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6日讯 在时代的浪潮中,民生保障始终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从聚焦医疗康复与代际共融的智慧养老探索,到以多元户型满足人才安居需求的高端公寓建设,再到创新“兜底 + 浮动”模式的村民保障房项目,槐荫区正以一个个扎实落地的民生项目,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2025 年济南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走进槐荫区,吉邦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西沙 A3 地块高端人才公寓项目、腊山复利广场(张家庄、任家庄生活保障房)项目成为瞩目焦点,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槐荫区民生保障的光芒。
智慧养老:从医疗关怀到代际共融的温暖守护
当银发经济如春潮般涌动,槐荫区捕捉时代脉搏,投资 6.8 亿元打造“六养一体”智慧养老综合体,宛如一颗投入养老领域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即将重塑区域养老新格局。
这座承载着无数期待的综合体,坐落于槐荫区美里湖街道。自 2022 年 10 月破土动工以来,它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养老生活的向往,计划于 2025 年 6 月竣工交付。目前,项目正与北京诚德医院、光大养老、中交豪生等专业机构紧密洽谈运营合作,预计年底前就能迎来首批长者入住,届时,这里将成为槐荫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长者们撑起一片温馨的港湾。
在这里,医养结合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依托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及周边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长者们无需再为就医奔波,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专业化服务一应俱全,如同为他们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而“居家 - 社区 - 机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更是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无论长者是喜欢居家养老的温馨,还是社区养老的便利,亦或是机构养老的专业,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养老方式。
智慧养老的融入,让这座综合体充满了科技的温度。动作感知、离床报警等智能监测设备,如同不知疲倦的守护者,通过可穿戴装置实时监控长者的生命体征,打造出全天候的安全防护体系。照护效率和服务质量在科技的助力下显著提升,让长者们的生活更加安心、舒适。
人文关怀,是这座综合体的灵魂所在。“孝亲文化馆”里,代际教育的温暖氛围弥漫开来,让亲情在交流中更加深厚;“药膳食养坊”中,一道道健康餐饮传递着对长者身体的悉心呵护;书法、舞蹈等文娱活动及智能设备应用培训,则为长者们打开了社交互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窗口,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晚年的美好时光。
“六养一体”发展理念的创新提出,更是为养老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医养、康养、智养、学养、乐养、享养六大功能的整合,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开展的专项研究,都彰显着槐荫区打造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的决心,推动着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为长者们描绘出一幅更加美好的养老蓝图。
人才公寓:10 种户型里的安居梦想与区域赋能
在区域发展的征程中,人才是推动进步的核心力量。槐荫区深知这一点,于是斥资 18.3 亿元打造高端人才公寓标杆项目,以“产才融合”的新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项目位于槐荫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毗邻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总投资 18.3 亿元,总建筑面积 19.32 万平方米,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高端人才公寓项目,规划建设的 18 栋人才公寓,宛如一座座温暖的灯塔,照亮着人才的安居之路,可满足 1043 名高端人才的居住需求。其中一期工程共 8 栋、479 套,已于 2023 年 7 月开工建设,计划 2025 年 6 月竣工交付。目前,一期项目已吸引各类人才预订公寓 395 套,预计交付后整体入住率可达 85%,这充分彰显了项目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项目立足槐荫区“人才强区”战略定位,对标深圳华为人才公寓建设标准,精准对接天岳、九阳等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创新建立“重点企业优先保障 + 区域人才滚动覆盖”的双轨机制。这一机制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才与产业紧密相连,打造出“以房引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职住平衡”的产才融合新模式,让人才在槐荫区能够安心工作、舒适生活。
在建设标准上,项目以打造省级人才安居标杆为目标,秉持人文化、智能化、环保化的建设理念。规划提供的 56 - 260 平方米共 10 种户型,如同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拼图,全面满足从单身人才到三孩家庭的不同居住需求。严格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建设的项目,配建的 3.8 万平方米园林景观,以及搭载的智慧社区服务系统,实现了品质与科技、环保的完美融合,让人才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智能、温馨的家园。
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项目的一大亮点。书咖、便利店、健身角等 24 小时生活服务设施,如同一个个贴心的生活助手,为人才们提供着便利的生活服务。而周边稼轩学校等名校教育资源、吉邦养老等综合服务设施,以及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疗资源的整合,更是为人才提供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全方位服务保障,让他们在槐荫区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村民保障房:“三首创”模式下的民生福祉与片区活力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村民的生活保障始终是槐荫区关注的重点。腊山复利广场(张家庄、任家庄生活保障房)项目,作为全市首创的村民生活保障房项目,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槐荫区腊山街道核心区域生根发芽,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项目总投资 9.08 亿元,总建筑面积 15.8 万平方米,于 2022 年 3 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 2025 年 6 月投入运营。创新采用的“熟化平台出资 + 街道代建运营”建设模式,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负责投资,腊山街道具体承担项目建设运营,通过商业收益反哺村民生活保障,如同一条巧妙的链条,将城市发展与村民利益紧密相连,有效破解了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让村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招商运营方面,项目首创的“定制化 + 专业化”招商模式,如同一位智慧的规划师,前期引入专业招商团队参与规划设计,确保建设与招商需求精准匹配。充分发挥地铁换乘站交通枢纽优势及毗邻长清大学城的区位特点,重点打造的“西城教培基地”特色业态,吸引了新东方教育、乐学喵教育、启昂考研基地等 20 家知名教育机构及乔治莫兰迪酒店等配套商业入驻,整体招商率已达 70%。这不仅为项目带来了商业活力,也为村民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创新建立的村民保障金“兜底保障 + 浮动收益”机制,是项目的一大温暖举措。取名为“复利广场”,寓意着持续为村民谋福利。在与运营单位签订生活保障兜底协议的基础上,特别约定保障金将随招商运营情况浮动增长。自今年 7 月 1 日起,项目将惠及两村 4527 名村民,切实保障了村民的生活需求,让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坚实的保障。
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绿地欢乐颂、万融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联动发展,共同构建高品质“社区理想生活圈”。在促进商业繁荣的同时,保障了民生福祉,为片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一创新模式为全市村民保障房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槐荫样板”,让更多的村民能够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槐荫区,正以这些民生项目为笔,以实际行动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人民的幸福篇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槐荫区的民生保障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美好。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