉出水面之后大吃一惊,这条鱼身上鳞片脱落了很多,露出来的皮肤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伤痕,部分伤口还在微微渗血,他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钓到了一条患有严重皮肤病的鱼。
![]()
由于怕它传染给自己,就想着把它扔回去。在扔之前,龙先生出于好奇,就用手机查了查它到底是什么鱼,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通过对比网上的图片和描述,龙先生恍然大悟,原来他钓到了一条三道鳞,这种鱼天生就长这样,那些看似可怕的伤痕其实是它正常的生理特征。龙先生不禁感叹自己真是虚惊一场,差点错过了一条好吃的鱼。
![]()
三道鳞原产于苏联,最早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上世纪50年代引入国内养殖,因为它具有极强的耐寒性和比较快的生长速度,迅速在我国北方养殖业中得到广泛推广。三道鳞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身上的鳞片分布不规则,这样的特征让它在鲤科鱼类中极具辨识度。
![]()
值得注意的是,水产市场上还有一种外形和三道鳞极为相似的德国镜鲤,很多人往往区分不了它们。其实德国镜鲤身体更加光滑,因为它基本没有鳞片了,只在背鳍和尾鳍处能看到零星的小鳞片,而三道鳞则保留着更多不规则分布的鳞片,并且由于鳞片容易脱落,它身上会有很多因鳞片脱落形成的疤痕。另外,三道鳞的体型通常更为粗壮,鱼头会更大一些,这也是区分它和镜鲤的特征之一。
![]()
虽然三道鳞看起来血淋淋的,但它的肉质却非常鲜美,口感细腻嫩滑,比本土的鲤鱼、禾花鲤好吃太多了。它之所以能在国内广泛养殖,主要是因为三大特点,第一,它的蛋白质含量高比本土鲤鱼高,并且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第二点,三道鳞的肌间刺特别少,食用时不必频繁吐刺。第三点,三道鳞的腥味比本土鲤鱼淡很多,烹饪它不需要太多技巧,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炖汤,都能呈现出鲜甜的味道。
![]()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养殖产业的逐步南移,原本只在东北地区养殖的三道鳞开始出现在了南方地区。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正逐渐成为南方新兴的养殖品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部分三道鳞通过逃逸或人为放生等方式进入了本土的自然水域。作为一种温和的杂食性鱼类,三道鳞虽然被归类为外来物种,但因为它的生态危害小,还比本土鲤鱼更加好吃,反而受到了钓友们的欢迎,有钓友甚至还希望三道鳞能够取代本土鲤鱼。
![]()
不过,生态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虽然目前尚未发现三道鳞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破坏,但当它们入侵到本土水域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产生破坏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同时提醒养殖户做好防逃逸措施,以防范潜在的生态风险。对于这种习性温和的外来物种大量入侵本土水域之后会有什么影响,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才行。
![]()
总的来说,三道鳞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吓人,给人一种血淋淋的感觉,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质食用鱼的价值。只要处理得当,三道鳞的肉质甚至比某些名贵食用鱼更为出色。所以千万别被它的外表吓到,这种血淋淋的鱼绝对值得一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