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曹县作为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重镇,拥有5000余家林木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年总产值约1300亿元,被誉为“中国木艺之都”和“国家家居产业示范园区”。然而,该产业长期面临“散乱污、低档次、高耗能”的发展瓶颈,小微企业众多、生产方式粗放、环保压力加剧等问题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作为省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政策性金融工具为支点,通过产品创新、数字赋能与政担协同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曹县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核心动能,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曹县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转型压力
曹县木材加工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格局。作为全国最大的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和木制品淘宝产业集群,曹县拥有4000余家木制品企业在阿里巴巴批发网站上线,占全网木制品企业的40%以上。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80%的棺木、全国70%的桐木制品均源自曹县。在庄寨镇这一核心产区,1400余家林木加工企业年加工木材量达1500万立方米,产值750亿元,板材产量占全国的20%。
然而,产业繁荣背后潜藏深层次危机。小微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小作坊式”经营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附加值低。早期依赖的高能耗、高污染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下,数千台黑锅炉被强制拆除,传统粗放式发展路径遭遇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合格抵押物,难以满足传统信贷风控要求;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所需的智能化设备引进(如连续平压生产线投资达3.5亿元)和环保技术改造亟需大规模资金支持。这些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性金融供给和产业政策协同予以破解。
二、山东农担支持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山东农担作为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注册资本40亿元,由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肩负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核心使命。针对曹县木材加工产业特点,公司创新构建多层次支持体系:
(一)打造专属担保产品矩阵
山东农担立足木材加工产业与农业融合特性,精准开发“产业链担保方案”。针对木材加工上游的苗圃种植、原料采购环节,优化“农耕贷”产品,将亩均授信标准由1400元/亩提升至1600元/亩,覆盖速生林种植融资需求。针对中游加工环节,推出“强村贷”,专项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木材加工项目,单户额度可达300万元,累计已为1300多个合作社提供15亿元担保贷款。针对下游电商销售场景,联合省乡村振兴局创设“齐鲁富民贷”,为乾润木业等企业提供最长5年期、300万元额度的流动资金担保,支持企业在美国、英国设立“海外仓”,实现跨境贸易升级。
(二)构建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为破解传统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困境,山东农担建立“总部-市管理中心-县办事处-镇工作站”四级服务网络,在曹县设立专职机构。通过该网络,实现三个关键突破:一是风险共担机制,与地方政府、合作银行按比例分担风险,降低融资门槛;二是财政贴息政策,对10-300万元政策性业务给予利率补贴,综合融资成本降至5%以下;三是数字化普惠服务,上线“客户直通”平台,打通征信、动产质押系统,实现手机扫码申贷、自动审批,将放款时间从数周缩短至72小时内。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为全省农业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871亿元,扶持29万农户和企业,其中曹县木材产业链占比显著提升。
三、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升级的实践成效
在山东农担金融活水灌溉下,曹县木材加工产业掀起“数转智改”浪潮,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深刻转型。
(一)智能化生产引领效率革命
曹县政府以“项目投资+培训赋能”双轮驱动转型,2025年推进10个重点智改项目,山东农担提供配套融资担保。茂盛木业投资3.5亿元引进德国迪芬巴赫连续平压生产线,在农担参与增信支持下,产能从10万立方米跃升至30万立方米,生产效率提升1.5倍,产品密度和平整度达到高端市场标准,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瞪羚企业。金启电子科技公司引入OMS产销一体化系统,通过5G网络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日产能从300套激增至800套,原材料损耗率下降2个百分点,年节约流动资金600余万元。此类案例在曹县已非孤例,60%的规上企业启动智改项目,预计整体生产效率提升5倍,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二)绿色化转型践行低碳发展
针对早期“散乱污”问题,山东农担协同地方政府打出“环保升级组合拳”:一方面,支持庄寨镇建设家具联盟产业园,通过担保优惠引导企业入园,实现集中供热供气,拆除1000余台黑锅炉;另一方面,创新“环保技改贷”方案,支持企业采购环保设备。例如为某胶合剂厂提供300万元担保,推动无醛胶黏剂技术落地,使板材甲醛释放量降至0.03mg/m³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在政府与农担协同下,曹县林木产业“含绿量”显著提升,2023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形成“原料-加工-废料-再生板材”循环产业链。
(三)电商赋能激活全球市场
山东农担“齐鲁富民贷”专项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曹县木制品企业在淘宝、天猫平台销售额占比达40%,居全国首位。中小木制品加工企业依托农担担保融资,通过抖音直播培育出各种爆款,销售不断攀升。菏泽联通搭建的“数字桥梁”进一步赋能全球营销,2024年林交会期间,山东农担联合金融机构提供在线业务平台,实现订单融资实时放款,助力企业达成跨境交易额超5亿美元。
四、政担协同机制的创新与深化
曹县木材产业的转型升级,本质上是政策引导、金融赋能、企业主体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担合作机制发挥了核心纽带功能。
(一)组织保障与政策协同
曹县县委立足职能优化,设置电商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整合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商务局资源,针对木材产业成立数智化转型服务专班,创新“一企一策”帮扶机制,2025年为金启科技等企业代办手续4项,协调用地35亩,争取补贴150万元。山东农担深度融入地方治理,与曹县政府签署《产业融合平台共建协议》,通过“分险基金+担保杠杆”模式,将财政资金效应放大15倍,累计为县域木材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2亿元。
(二)数据共享与风控创新
山东农担建成覆盖2500万农业主体的担保大数据中心,接入自然资源厅、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数据,形成全省涉农数据“一张网”。在曹县木材产业应用中,该平台实现三大突破:一是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原料林种植面积,动态评估上游客户产能真实性;二是整合企业用电、纳税数据,构建“木业信用评分模型”;三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借款人车间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与存货价值。数字风控使项目代偿率降至0.6%,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人才与技术的融合赋能
曹县统筹调剂200名事业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专户,专项引进木材产业紧缺人才。山东农担联合高校设立“木业金融实验室”,培养既懂木材工艺又通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木材加工企业定制“设备融资”方案。在第十九届中国林交会期间,政担企三方共建“数智木业创新中心”,引入云计算、AI设计等技术,推动传统雕刻工艺数字化,使“曹县木雕”产品溢价提升300%。
五、结论与建议: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阶路径
曹县木材加工产业在山东农担政策性金融赋能下,成功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2025年总产值预计突破15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这一实践验证了产业政策与金融工具协同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曹县样板”。
未来深化转型需着力三大方向:一是拓展全产业链融资覆盖,山东农担可联合券商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碳汇林种植与生物质能源项目;二是建设产业云平台,整合设计、生产、物流数据,实现“以销定产、按需融资”的柔性供应链;三是深化国际认证合作,通过农担跨境担保服务,推动企业获取FSC森林认证,突破欧盟绿色贸易壁垒。
山东农担的实践深刻表明:政策性金融不仅是解决融资难题的工具,更是驱动产业生态重构的战略支点。通过持续优化“财政引导、金融赋能、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曹县木材加工产业必将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通讯员 郭存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